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惹来匿名骚扰淘宝给无良商家严惩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10-01-19 11:44:00原创-特约

几天前,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于某在淘宝店“美橙名表折扣”买了一块手表。由于商家送货严重延迟,并且于某认为卖家销售的是假货,于国富给了卖家一个“差评”。

但从15日开始,于某开始收到匿名恐吓短信,要求其修改差评,否则将通过邮件等形式公布其姓名、电话、地址、邮编等,随后,于的手机上开始出现大量号码为+000190852203, 0085219890037, +000190852213的骚扰电话。

1月17日中午,淘宝服务中心接到于某的投诉,声称其因为给卖家“jydecorate”差评而被其连日短信及电话骚扰,给其带来严重困扰。

经淘宝核实,买家被骚扰情况属实,被接多个号段短信及电话,内容均明确指出“改差评为好评”,此种骚扰行为,已经严重干扰买家生活,且干扰淘宝网正常的秩序,因此淘宝根据规则给予“违反道德一级”处罚。

另外,核实该卖家店铺所出售的名品手表均属假货,在卖家无法举证其正规进货渠道证明的情况下,淘宝网秉持打击假货的原则封店处理。

淘宝表示,诚信经营已经成为淘宝大多数卖家共同认可的准则,长期以来,淘宝对于炒信和恶意骚扰买家等行为一直深恶痛绝,一经发现严惩不贷。1月15日,作为淘宝网2010消费者年的重要举措,淘宝网的全网购物保障计划正式上线。在网购信息透明的情况下,卖家只有更加诚信、更加有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

深圳大学社会学系马云驰教授认为,诚信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这几年的发展看来,网络购物的诚信体系正在逐渐完善。然而,对于买家来说,应该意识到虚拟购物也是建立是传统的消费模式之上的,没有完全满意的消费,有个别差评的商家不代表商品质量不好;而对于卖家来说,真正的购买行为还是建立在良好的质量、服务形成的口碑之上,不必畸形地追求好评率。

据悉,从2003年开始,淘宝网在国内最先倡导 “以买卖双方互评为基础的诚信机制”。淘宝会员在交易成功后,可以对交易对象进行一次信用评价。6年多时间里,这已经成为网购市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但随着中国网络购物的爆发性增长,淘宝的信用评价体系也在不断改进。

今年下半年以来,淘宝实行累计评价与满意度打分相结合,满意度打分项目分为卖家商品描述与实物是否相符、卖家服务、物流公司服务等。9月24日,淘宝网对卖家评价体系全面升级,将淘宝网所有店铺违规、产生纠纷的退款及受到的处罚,完全公布在评价页面。这成为除评价以外,买家对卖家诚信度判断的又一标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