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VIA:客户端虚拟化的“打包服务”方案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9-04-16 12:56:48转载

“最老的新技术”——客户端虚拟化

Gartner发布的《2009年IT业十大战略技术》报告中,虚拟化技术排在前列。Gartnet的这份报告指出:服务器整合已经成为技术的增长点,存储和客户端虚拟化会成为2009年之后的一大趋势。

追根溯源,虚拟化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72年IBM发布的VM/370虚拟机,可以说是“最新的老技术”。而现在,虚拟化技术的重点已经从服务器端转移到客户端。Gartner对客户端虚拟化的定义是:多用户虚拟操作环境相互配合,并共存于同一块主板上。

客户端在应用虚拟化之前,终端用户的操作环境是置于PC机、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刀片服务器等硬件设施之上,进行虚拟化之后,终端用户的操作环境则置于虚拟机中,并与其他的虚拟化客户端一并安装在共享的硬件平台上。客户端虚拟化并不像服务器整合一样是渐进的过程,而是需要在前期投入很大的成本,而一旦实施完成,便会给应用机构带来巨大利益----有观点认为客户端虚拟化的投资回报期大概为3~4年。

 


    Gartner预测:“大多数客户,尤其是因经济形势而面临困境的那些客户,会发现很难证明有必要投入扩建基础架构所需的额外资本。存储、网络、服务器、电力、冷却及其他基础架构等方面需要新的大笔投资,这会迫使企业及早投资于客户端虚拟化项目……到2010年,将有40%的公司会部署客户端虚拟化。”而IDC的预测也显示:2011年客户端虚拟化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

 

对于市场,厂商的嗅觉往往是最灵敏的。而在客户端虚拟化市场,也早已剑拔弩张。虚拟化市场主要供应商VMWare在2008年底发布了客户端解决方案VMWare View 3,并紧随其后发布了开源客户端虚拟化软件VMWare Vies Open Client。而虚拟化市场上的另一重要角色思杰(Citrix)在今年3月份宣布将与英特尔合作开发针对采用英特尔vPro技术的酷睿2桌面级处理器以及迅驰2笔记本平台处理器设计的客户端虚拟化解决方案,而这也是业内首款以笔记本电脑为主要对象的客户端虚拟化产品。随后,思杰又发布了其新一代客户端虚拟化产品Citrix XenDesktop 3。除了这两家之外,微软、Sun、Oracle、Parallels,以及Linux厂商RedHat也纷纷加入客户端虚拟化市场,意图分一杯羹。

 


 


IBM VIA,一体化“打包”服务

总体而言,现在的客户端虚拟化大概有两类:一类是本地客户端虚拟化,即整个桌面客户端环境在用户个人电脑上受保护的“保护罩(Bubble)”中运行。另外一类是托管桌面客户端虚拟化,即把用户的桌面客户端存储在数据中心,需要用户通过网络连接访问。而IBM的虚拟客户端解决方案VIA(Virtual Infrastructure Access,虚拟基础架构访问服务)而应该属于后者。

IBM VIA是端到端解的决方案,提供完整的虚拟架构访问服务——提供前台的瘦客户机,把应用整合至后台服务器上,将传统的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三者的紧耦合模式转变为终端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相互分离的松耦合模式,再通过中间件和操作系统把后台应用发布到前台,使整个程序更有效率,同时保证终端用户随时随地的访问。

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企业终端用户服务产品线经理梁俊荣介绍说:在VIA架构中,把客户端所有的应用都放到后台,前台的电脑基本上是“空白”的,因为诸如E-mail软件、数据等应用全部都放在了后台服务器。在访问时,用户(开发人员、销售员、客户、业务供应商)可以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瘦客户端平台上,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来访问应用程序。

 


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企业终端用户服务产品线经理       梁俊荣

在IBM VIA架构中,用户是基于角色进行访问的。梁俊荣说,这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因为在VIA架构中,所有的应用和数据都放在了后台服务器中,每个用户只能基于自己的角色和权限来访问。梁俊荣举例说,对于开发人员而言,他只能看到自己所开发的软件和源代码;对于供应商而言,只能访问与其工作业务往来相关的应用和数据;对于销售员而言,销售员A、销售员B,销售员C三人只能看到各自属于自己的客户资料和业务往来,A不能看到B的客户,B也不能看到C的客户,这在一方面就保护了销售资料的安全。

 


不同的用户的不同的需求

IBM VIA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而在这两端之间却集成了更多的软件和技术。IBM中国开发中心VIA首席架构师王守慧说:VIA架构中,除了IBM合作伙伴(思杰Citrix、Vmware、Wyse)的软、硬件产品和技术外(例如,VMWare Virtual Center、Wyse Device Management),还包括IBM的附加值软件和服务(例如,IBM Director、IBM Virtualization Management、IBM Storage Management、VSO虚拟存储优化、VIA User Profiling用户测评工具等),从而为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主要有:Blade PC模式、虚拟客户端模式、共享服务模式。

 


IBM中国开发中心VIA首席架构师    王守慧

IBM中国开发中心软件即服务(SaaS)总监蔡春松介绍说,VIA服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IBM中国开发中心软件即服务(SaaS)总监     蔡春松


硬件设施——VIA集中化的企业资源可以提供标准化系统,企业可以高效利用的IT资源,用户终端可获得较长的生命周期。

信息安全——VIA采用统一的终端信息保存与维护,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安全的远程接入,可使企业远离病毒与黑客的侵扰,并有效地保护应用程序资源。

企业资源——VIA环境下,每个终端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比如销售人员访问系统时只能看到自己的客户,而看不到别人的;数据虽然可以看得到,但却无法从数据库里复制带走,信息风险可以降到最低;在VIA环境下,仅用户终端就会比传统的PC机模式节省大量的电费。

运维成本——VIA可以简化IT资产管理的复杂度,以及应用程序的集中部署、管理、支持和维护,从而降低最终用户的维护量。

用户体验——VIA采用的高效的管理基础能够尽可能维持现有用户的使用习惯,由此带来令人满意的客户体验。例如,银行客户的应用通常放在前台,若有新业务上线,便需要逐台安装或修改,而采用VIA后,应用都放在后台,只须在后台服务器上进行安装或改动,当前台第二天一早再访问时,看到的已经是更新的系统了。

虚拟化的广泛应用

服务器整合属于后台支持技术,是一项持续性的创新,会不断改进现有产品。但发展客户端虚拟化,远非服务器整合那么简单,它将对组织机构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想利用客户端虚拟化的优势,必须对客户操作环境和程序进行重大改变。

首先,数据中心要安装新硬件,以运行虚拟机,而为此进行投资也就不可避免; 第二,将现有的实体机转化成新的虚拟机,并将它们连接到新的数据中心; 第三,测试企业网络容量,如有需要,还得升级网络以支持客户机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流; 最后,要调整用于管理客户机的程序。

客户端虚拟化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首先,客户端虚拟化可以极大地节省新硬件成本,并延长现有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尽管客户端虚拟化节省的硬件成本中有一部分会投入到数据中心改造上,但IT运营中节省的资金却仍然很可观。此外,每次有人因电脑故障而不得不停止工作,都意味着生产力的损失。这种损失远远超过了给员工配置的软、硬件的花费,从这个角度而言,客户端虚拟化可以说是创造了巨额经济回报。

但是,要想让客户端虚拟化实现利益,就必须在操作环境和程序上做极大的改变,而且,基础设施必须全部安装完毕,才能开始节约成本。

最终虚拟化的广泛应用,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