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70年的陈建波,跟所有的同龄人一样,经历了一个充满动荡变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从铁饭碗到自主谋生,从暴富、炫富到事业低谷,从建筑小工到成功网商,年仅三十多岁的陈建波,已经尝遍了人生的高高低低,五味杂陈。
比尔盖茨打开的“未来之路”
1992年,技校毕业的陈建波被分配到成都一家汽配厂。那个时候,拿到一份铁饭碗比拿到一份好学历更让人羡慕。但是,擅长文字的陈建波对这份稳定的工作没有太大留恋。不到一年,他跳到当地一家知名报社。
二十出头的他却做了报社的记者,在很多人眼里可谓是名利双收。按照很多人的道路这样走下去,他如果不放弃写作这条路,现在也许是当地业界的一个腕了。但,陈建波却没有懂得去经营和珍惜,在最风光的顶尖以最狼狈的方式跌到地面。
年轻的陈建波从此一蹶不振,跟着在工地做水箱的哥哥在建筑工地混日子。而这一混就是好几年的时间,每天做打杂小工挣吃饭钱,晚上躺在建筑工地的大通铺上。
陈建波觉得自己不应该属于这里,但他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的人生之路是否就这样走下去了?
1998年,就在陈建波觉得自己已经快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他无意间在书摊上看到了一本书---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这本书成为陈建波命运转折点。
通过比尔盖茨的描述,陈建波感觉互联网只是太遥远的梦想世界,己有生之年是绝对看不到的了。
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当身边的网吧迅速增多,张树新、马云、张朝阳等一批互联网精英走入人们的视线中时。
“全民上网游戏、聊天是对互联网的曲解。”他认为,互联网是让世界扁平化,让弱小群体站起来的一个巨大机会。
马云让他找到第二春
2000年左右,当整个互联网泡沫破灭,随后进入冬天。刚创业的马云以及他所倡导的电子商务,被斥为荒谬之谈。但是,陈建波却对这个梦想无比坚定地相信,并成了马云的追随者。在他看来,马云是一个有眼光而且实干的人,马云所描绘的中国电子商务蓝图一定会很快实现。
2002年,陈建波重新创业。
最初,他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在网上“潜水”,摸索与实践电子商务。他也成了国内最早玩转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主。
“第一笔订单接是干粉砂浆,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如果按照传统方式销售,不仅有差旅,利润差价等正常成本,还有很多应酬成本和压款风险。”陈建波说,那笔订单总共才三万块钱,他就赚了一万多,利润高的惊人。即使是这样,他的价格仍然比市场的正常价格要低很多,而这就是电子商务的成本优势。
在开启电子商务的第一桶金之后,陈建波的事业不断发展起来。2002年,他的企业刚创立的时候,年销售只有几十万,随后每年翻番增长。目前,他所创立的四川永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压力容器、精细化工设备和涂料设备的最大的专业制造商之一。
布道西部电子商务
“公司70%年增长率源于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给他带来的营销额占公司产值总额的95%!”陈建波说。
作为国内第一批吃电子商务螃蟹的先行者,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和运用,陈建波已经走在了前列。目前,他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网络部,八个工作人员在专门从事电子商务工作,这也支撑着整个公司大部分的业务来源。
随着对电子商务不断加深的了解,陈建波总结了不少套路和方法,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学习。
从微小型企业走过来的陈建波认为,电子商务的使用方法和电子商务人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2006年开始,陈建波开始发起和组建西部网商自己的联盟--西部网商俱乐部联盟。借助这个平台,陈建波积极的参与到各种网商论坛,以商会友等活动,把行业和产品的发展分析,电子商务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经验分享给同行、更多的网商。
“网商是商界的新势力,网商不应该囿于地域限制,网商应该具有世界眼光。网商智则国智,网商富则国富,网商强则国强,网商进步则国进步。”他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