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协同软件是地主 门户网站变化难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7-21 14:14: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关于王志东的lava-lava,估计多数人都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不解。在一个IM呈寡头市场的今天,lava-lava在今年6月28日横空出世。不过王志东纠正了这一说法,lava-lava非横空出世,它的出现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策略的结果。

7月18日,CNET记者独家采访王志东,为大家揭开lava-lava的出世之谜,以及lava-lava面临怎样的困难,将如何站稳脚跟。

CNET:之前点击科技一直做协同软件,那么您是基于一个什么想法推出了lava-lava这么一个聊天工具?

答:我们一直在做协同软件,它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企业内部和外部有效沟通的问题,这是协同软件最基础的部分。后来我们发现,集协同的需求不仅仅是企业需要,个人也需要。

第二,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更重视企业里面人的管理,这跟ERP不同,它们强调物流、资金流的管理。按这个思路延伸,自然我们会把企业中的个人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再往下走,企业中的个人和生活中的个人,他们需求是一样的,特别是在如今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环境下。我们把以人为本的精神真正贯彻的时候,就发生了战略上的延伸。

第三,协同软件在国内一直是很新的概念,作为一个行业的领跑者,要把整个的模型都做出来。比如新浪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他不可能只做某一项业务,它要做得大而全。所以在03年我们刚开始推协同软件的时候,我们比较强调一个整体的方案,从底层一直到高端的应用,因为这时候我们还只是做企业。当产业成熟之后,整个产业的结构就需要调整,所以到了05年,大家都在做协同软件的时候,我们开始在这个产业链里重新找定位,收缩战线,在一个点做深。所以我们尝试做平台,这样从高端往低端走,把高端应用的空间留给我们的合作伙伴,往低端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变成了lava-lava,或者说一个协同平台。

第四,01年,我曾经谈过中国互联网将经历的三个阶段:接入为王到内容为王,再到应用为王。这其实是协同软件的一个理论基础。在05年整个互联网界掀起web2.0的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web2.0与协同是完全相通的概念。所以web2.0其实就是第三代,应用为王。

最后进一步研究协同应用的时候,发现我们积累了很多技术:即时通讯的技术、语音视频技术、客户端社区工具的技术等等,所以去年,我们做了这样的决定:1,协同技术要从高端往低端走。2,我们要由针对企业用户转向针对个人用户。

CNET:未来你们还走向高端吗?

答:未来我们应该不会走高端了。因为我们不能和合作伙伴抢生意,第二,我们认为平台本身有巨大商业价值,我只要把平台做好了,足够,我不需要做高端应用了,而且平台有无限的空间。

CNET:协同软件与lava-lava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可以认为lava-lava是协同软件打开市场的一把钥匙吗?据说lava-lava几乎所有业务都是免费,那它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答:可以认为lava-lava是协同软件打开市场的钥匙。

关于盈利模式,简单讲,一是由个人市场带动企业市场。协同软件还是要做,实际上lava-lava是一个个人协同软件。由个人协同软件延伸之后,培养用户群、培养用户习惯、培养合作伙伴之后,促进我们企业协同软件的市场。

二是我们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一个平台,将来甚至还提供运营,我相当于一个大地主,给大家提供各种基础设施,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做各种交易。我们现在有30多家伙伴,这些公司业务类别包括电子商务、支付、游戏、社区、视频、媒体、无线门户等。他们可以把技术运用放到我们平台,或者把我们技术嵌入到他的平台。

CNET:实现这些想法应该需要人气吧?

答:有些业务不需要太多人气。比如一个企业用lava-lava,假设我与某个运营商合作,可以卖给这个企业VOIP卡,这样他们可以进行视频会议。像这种业务就不需要人气。

其次,人气可以培养。我们并不是要跟谁做竞争,其实打开机器的时候,可以运行多个程序,只要你认为它有用,认为值得打开它。lava-lava的排他性并不强。

另外,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开放联盟策略。很多做网络服务的都希望自己有个客户端,可以实时推送信息等。

CNET:信息太多,用户会收到很多垃圾信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答:如何保证隐私和阻止垃圾信息,是很重要的工作。只有我订阅的信息才能收到,比如在当当网上,得到了我的允许才传递我信息。而且过滤的程度也可以由用户来调整,可以调整成很严密的。

CNET:现在大家对客户端的重视程度似乎很高?你们如何保证lava-lava是企业愿意接受的客户端?

答:客户端越来越重要。QQ什么都做,游戏、支付、拍拍、QQ秀等,每做一项业务,比如游戏业务就超过了竞争对手几年的积累,其实他靠的是客户端,靠客户端积累的人气。

我们跟业内很多合作伙伴沟通,大家对客户端越来越重视,而且客户端产品不仅仅是被作为提升用户体验的过程,而是一个防御的过程。比如我做一个交友网站,这些人平时都用QQ进行沟通,要是QQ也做一个交友网站,就能把这些人全吸走。所以很多厂家要做自己的客户端,网易泡泡、新浪UC、猫扑扑通等等。

但是现在出现第二个问题,只要是做过客户端的都觉得非常难做。QQ已经先入为主了,这是一个因素。我做了IM产品后发现,做很容易,做好不容易。首先你要让软件能在用户的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另外,保证语音清晰,保证文件传输最快,对技术要求很高。

这样的结果是,大公司有钱去做,但是他不专注。小公司很专注,但是没有实力。所以过去很多做IM产品的人就想投机取巧,希望有一招鲜。比如泡泡有免费短信、SQ与同学录结合得非常好、SKYPE是打国际长途非常棒等几十上百家IM工具都有其特点。尽管他们有一技之长,但我们调查发现,用户一旦发现其他部分很难用得时候,就不再留下来。这就造成IM厂商的用户一个都没留下。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