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的性价比 小谈IAUDIO U3使用感受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7-08-07 00:30:00转载-投稿

  作为IAUDIO的经典机型,笔者对于IAUDIO的U3一直都是比较中爱的。

  尽管它和IAUDIO的其他旗舰机型在性能上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U3那更高的性价比和没有缩水多少的音质更加吸引我。U3的定位要比旗舰的I6或者D2要低上一些,不过从市场上的定位来看,他依然是属于一款高端产品,如果单以现在功能这个方面来看,U3不能算是一款性价比高的产品,虽然对于一款MP3产品来说,U3的功能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同价位完全可以买到一些功能更加丰富的MP4机型。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U3优秀的音质,加上丰富的功能,小巧的外观,U3的性价比完全可以称之为高。当然,如果你是一位对音质并不敏感的用户,那么U3的性价比的却不高。

在购入U3之前,我一直使用的是CD随身听,我个人对于音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尽管MP3发展了一段时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我总是找不到一款让我觉得在音质和体积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的机器,之前考虑过的ZEN TOUCH或者IAUDIO的X5,也是因为体积太大而放弃了,尽管他比我的CT570 CD机小巧一些,但是他同样不能带给我便携的感觉,所以我并没有考虑过要更换这二款播放器,尽管U3的音质和CD播放器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外出的时候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了。

 

 

  在这里,我想说说我在使用了U3一段时间的音质感受。IAUDIO的声音一直都给我有一种平衡的感觉,音场开阔,声音平和,有着不错的耐听度。当然,除了耐听度外,U3的声音同时保持着不错的素质,声音的延伸出色,对于音乐的乐感表现极佳,适度的声音染色使得其保持了一定乐感的同时不会让人产生过腻之感。

  低频的表现动感十足,U3的低频打击面并不广,不过对于一台随身听来说,这样的处理并没什么不妥。换来的是更准确的声音定位和更优秀的声音质感。对于量感的控制力也是让人称道的,当然,如果你觉得其低频的量感还不足够,可以使用Mach3Bass来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陷,对比其他机器的低频音效,IAUDIO的低频音效还是比较出色的,失真度并不大,当然,这也要看你开了多少级,以个人的听音习惯来说,我是不太喜欢开低频音效的。而使用BBE音效的时候,对于一些码率比较低或者录制不好的音乐,则的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U3的中频饱满度处于中等水平,不厚也不薄,有着一定的密度和包围感。这样的声音听起来个性化不太强,但是适应性更全面,更耐听,对于人声的演绎也表现出了丰富的细节度。在高频方面,U3有一定延伸,透彻度比较适中,对于一般音乐有着不错的表现,不过U3的高频在聆听一些古典乐器的时候,老是让我感到不能完全体现出古典乐器中所内含的那种独有的光泽感。不过和同档次的机器对比,U3这样的表现也算是比较出色的。

  U3的音场比较开阔,但不能用非常来形容,对于聆听一些小编制音乐的用户来说是绰绰有余的,而对于大动态的音乐,则是刚好,U3的音场让我感觉是一个深度音场,深度要比宽度长。U3对于音乐的搭配也是比较杂的,不同类型的音乐在U3上也可以得到不错的表现,不过相对来说,U3对于古典的演绎则相对要弱一些。

而同时拥有30MW*2的大功率输出也是同档次器材中比较少有的,加上其出色的声音素质,对于器材的搭配是相当理想的,不会出现太多的挑吃情况。笔者使用的SHURE SE420在U3上面也表现出出色的声音素质。而笔者也尝试过在U3上搭配过不少器材,包括SONY的EX90、B&O的A8、森海的MX500等多款耳塞,U3的表现也相当称职。U3的推出也打破了一般人心目中的,机器的音质好体积也一定大的这个观点。

最后要说说的是U3丰富的功能,尽管我一开始选择U3的时候是从来没有选择考虑过其功能方面,因为我一直认为那些功能对于我来说起不了什么作用,这也是以前使用CD播放器所养成的习惯了,在购买U3的时候我也是抱着功能多总比功能少好,反正都是要出那个钱的。不过在日长的一些日常生活中,U3的录音功能和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例如一些会议或者重要讲话上。尽管我的手机也有录音功能,但是在音质上比较难满足我。而对于其他功能,例如FM,电影播放等功能我就基本没用到。

总的来说,U3是一款性价比非常出色的产品,尤其是音质方面,在同档次的机器中,表现是相当出彩的,相当于是一款在音质和体积上取得了一个平衡点的机器,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选择更高档次的其他机器的原因之一。不过,长期的使用中,让我觉得U3并不是一款完美的产品,但是如果不选择U3的话,我的确在同档次中找不出那台比较适合我要求的机器。希望iaudio能再续再励,推出一台比U3更为出色的高性价比机型。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