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时代新传奇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8-09-28 10:17:00转载

今天,互联网经济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世界,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是,互联网的普及不过是这十余年以来的事情。在1990年,大多数人都未听说过互联网。而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用户数量急剧膨胀,到1999年已经达到2.48亿。互联网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时间并不久,但我们几乎难以离开它。如今,如今,我们在家中穿着睡衣即可发送消息至世界各地、搜索任意话题、体验网上购物、查看乞力马扎罗山的高清晰卫星图像。我们可以探索虚拟世界,参加在线会议,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遥望宇宙,阅读全球各地的报纸,观看国际太空站正在进行的活动,下载音乐、电影、电视剧或者名牌大学的讲义。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关键业务合作伙伴、执行实时的库存品采购、竞价购买原材料、共享关键零件的 CAD 绘图、从全球市场上购买能源等等……

所有的这一切互联网为人们带来的便利,都离不开互联网应用的幕后英雄——中间件。

中间件(Middleware),这一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些拗口,颇为陌生。但是,它其实是互联网应用环境的基础平台,它是企业业务与基础架构间的桥梁。用一句话来概括,中间件是“互联网的操作系统”。

应时而生

据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的中间件和应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已经达到了141亿美元。到底是时事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创造了传奇?到底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造就了中间件的黄金时代,还是中间件带来的IT基础架构从两层结构到三层结构的飞跃对互联网上应用的兴起起到了助推的作用?这是一个难以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相信技术的热潮与应用总是相伴而生。

互联网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应用由两层结构向三层结构演化:传统的两层Client/Server结构,软件分为Client和Server两部分,他们分别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阻碍了系统开放性的进一步拓展。三层或者多层Client/Server结构,在客户端和数据服务器端之间增加了中间层。中间件将应用的业务逻辑和应用的基础设施相分离,使得应用开发时只要关注应用的业务逻辑部分,而不必关心应用的基础设施。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软件基础架构平台的兴起以及业务基础软件平台的诞生,使得新的软件平台产业正在悄然而迅速地形成;同时,以业务导向和驱动的、可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的软件平台——中间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并称为基础软件的三架马车,已成为企业级应用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

幕后英雄

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结构层次看,中间件是位于底层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和高层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高层应用通过这些系统服务,实现对底层异构系统的透明一致的访问。也正是由于这种特质,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众多的应用的背后有着中间件的默默无闻的工作,作为Web应用的Runtime环境,或者管理着数据交易,应用间信息和数据的交互等等,这些工作都是由“中间件”这个幕后英雄一手包办的。

中间件是基础软件的一大类,顾名思义,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中间件在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之上,应用软件的下层,总的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应用软件。在众多关于中间件的定义中,比较普遍被接受的是IDC表述的: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

IDC对中间件的定义表明,中间件是一类软件,而非一种软件;中间件不仅仅实现互连,还要实现应用之间的互操作;中间件是基于分布式处理的软件,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网络通信功能。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人们需求的快速提升,我们在计算机应用中时常会要求应用软件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之间部署和移植,或者在同一系统平台上使用不同的、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这就要求在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之间可以有效、可靠地进行数据的传递、转换,中间件就是为此服务的产物。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