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体检报告岂能成“天书”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7-06-25 16:30:00转载

 

体检报告详细数据看不懂,10个月内未及时复查,结果“天书”体检报告耽误了患上肝癌的病人……记者从前天2006年上海体检健康教育推进会上获悉,本市每年健康体检人数占常住人口15%。

从今年年底起,将邀请300名三甲医院医生共同参与体检评估、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咨询等,以帮助体检者解读“哑巴”体检报告。

记者从市健康教育协会出台的一份“上海体检行业分析报告”上看到,体检报告缺乏专人解读状况非常普遍,且还存在一定健康风险。一位张先生在10个月前的体检中还显示一切正常,但在最近体检中却患上肝

癌。其实,在10月前他体检的血液中甲胎蛋白指标是20,后面写着“正常”。患病后咨询医生后才知道,虽说0至20都属正常范围,但20就是“红灯”临界状态。体检时如果发现这一指标升高或处于临界状态,就该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果复查在半年内,治疗效果就更好。

市健康教育协会秘书长王震告诉记者:“体检报告一般都很专业,数据都是英文,甚至是阿拉伯数字缩写。后面没有详细评估和说明,也没有对高危人群的健康预期评估。对体检者而言,无疑是份‘天书’。不仅让体检流于形式,还造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据悉,由市健康教育协会牵头成立的“上海体检(单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基地”,网罗本市主要三级甲等医院的体检力量,在年底前选择全市1000个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职工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推进项目。同时,由三甲医院各专科临床专家和大医院体检专科临床专家组成的300名专家队伍还将深入社区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对特定疾病高危人群给出包括饮食、运动建议等健康处方。

 

 

 

来源:新闻晚报

更多新闻点击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