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视点:CIO可以越俎但不要代庖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10-23 11:17:00转载

如果要评选2007年最郁闷的跨国公司CEO,法国达能集团亚太区总裁范易谋肯定榜上有名。与宗庆后关于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争执,让这位在中国本来名不见经传的达能亚太区掌门人一夜之间名声大噪。在达能和娃哈哈的口水战进入白热化的几个星期,范易谋在网上的火爆程度可以PK范冰冰。

遗憾的是,范总的广为人知,更多的是负面形象。特别是在网民眼里,达能和范易谋要收购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行径,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一样,可恨之极,必须和他们对着干到底才行。范易谋的声名狼藉,甚至连累了为达能提供公关服务的奥美公司,网民们在痛骂范总之余,总要捎带着把奥美敲打几句。

至少从目前来看,范易谋强势收购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做法,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决策。一般来说,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达能这样级别的跨国公司来说,尽最大可能地赚取利润的同时,维护一个良好的企业公司形象,是对CEO的基本要求和根本要求。对比宝洁、雀巢这样跨国公司的表现,把收购娃哈哈弄成这样一个妇孺皆知、人人喊打的样子,估计范总早就开始更新自己的简历了。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达能收购娃哈哈是一个难得的案例,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合资的各方来说,要各守其责,不能越俎代疱。早在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初,达能就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制造基地和分销渠道,但没过多久就知难而退,撤出了中国市场,转而开始资本运作。10多年的时间内,先后入股光明、娃哈哈、乐百氏、梅林正广和、汇源和蒙牛等本土企业。在与娃哈哈合资的十年当中,获得了不俗的回报。1996年,达能投资娃哈哈15亿元人民币,到2006年,收益达38亿元。或许是这样的收益进一步激发了达能的雄心,2007年初,提出要进一步收购娃哈哈的非合资公司,它要越过宗庆后,直接操盘娃哈哈的经营,结果却陷入了越俎代疱的困局。

俎是古时的一种礼器,是祭祀时用来切割猪牛羊和摆放祭品的用具,属于厨师职权范围内的东西;管祭祀的人是不能越过俎来代替厨师做菜的,如果那样,就全乱了套了。所以,一个祭祀要举办成功,就必须责任分明、各司其职。

职责分明,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不但在合资企业的各方中要严格遵守,在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中,这个原则也同样重要。

以企业中的CIO为例,CIO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肯定离不开对企业业务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因为只有在通晓企业业务和管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把IT和业务结合起来。所以,CIO学习、理解和掌握企业乃至所在行业的知识是必要的。也正是如此,近几年来,在IT媒体上,数不清的文章都在指导CIO要精通业务知识,而且越精通越好,懂得的业务和管理越广泛越好。对于CIO来说,作为一个方向,理解业务和管理知识当然是正确的,但人们应当知道,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CIO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业务和管理知识上去,他用什么时间来思考IT和业务相结合的问题呢?所以,IT和业务还是应当有一条界限,在对业务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中,CIO要适可而止,同样不能越俎代疱。

当然,如果CIO决定了要改变自己的职业,跳到纯业务部门去,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否则,过多地向业务部门渗透,不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不好,还有可能引来业务部门的警惕和反感。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