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无限”为弱势群体打开一扇新的窗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9-03-23 12:00:00转载

“数字鸿沟”是什么东西?“这道沟”究竟有多难跨越?40岁的下岗女职工刘玉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但是当刘玉云从一个连鼠标都不敢动的“电脑盲”成为一个拥有自己网店的老板娘时,刘玉云发现,原来听着很“邪乎”的数字鸿沟只要两个月就能够跨越,而帮她顺利跨越这个鸿沟的就是什刹海社区和微软共同开设的“潜力无限”项目。

从下岗女工到网店老板

对刘玉云来说,位于刘海胡同的什刹海社区学习中心有着特别的意义。她曾在这里如饥似渴的学习了两个月的电脑知识,而这之后刘玉云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今年40岁的刘玉云一直在一家大商场里从事卖服装的工作。由于性格开朗、快人快语,刘玉云对这份工作可以说游刃有余。不过好景不长,因为自己身体原因,刘玉云2006年下岗了。“我那时在家闲不住就喜欢打扫卫生,有次打扫儿子的房间,看到电脑那特别脏,就拿起鼠标擦了一下,结果儿子说我把他资料弄没了,冲我发了一顿脾气,吓得我再也不敢动他的电脑了,结果电脑桌成了家里最脏的地方。”刘玉云笑着向记者讲述自己对电脑的“恐惧症”。

随着身体的康复,刘玉云准备重新上班了。但是40岁、下岗、女性、没一技之长,这些关键词集中在刘玉云身上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工作太难找。到了2007年3月,刘玉云原来的工作单位给她提供了一个库房的工作,但是因为刘玉云不会用电脑,错失了这个好机会。“从那时起我准备开始学习电脑了”刘玉云说,“刚好听邻居介绍什刹海社区有个微软潜力无限培训项目,还是免费学习电脑,我就报了名。”

“我至今还记得电脑培训班的第一堂课,因为那天老师教我们如何使用鼠标。”说到这刘玉云自己先笑了起来,“你知道我下课回家第一件事干什么?打扫卫生。我还对儿子说,别唬你老妈,我们老师说了,电脑是动不坏的,不动才会坏。”从此之后,就电脑这个话题,刘玉云和儿子有了平等的对话权。

社区学习中心的老师手把手的授课方式,让刘玉云这类对电脑知识一窍不通、没有任何操作基础的大龄学员们感到很适应。很快刘玉云就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制图、做表、上网查资料全都学会了。因为学的好,毕业后的刘玉云还成了社区中心的志愿者,开始给新学员进行辅导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培训对我最大的帮助是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刘玉云颇有感触地说。学会上网后,刘玉云才第一次听说网店这个名词。“原来自己从事了十几年的售卖服装的工作早已经搬到了网上,那些店主坐在家里动动鼠标就能挣钱,我以前从来不知道。”

2009年春节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刘玉云和朋友合伙在淘宝上开设了属于自己的网店——保健拖鞋专卖店。“刚起步,规模不大,但是已经有收益了。”说起自己的网店,刘玉云的脸上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潜力无限”让残疾人发挥所长

在什刹海社区学习中心,像刘玉云这样受益的人还有很多。“两年来我们和微软总共培训两千多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一千人左右,社区弱势群体大概有四、五百人,还专门给周围的餐饮企业服务员、家政服务员、保安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什刹海社区学习中心的培训老师许斌告诉记者。“在这期间有不少人通过我们的培训找到工作,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我可以感觉到这些弱势人群他们同样很渴望学些这些电脑知识。”许斌感慨的告诉记者。

在许斌的学生中,有一位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25岁的小伙子名叫杜玉新,是位残疾人,两年前还呆在家里“混日子”小杜,自从参加潜力无限项目跟许斌老师学习了电脑知识后,俨然成熟了许多,连人生观都有了改变。

杜玉新是北京知青的孩子,从小在农村长大。因为身体微有残疾,一直待业在家。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杜参加了什刹海社区微软潜力无限项目的培训。年轻又聪敏小杜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word、excel、ppt和上网的基本操作。不久之后,社区残联招聘工作,小杜凭借过硬的计算机技术一次就通过了考试,成为了社区街道残疾人协管员,负责文档管理等工作。现在小杜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有固定工资,外加五险一金,工作十分有保障。

虽然现在工作生活都算步入正轨,但小杜也依然有危机感。“前两天我们社区招聘,我一看,来了不少本科生应聘,还有研究生呢。”小杜说,自从他参加潜力无限的培训后,就知道人不应该满足现状,社会竞争依然很激烈,你不进步就可能被社会淘汰。只有高中学历的小杜现在正在学习人大工商管理的专科课程,他说希望自己能多学知识,多开阔眼界。小杜说他目前正在制定一个无障碍设施进家庭的方案,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

微软公益事业将是一项长期事业

记者了解到,作为微软全球企业公民计划中的一部分,“潜力无限”项目针对的主要就是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中的弱势人群,如下岗职工、残疾人以及贫困家庭的孩子,给他们提供免费学习电脑相关知识的机会。

“其实怎么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力说着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涉及到方方面面。想到发挥人们的潜力,首先就会想到一些弱势群体。” 微软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及企业公民事务总经理陈然峰对记者说。陈然峰说微软做公益事业,一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政府所着力想要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老百姓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第二个要做微软比较擅长的领域,如信息技术等。“我们不仅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帮助人们提高技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潜力,这就是我们设置潜力无限项目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陈然峰所说的潜力无限项目已经在全国累计免费直接培训了2万多人,而参加培训的不少人,都因为这或改变了人生轨迹,或迎来了人生转折,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微软在中国发展至今,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即企业社会责任是一家企业实现持续、长久发展的基石,要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真正能为社会弱势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带来长期、实在效益的企业公民项目必须是可持续的,而不能是一朝一夕的孤立行为。

据悉,当潜力无限项目经过两年的运作逐渐走上正规时,今年微软将把公益项目的重点放在灾后重建上,会把这个模式,类似资源都带到四川甘肃灾区。“我们的项目会有一些微调,但是我们会坚持把这个事情做下去,因为我们要实实在在在帮助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挖掘潜能,实现梦想。”陈然峰说到。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