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过去30年是以‘被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历程,在未来,可能更多将以‘要信息化’的主动姿态所代替”,在刚刚结束的2009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有专家对中国信息化现状做出了如上分析。
“被信息化”的困境
“信息化”作为一个舶来品,已经在国内发展繁衍了30年,国内每年的投资已经高达上千亿元,而且还在迅速增长。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成功率不到20%,不少企业仅仅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件昂贵的漂亮外衣。
信息化建设周期从规划到建设,再到运营,其成功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才能显现,即通过运营中将信息化融入到企业决策、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从而获益。但是,目前大企业往往是“重建设轻运营”,一些信息化项目规划规模大,运营规模小,投入远大于产出。而中小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资源配套相对有限,相对大企业高昂的投入和较难量化的产出,使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望而却步。
大企业盲目建设带来的消化不良和中小企业低成本投入带来的饥寒交迫,无疑影响到整个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使其逐步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信息化”这本外地经,进入中国势必需要一个改良和接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能不能顺利渡过,取决于“本地和尚”--信息化运营商的能力。
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运营商
每个信息化运营商,都有自己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方向,事实证明,生搬硬套国外既定模式并不适合中国这个具有强烈自身特色的市场。对于此,国内知名信息化运营专家中企动力认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进行长期、不间断的基本知识普及,更重要的是,要求运营商结合市场需求,成为“有中国特色信息化运营商”。
中企动力总经理陈丹女士介绍,在过去的十年里,中企动力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信息化之路。“中国特色信息化运营”简单地概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本地化服务,另外一个方面是信息化运营。这两个方面都完全是基于中国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特点。
中企动力从1999年就开始确立了要在全国建立本地化的商务和服务网络。今天,已经发展了70家分公司,能够覆盖70个城市,未来十年,我们将扩大服务规模,建立覆盖中国300个城市本地化的商务和服务网络,为更多中国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面对面的顾问式的服务。而另一方面,作为SaaS模式进入中国的引领者,陈丹总经理认为,SaaS模式的信息化运营是最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中企动力推出的数字商务平台系列就是基于这个模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搭建了信息化运营平台,把中小企业的各种应用服务需要集成在这个平台上,让企业客户能够按需选用、按使用付费,适应其灵活多变的业务情况。
“要信息化”的希望
中企动力的十年历程,验证了“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信息化之路”的可行,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 “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会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开始从被动进行信息化到主动需求信息化的过程。
日前,史诗电影巨作《孔子》在其独家信息化合作伙伴中企动力的帮助下,成功推出了电影后产品营销网站“孔家mall”,此举开辟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个全方位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广和传播电影延伸产品的先河,标志着传统电影产业正式接轨“信息化”,完成了其“要信息化”的需求。
从电影产业营销模式的颠覆,我们看到了结合本地需求,“本地和尚念转外地经”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信息化会真正成为适合企业变革发展的工具,推动企业乃至整个市场经济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