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与极奢两头发力 CC电话会议蓄势待发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7-17 10:22: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在北京西城区一家大型央企总部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齐威(化名)近来很郁闷,年近五十的他每天要审批、处理少则十几、多则几十件人事更替、办公采购事宜,但比繁忙和加班更让人头疼的是精心挑选、货比N家之后采购的物品不能得到认可甚至受到“吃回扣”等非议,气得齐威一夜之间又多了几十根白发。

最近让他郁闷的一件事就是电话会议系统,半年前,基于公司规模和实力的展现,他为公司购置了一套近十万元的知名品牌视频电话会议系统,从通话质量、沟通效果来看,该系统的确很不错,但现在到了销售旺季,常常出现多个业务部门争抢电话会议的局面,更有争抢“失败者”将矛头直指行政采购,认为该套系统价格昂贵,应该用这笔钱购置多套系统,满足多个业务部门的需要。

规模有限  两道“铁箍”制约电话会议市场发展

齐威的烦恼反映了当前企业在使用电话会议产品时的“通病”:价格高、便利性低、应用体验不佳……

据从运营商处得到的数据估计,每年企业使用电话会议产生的通话费仅在2亿左右,而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隐性需求未能完全挖掘出来并纳入统计范畴。这一市场的开拓情况和市场需求远远没有达到完全匹配的程度。据分析,费用高和便利性差,是直接制约市场发展的二道“铁箍”。

目前市面上一般电话会议硬件产品(如八爪鱼、金钱龟等)价格在3000元至20000元之间,如果是购买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则更为复杂:会议电视系统、电动投影幕、数字会议发言系统、扩声系统……没有十万也要八万,这笔费用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却过于庞大了。何况即使是财力雄厚的大公司,一般也只会购置1-2套这样的系统,但实际情况却是--越是大公司,业务越繁忙,一天当中同时召开的电话会议也越多,而1或2套系统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除了昂贵的硬件费用之外,通话资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传统的多方通话业务在每人每分钟0.3元通话费的基础上还要加收每人每分钟三毛到五毛的平台服务费(或通道费),相当于与每人每分钟0.6元-0.8元,如果方数多、时间长,资费支出也是相当惊人的。

此外,从用户反馈来看,目前产品普遍存在使用不够便利的情况,例如,申请开通电话会议时,用户在填写受理表后还需向客服交纳营业执照及申请人身份证的复印件,此后一定工作日内才能开通,费时又费力,而且不能满足突发或紧急的电话会议需求。同时,使用中也存在诸多不便,用户仍需拨打接入号码,建立会场,然后分配会议号码和密码,并通知与会人员号码和密码及共同约定同时拨入时间才能完成会议。

潜力巨大  电话会议市场急需打破瓶颈

尽管电话会议市场当前进展缓慢,但是,业内人士却对其前景表示了乐观的预期: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数量众多的国家当中,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协同作业必然会越来越频繁,多方语音沟通需求也呈现大幅增长,尤其是油价上涨造成的交通费用升高,必然会使得部分会议、差旅需求向电话会议转变。

但同时,潜在的巨大需求并未转化为现实,厂商们纷纷诉苦:当前电话会议产品最大的瓶颈就是销售难--由于电话会议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大多成套销售,这样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进行行销的时候,企业用户势必会当成一个严肃、标准的企业采购来看待,结果就造成销售周期长,变数多,难度大。

针对这一情况,业内人士指出,只要能够开发出合适的产品,打破上述限制,降低资费门槛,就能将电话会议市场的潜在需求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