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迎来了新领袖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6-07-07 00:00:00转载-投稿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惠普公司雄心勃勃的工程师们致力于创造公司第一台电脑时,一向无畏的David Packard先生 ——惠普创始人之一 —— 有些勉为其难地同意将其推向市场,但却不希望把该产品称为电脑。Packard先生所担心的是这可能会激怒行业巨头-IBM,这家从“电子时代”萌芽期就一直在该行业中呼风唤雨的企业巨头。


而如今,整个技术领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领袖企业,它就是惠普。这家总部位于加州Palo Alto市的个人电脑和打印机巨头上一季度的销售额超过了IBM公司,分析人士预测,到2006年结束时,惠普的销售额将首次超过蓝色巨人:惠普为910亿美元,IBM为905亿美元。HP取得领先的原因很简单:去年,IBM将其价值110亿美元的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有限公司。预计惠普在今后几年中的发展速度将超过IBM,因为惠普与IBM公司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惠普大力开拓消费市场,而IBM则只关注企业客户。由于两家公司均在其标识中使用蓝色,一个新的“蓝色巨人”将浮出水面。


抛开宣传目的不谈,HP一跃占据领导地位,预示着计算机行业将重新洗牌,也使许多技术公司面临艰难抉择。整个行业开始向企业客户销售产品,预计今年硬件、软件和服务业务的销售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IT消费品的销售,但其仍然仅占整个市场的10%的份额。然而,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相对成熟的企业业务相比,从家庭电脑到移动电话等所有IT消费品的发展速度要快的多。据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称,支持Web功能的手机销量今年将增长15.4%,而面向企业客户的Unix 服务器的销量将会减少1%。

巨大商机

各种各样的技术公司都纷纷涌入IT消费市场,或者迫不及待地扩展各自的市场份额。思科现在开始销售家庭网络设备,Dell也卖起了电视机。这使很多公司陷入两难境地。对于最成功的公司来说,销售企业级产品能够带来十分丰厚的利润,如软件订单通常可带来30%的运营利润。IT消费市场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利润十分稀薄,或者根本就没有利润。有分析人士透露,游戏机制造商在推出一款产品后的前两年,每台游戏机都是赔本销售。从这里不难看出,挑战就是如何能在这一快速增长的IT消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同时还能获得丰厚的利润。科技行业咨询机构Annex Research的分析师Bob Djurdjevic表示:“这些公司的股东们都已习惯于获得丰厚回报。因此,公司管理人员应尽可能地使公司保持盈利。”


至少目前,惠普在这方面做的十分出色。惠普在打印机市场拥有41%的市场份额,在可更换墨盒及其它耗材市场更是占据统治地位,这几个市场所带来的利润占据惠普全部利润的50%以上。惠普上个季度的运营利润为17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打印机集团。消费市场的取胜之道就是在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实现规模经济并创建一个平台来销售高附加值产品——正如惠普拥有高品质的打印机,苹果公司也拥有iPod和iTunes等等。


IBM走的是不同的道路。IBM计算机和芯片部门总经理Bill Zeitler谈到:“我们是一家面向企业的IT公司。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其他企业关注不够的领域。”IBM面临的挑战是向投资人证明它能够不断扩展其庞大复杂的服务业务,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1月1日以来,惠普的股票价格上涨了9%,而IBM的股票价格却跌了2%。


HP和IBM在各自悠久的历史中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IBM于1914年开始销售时钟,惠普于1939年开始制造音频震荡器而开始创业。两家公司都经历过起伏迭荡,但最终都契而不舍、柳暗花明,原因是它们都善于从不景气的业务中快速脱身,并找到新的突破口。公司规模也许不能确保一个公司在市场中呼风唤雨,但它所赋予一个公司的持久制胜的能力却不容小觑。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