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奇平:中国将赢在网络购物的这一招上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3-03 11:30:00转载-投稿

十几年前,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及资源,而将制造工厂转移到中国,促使中国打造了世界最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目前,大多数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都在中国设有制造工厂,形成了一大批具备世界先进制造水平的代工企业。但是过去由于渠道及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大多数企业默默无闻,无法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既是挑战,又带来新的机会。货还是同样的货,只要把品牌置换过来,就可以让好货卖出好价。原来出口反而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市场是外国的,品牌是外国人的;今天市场是国内的,品牌可以顺理成章变成国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口型企业转向内需型企业的最大机会、最省力的办法,就是抓住“让好货卖出好价”这一内需窍门,在品牌置换中安然过冬。

近年来,网络购物的兴起,使得一批优秀的中国制造代工企业以“网货”为突破口,走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之路。在亚洲最大网上购物市场淘宝网上,已经有这样的企业存在:

“植物语”的老板余启明,在经济危机前,是年3000万出口的化妆品膏体供应商,现在转为淘宝网商,今年预计达到1000万网络零售。余启明没有在危机面前低头,也没有在国内放A货,而是选择了打造自己的化妆品品牌植物语。现在的模式是:淘宝官方店打品牌,发展皇冠店做代理。

GAINREEL内衣的老板张翔 ,这家公司以前一直为国际知名内衣品牌做代工,产品质量一直非常好。出口的生意一直是他们最主要的业务,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他们逐渐开始从出口转向内销,独创了自己的品牌。目前GAINREEL在淘宝商城内衣类商家中排名很靠前。

类似这样的企业,在淘宝网上的卖家中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生力军。

品牌的本质是差异化,就是让同样的货(使用价值),具有不同的价(价值)。以前OEM时,不同的附加值让外国品牌占去了;现在对于同样的货,可以通过自有品牌,把附加值拿回来。

传统品牌的形成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成本;网络品牌的形成,时间上将更短,空间上将传播得更广。

网络销售因为大大降低了渠道成本以及24小时销售、无限制货架等诸多特点成为这些中国制造企业良好的生存土壤,同时他们所产生的网货品牌因为和国际知名品牌同源、同质但低价的特点而广受网购一族的青睐。

目前,亚洲最大网上购物市场淘宝网已经拥有超过一亿的消费者,2008年年交易额近千亿元。网络零售已经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消费模式。

网货,体现了品种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特点。网货,从货的角度讲,特点在于,从卖相同的货,到卖不同的货;网的作用,是让“不同”的成本最低化,让“不同”的收益最大化。阿里巴巴这张网、这个平台营造了共享资源、为每一朵花提供营养的土壤,店主就不用再每栽一朵花就自造个花盆;店主只要专心做好一件事,这就是长好自己的花,创好自己的品牌,一朵花就是一个品牌。

从传统品牌的一盆土种一朵花,到一片土壤,百花齐放。中国将这样赢,赢在这里!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