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技术爱好者微软夏令营飙“技”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8-21 14:17:00转载-投稿

8月21日 北京―今天,主题为“用技术点亮未来”的2007微软学生夏令营在位于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隆重开营。来自国内三十余所高校微软技术俱乐部的近一百三十名骨干成员相聚北京,他们将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分享学习微软技术、运用微软技术的经验。这些营员还将以学校为单位,向微软员工及应邀前来的风险投资机构展示他们在“微软学生实践项目”中完成的技术作品。

微软学生夏令营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为热爱微软技术的同学们提供的交流平台。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将参加一系列由微软专家讲解的技术讲座,通过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科学家、工程师的亲密接触,进一步了解微软的前沿技术、最新成果及公司文化;他们还将通过技能素质拓展、团队培训、经验交流与座谈、俱乐部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在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主动性及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

“协助中国培养IT人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重要使命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博士在开营仪式上讲话时表示,“高校微软技术俱乐部是一个成功的尝试,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俱乐部在对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和前沿技术之间架起了一所桥梁,为同学们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沈向洋院长为年度优秀俱乐部颁奖

此次夏令营的一大特色,就是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学生们将以学校为单位,展示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从2002年开始,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微软技术俱乐部范围内启动了“微软学生实践项目”,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创意用软件的形式表达出来。此次展示的成果是“微软学生实践项目”的部分作品,作品类型多样,有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软件,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解决本专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开发的软件,还有丰富课余生活的游戏软件。与风险投资机构面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产业界和社会的需求,激励他们更多地思考技术未来的发展,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用技术点亮未来”。

2000年,第一家高校微软技术俱乐部在四川大学成立,这也是国内最早的和企业共建的学生社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迄今已有十余个省市的30所高校成立了微软技术俱乐部。俱乐部成员既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也有经济管理、人文法政等专业的学生。本着“学习先进技术,开拓创新思维,体验多元文化,成就一流人才”的宗旨,俱乐部在各高校校团委、相关学院的指导下,通过学术讲座、技术沙龙、兴趣小组、大型比赛、参观访问等活动,为技术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来自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王艳敏同学表示:“在俱乐部的日子里,我们都成长了。在研究院的校园访问中,研究员的讲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激情;在俱乐部的校园活动中,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了真实的微软。今天,我们聚首北京,相信大家将收获多彩的经历、丰富的知识和珍贵的友谊。”
    
相关链接:

微软亚洲研究院简介

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11月,2001年11月前名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机构地点设在中国北京,是微软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二个基础研究机构。目前确立的研究重点包括新一代多媒体、数字娱乐、新一代用户界面、无线及网络技术、互联网搜索与挖掘及理论研究。通过研究与探索,最终使未来的计算机能够看、听、学,能用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交流。我们也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中国及整个亚洲地区的使用像在其它国家和地区一样普及、方便和轻松。微软亚洲研究院现已拥有超过二百多位优秀的研究人员。如需了解有关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其它信息,请查询http://research.microsoft.com/asia

或访问研究院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sra

2007微软学生夏令营网站:

http://mscamp.enicp.net/web/mscamp/c97/default.asp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