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微软共同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6-06-23 00:00:00转载-投稿

006年6月21日,上海——昨天,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后简称“携手助学”)百间计算机教室落成仪式暨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至此,“携手助学”百间计算机教室在全国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支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促进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女士,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先生,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先生及教育部相关领导,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先生,微软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技术执行官、公共事业部总裁张瑞昌先生,教育行业总监左京允先生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2003年11月20日,教育部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支持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合作框架”协议,微软在五年内投入1000万美元,用以支持中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重点将放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从而启动了“携手助学”项目。


百间计算机教室建设是“携手助学”项目的重要内容。它们覆盖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校,使成千上万名偏远地区的师生从中获益。这些学校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和辅助工具进行备课,并利用统一配发的DVD、视频捕获卡和光盘刻录机,积极建立多媒体素材库,研究创新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计算教室提供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了农村及边远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此次会议,同时展示了“携手助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的优秀成果。来自全国农村及边远地区的50所学校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经过专家的评审,最后有10所学校脱颖而出。获奖教师分享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经验和体会。教育部领导对获奖的教师颁奖,并鼓励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继续创新,为积极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做出贡献。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女士谈到:“我们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作为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些措施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感谢微软公司对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百间计算机教室通过硬件建设、人员培训、开展创新应用等一系列活动,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受到了当地师生的欢迎。从创新应用活动的初步成果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了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促进了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缩小了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


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永正先生表示:“作为对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百间计算机教室项目承载着实践创新技术,展示先进理念的使命和期望。微软一直致力于通过提供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无限潜能。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我们希望通过与教育界的广泛合作,把信息技术和教育紧密结合,为消除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携手助学”项目不仅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硬件进行有力的支持,并且通过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来培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使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护与管理计算机教室,而且在教职队伍中分享、传播信息技术,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信息及技术支持。截至到目前为止,通过“携手助学”项目,在师资培训方面,已有超过40,137名IT专职教师参加了培训,累计培养骨干教师1,357名,其中包括百间计算机教室管理教师。
此外,通过与教育专家的合作,微软开发、编写、本地化符合国家标准、适合国内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课件。


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携手助学”项目开始进行研究性的项目,以百间计算机教室的教育教学应用及对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为主题,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践,开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教育均衡 推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研究项目。目前,《农村初中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策略研究》和《百间计算机教室创新教学应用的有效模式及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和策略的研究》两个项目研究子课题已启动。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