个性化的解决需求才是协同发展趋势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3-27 00:00:00转载-投稿

在协同软件市场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各路厂商纷纷杀入协同阵营,力推“协同”理念。国外大型软件厂商ORACLE、IBM、微软等在暗中布阵;国内厂商也不甘示弱,点击、泛微、复旦协达、用友致远、新锐互动等也在摇旗呐喊。各方厂商都不遗余力,进行差异化的协同定位和市场诉求,力图

在协同软件市场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各路厂商纷纷杀入协同阵营,力推“协同”理念。国外大型软件厂商ORACLE、IBM、微软等在暗中布阵;国内厂商也不甘示弱,点击、泛微、复旦协达、用友致远、新锐互动等也在摇旗呐喊。各方厂商都不遗余力,进行差异化的协同定位和市场诉求,力图在协同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国内厂商在协同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是否认识到了客户的需求的重要性呢。

据权威分析报告指出“真正的协同必须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协同软件必须是基于客户的需求,而不是基于技术”。不同的客户一定有不同的需求,协同软件厂商必须针对不同的客户,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让协同软件产品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应用理念,才是协同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不理解客户的需求只能导致行动的盲目,这方面,我认为百度做的还是很到位的。百度在谷歌一统江湖的时候进入中国市场,除了“百度更懂中文”的经典宣传外,百度如何才能从谷歌口里分出一杯羹呢?百度经过研究发现:中国网民的网上搜索习惯,有30%的内容是搜索MP3的,占所有搜索比例的第一,于是就专门针对MP3搜索开展攻势,专注于MP3搜索,赢得了一大帮消费者,从而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然后再逐渐蚕食其他市场。我相信,假设当初中国消费者网上搜索比例的第一是找图片,那么百度也一定会从图片搜索介入。对比之下才会发现差距,国内的协同软件厂商,真正调研过顾客需求的能有几个,并且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来甄别过顾客需求更是凤毛麟角?在这一点上,复旦协达软件已经走到了前头。

据介绍,协达软件自2000年进军协同软件领域以来,就一直专注于协同软件,心无旁鹜。CTOP协同软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灵活开放、自主管理的个性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应用理念。这主要表现在CTOP协同软件的柔性建模思想,客户只要基于业务语言、不用代码开发就可以建立个性化的应用模型。

CTOP协同软件的流程引擎与应用程序都是采用开放式接口,可以与任意应用程序集成应用。操作者还可以自主选择菜单、桌面、色调风格等应用界面。为了方便应用,操作者只要会用Office,就可以自主设计和管理相关的工作表单和流程。这些都是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帮助客户建立以工作流为核心个性化应用方案。

怎么能够迎合客户的需求,只有找对了顾客的需求,才能避免盲目行动,“做正确的事情”永远比“正确的做事情”更有难度也更有价值。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