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CTO:人机智能鸿沟于2050年消失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8-08-22 10:57: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英特尔公司首席技术官贾斯汀(Justin Rattner)在本届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展望了令人振奋的计算未来,认为到2050年的时候,技术将使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更加接近。

贾斯汀在今天发表了主题演讲,他预测社交互动、机器人技术以及计算机感知真实世界的能力将实现巨大进步。贾斯汀表示,英特尔研究实验室已经开始关注人机界面,研究某些较预期更快到来的变化对未来计算性能的需求。

贾斯汀表示:“计算行业正以40年前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有人认为我们可能正步入一个技术进步实现指数级加速的转折点,而在不远的未来机器的推理能力甚至可能超过人类。”

无线电源:剪断最后一根“尾巴”

想象一下,携带笔记本电脑进入机场或者房间,它不再需要电池供电,反而能给电池充电!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们提出的原理,英特尔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无线共振能量链接(WREL)技术。贾斯汀演示了无需任何插头或电线即可点亮60瓦电灯泡的精彩一刻,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需求。

WREL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安全、高效地实现无线供电。这一技术依靠一组强力耦合共振器,其原理类似于一位训练有素的歌手用嗓音振碎一个玻璃杯。当遇到接收共振器的自然频率时,能量就会被有效吸收,其原理与玻璃杯吸收符合其自然频率的声能一样。如果该技术得以实现,那么笔记本电脑在距离发射共振器几英尺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电池充电。虽然还有很多工程难题需要解决,但是英特尔研究人员希望找到去除移动设备最后一根接线的办法,并在未来某一天实现英特尔平台的无线供电。

可编程的物质:随意改变形状的计算机

英特尔研究人员也在研究如何利用数以百万的、被称为“Catom”微型智能部件来制造可改变形状的材料。如果用来代替计算设备的外壳、显示屏和键盘等部件所使用的现有材料,该技术将能够改变设备的物理形状以适应特定的使用方式。例如,需要放入口袋时,移动计算机的体积就可以缩小,需要用作手机时就能变成耳机的形状,而在浏览互联网或观看电影时形状就能变得更大更平整、还能变出键盘方便使用。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