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显性化 网上支付牌照仍存变数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9-04-23 13:36: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事件背景:

央行于4月17日下午16时正式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7号》的文件,要求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必须在09年7月31日前办理登记手续。

艾瑞评析:

艾瑞咨询分析认为,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企业限期办理登记手续,是对网上支付行业监管的显性化。“摸底”后是否会立刻发放支付牌照,牌照以何种形式发放,有哪些内容,牌照发放后对行业的影响,这些问题依然富有悬念,艾瑞就此做简要分析。

此次登记是网上支付行业监管从隐性走向显性的标志;

发展快,有风险,是央行要求网上支付企业登记的主要原因;

牌照和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主要由央行进行研究调查以及起草、修改,然后联合银监会共同发布;在管理办法的执行层面,银监会将负起主要的责任;

审慎的监管是目前网上支付处于创新发展期最适合的政府行政策略;

牌照和监管内容将以风险控制为出发点,主体资格和业务范围的规定将对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事件促发牌照的可能性大于限期发照的可能性,多次规范的可能性大于一次定论的可能性。

政策路径: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进发展

央行从05年发布《电子支付指引》,到09年发布第三个公告,前后经历了三年半的时间,其间多以观察研究为主,政策姿态十分谨慎。艾瑞咨询认为,审慎的监管是网上支付创新发展期最适合的政府行政策略。

 

该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艾瑞数据显示,05年来,网上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增长率均超100%,08年达到惊人的181%;有近亿的用户使用过网上支付,有2500万以上的用户长期使用网上支付;网上支付在提高支付效率,提升银行业务离柜率,创新支付体系等方面,起到了明显而积极的成效。

同时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存在信用卡套现、沉淀资金等问题,资金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洗钱等风险,但总体来讲,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出现给此前垄断的支付结算体系引进了竞争,给行业带来了活力和效率,符合政府的改革发展思路。

艾瑞判断第三方行业发展依然处于快速发展期,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坚持“在发展中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审慎的政策监管路径,该路径契合各方利益,对于行业发展较为有利。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