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消费者 我是一个JS

互联网 | 编辑: 2003-10-04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我曾经是一个消费者,现在也是一个消费者,未来同样是一个消费者。所不同的是,现在我还同时身兼着js的身份。这让我看待买卖东西的视角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是消费者,我也是JS

本文作者:偷天陷阱

我曾经是一个消费者,现在也是一个消费者,未来同样是一个消费者。

所不同的是,现在我还同时身兼着js的身份。这让我看待买卖东西的视角有了很大的变化。

昨天我去修车,摊主算了一下,一共是要花43元,按照平时的习惯,一定会说:零头就算了吧。但是如今的我却不会这么说了。我只是算了一下,摊主的成本和他的人力投入,觉得43是一个满合理的价钱,于是就很爽气的付款了。

我知道我的这个变化是因为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js。

我告诉大家一件真实的事情,有一名客户,要了一块33mm的镜头盖。我在场子里找了半天找到了,于是说好用平信寄给他。(也是我愚蠢,应该用挂号的)。他人在嘉定,不料信寄到的时候里面的镜头盖不翼而飞。于是我一再电话联系,最后托kds的朋友把东西亲自送到了他的手上。这笔生意的销售额是:5元人民币。我算了一下,好像是亏了一点,不过我心情很愉快,因为我觉得帮人解决了一个问题,多交了一个朋友。该客户最后在易趣给我的评价是:不因物小价廉而有任何怠慢,服务热情周到,诚信有加,向各位摄影爱好者推荐该买家。

同样有一次,我一样是亏了一点,心情却非常差。一位朋友要kenko的多层镀膜uv,我了解了他的相机和摄影层次后,觉得双面镀膜的kenko uv更适合他。(虽然我的利润要薄很多,但我是不会向消费者推荐不适合他们的东西的)。由于他很忙,要求我在地铁里送货。虽然国庆期间我也是忙得喘不过起来,但是想着客户是第一位的,我还是答应了亲自送货。让我生气的是,他迟到不说,还和我继续讨价还价。本来赚个几块钱的事情,网上都说好了价钱了,也送货了。当面还要讨价还价?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对不起,我不卖了。我回家的路上心情非常差,我想我虽然是js吧,却是把把自己的客户当成朋友来看的,为什么有人却不懂得尊重我一点呢?

我们网上卖器材的,其实互相之间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水火不容的竞争对手。恰恰相反,很多方面我们都是互通有无,彼此之间都是朋友的。比方说龙腾数码和蓝天或者最爱佳能,我和他们虽都未曾谋面,但是qq上早就是好朋友了。我这里没有的东西客户需要而蓝天有的,我会介绍他给蓝天;同样的,我手上缺某种货,也很可能问最爱佳能去调货。这就是所谓商业行会吧。有的朋友喜欢拿蓝天的价钱来压我的价钱,我的回答只有一句:蓝天是我的朋友,你和他买也是一样的。恶性的竞争的表面上消费者得益了,其实长远想想,消费者可能得到同样的服务么?而有的时候,我看到一张订购单我的利润偏高的时候,我也会主动在总价上拉掉几十元,这是我自己情愿的。因为我不想做一个高举屠刀的js。

关于压价,我的最大烦恼

其实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是我最后要说的这件事情。

在北京,哈莱脚架是有传统分销的。有朋友看到我网上380的价钱后,就拿这个价钱去和传统分销砍价,说xxx在网上就是卖这个价钱的。传统分销有自己的店铺成本,自然不愿意给到这样的价钱,回过头来和厂家算账,要求规范渠道。结果就是从10月一日开始,哈莱zh0201的网上外地销售价格统一提升到380元不含包;需要三脚架包要另外加30元,独脚架包加10元。

同样的事情在上海环龙也有发生。有网友在某家商铺拿我的价钱去砍价。结果用380的价钱拿下zh0201了三脚架。这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场子里所有的经销商耳朵里,回过头来问我:他卖380,我们卖多少?

和厂家商讨的结果,是大家(包括我)统一都提到400元,谁降价就停谁的货。

本来在网上的销售,就是为了回馈网友,价格自然比市场价低。这是由于我没有店铺的成本。可是由于这样的几件事情,我已经没有办法用这样的价钱来回馈网友了,我也很遗憾,但是我没有办法。商场自有商场的规矩,假如我不遵守这个规矩,被踢出去的毫无疑问就是我。我手里作为总代理的商品马上要上市的还有好几样,我场子里面要发货,网上也要自己卖。但是考虑到现在这样的拿网上价钱砍商铺价钱的事情,我非常犹豫,是不是还要保持10%左右的差价。

我想,将心比心总是不错的。我把自己的烦恼说出来,是希望大家了解一个js的想法,能够体谅一下我们的苦衷。长远来讲,或许对大家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是么?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