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协力在华南构建“智慧的城市”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9-06-15 12:00:00编译

以“点亮智慧的地球”为主题的IBM论坛于2009年6月12日在广州隆重举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先生,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IBM中国华南区总经理张少刚先生,以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先生等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在会上做了精彩的报告,向与会的各界代表展现了一幅“智慧的地球”整合各方资源,协力构建智慧华南的宏伟蓝图。

IBM对于华南地区的“智慧”建言,来自于最近提出的“智慧的地球”这个愿景。IBM认为,可运用新一代的IT技术,创造一个更智慧的地球,来更好地匹配更小的、更平的世界,化解矛盾和危机。当今世界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人类能够站在一个面向未来全新发展的门槛上--有机会,同时也有能力建设更有智慧的系统、更有智慧的企业,更有智慧的国家,甚至更有智慧的地球。

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同样孕育着未来宏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的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而且能够运用全新的智慧,把握历史的新机遇,开创未来的新世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先生认为,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同样拥有宏大的发展机遇,IBM愿意凭借百年经验和深刻的全球洞察,运用全新的智慧,协助中国,协助华南地区抓住机遇开创新的产业和新的市场,为政府、市场和企业提出一条重要的解决危机、领先世界的发展之道。

智慧的地球:物联网+互联网

“智慧的地球”是IBM在2008年底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的,是IBM公司基于在进入21世纪后对社会变化、科技发展、市场实践和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IBM认为,所有装备了计算机和传感器的物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互联的。不但如此,这些物体还被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并构成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能够被智能地感知、更加互联互通,并能够产生更智慧的洞察。IBM将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总结为三个“I”,那就是整个地球正在基于信息技术而获得“更普遍的物联(Instrumented)”、“更全面的互联(Interconnected)”和“更智慧的洞察(Intelligent)”,这些变化推动整个世界变得更小、更加平坦,同时也变得更加“智慧”。

从这个智慧的趋势中,IBM发现并提出了一个像“摩尔定律”一样的概念:社会和经济运行形态基于计算模式变化,每隔10-15年发生一次变革的“十五年周期律”。“智慧的地球”也将带来同样重大的社会变革。在技术的层面上,“智慧的地球”是指将“物联网”和“互联网”全面的融合起来了,把商业系统和社会系统,与物理系统融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智慧的基础设施。

作为“智慧的地球”当中重要的一部分,“智慧的城市”无疑是最贴近民生的内容之一。“智慧的城市”本身包含多个方面,如“智慧的交通”,“智慧的医疗”,“智慧的食品安全”,“智慧的社会治安”等等。当然,“智慧的城市”更需要政府的主导和企业的参与,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智慧的城市”将给民众带来更多的便捷和福利。

助力政府打造智慧的城市

为了协助华南的发展,IBM将利用公司在全球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以及在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协助华南地区实现“智慧的城市”的愿景,协力增强珠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论坛上,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进行了主题为“智慧的城市”的演讲。他指出:对于道路拥堵、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经济危机等全球性的问题,我们都将可以以更加“智慧”的方式去解决。在今天,经济可行的智能技术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几乎所有行业,催生着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例如,你坐在餐桌前,就能了解到正在吃的食物来自哪块土地、运输过程中经过了哪些环节;你可以随时了解城市的交通状况,及时调整出行路线;去医院看病的路上,医生已经通过电子病历了解了你的病史,并为你预约了专家门诊和各项检查;自来水可以放心饮用,因为你知道水的整个输送过程都在被严密监测着。

在未来,世界将更加“智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类可以应用超级计算机以及“云计算”去建模、预测和分析海量数据,最大化地利用信息资源,获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从而更快、更好地做出决策。在这个基础上,无论自然体系、行业系统、企业和个人;都将更紧密地相互关联,形成各种各样的智慧系统--智慧的交通、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医疗……IBM中国华南区总经理张少刚表示,目前已有一些智慧的项目在华南成功实施,帮助广州、帮助华南地区成为“智慧的城市”。例如:

智慧的交通:2009年2月广州地铁与 IBM 签署协议,广州地铁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IAM)一期建设正式启动。通过该平台的建立,广州地铁把整体工作流以及合同管理整合在一起,把目前日常设备维护工作全部纳入监管和成本控制。一方面有效降低日常运营维护成本,同时也为减少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运营服务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智慧的医疗:2007年12月IBM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建立中医院信息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CHAS)启动。该项目的实现将有助于病历实现标准化,极大地方便医疗分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质量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帮助实现跨部门和跨地区医疗机构之间病历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中医药临床科研提供重要的信息平台。2009年4月,IBM与广东省中医院共同启动该院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一期项目,该平台是针对中医临床特点,兼顾中西医学差异的现代医院临床科研信息整合平台。

助传统行业转型、促重点行业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推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加快发展。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管理转型升级。对此,IBM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充分整合全球资源,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IBM中国华南区总经理张少刚表示:近些年,IBM针对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特色,制定了相应的服务内容。除了此前将IBM全球采购中心总部、以及全球服务执行中心设在华南外,今年初,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团队(GBS)进驻深圳,为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的优秀企业提供快速获取IBM中国及全球的资源的窗口,同时更能为珠三角地区企业提供更加广泛和长期的支持。而设在深圳的IBM“客户解决方案中心”,可利用IBM 集成供应链深圳的技术和资源,针对中国市场特定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并实施解决方案。该中心可以帮助客户将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硬件组件等与服务器预先进行配置调试,并可以帮助客户设计解决方案,提供售前、售后服务,使客户能够做到服务器开箱插电即用。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2009年,IBM把“服务政府、助力企业”定为在华南的发展策略,利用公司在全球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以及在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协助华南地区实现“智慧的城市”的愿景,协力增强珠三角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同时,着力推动华南的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电信业发展;加大对二三级城市的市场覆盖力度;深耕细作区域中小企业市场,通过完整的方案和服务,为华南地区的中小企业传递更高价值。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珠三角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IBM将会秉持突破创新的理念,将全球资源高效结合,快速的为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泛和长期的支持,履行IBM对中国市场的郑重承诺。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