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单反—你需要什么样的镜头?
1、slr需要是么镜头?以往的消费级dc是一镜走天涯的。slr就不一样了,slr之所以要设计成这个样子,最大的原因就是满足使用者更换镜头的需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如果你想要一镜走天涯的话,我建议还是回到消费级dc里面去吧,不要误解,使用消费级dc也没有什么不好,阿莫西林用dc也是一镜走天涯的。
好了,这点说明了,我们就继续讨论下去。
焦段选择。小型slr里面的变焦镜头那些最成熟?我可以肯定的和大家说是70~210(含80~200)焦段(下称中变焦)。这个焦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镜头,诸如佳能著名的小白(EF70-200/2.8L IS USM)小小白(EF 70-200/4 L USM)sigma的小黑(70-200/2.8 EX APO 右图)nikon的小钢炮(AF-S VR Nikkor 70-200/2.8G)还包括腾龙的SP 70-200/2.8 LD和图丽的AT-X828AF PRO等等,他们的价格差异会很大,但实际的性能,说老实话,在不使用最大光圈等多数情况下,至少阿莫西林自己是难以区分的。
其次是35~105(135),这是一个早期的一镜走天涯的选择,工艺发展也非常成熟。几乎这个焦段的镜头都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狗头。但是由于镜头本身的焦段设置不合理,已经渐渐得不到用户的宠爱。至于现在这个焦段被衍生后的大变焦的诸如28-200之类,阿莫认为想这么做的朋友,我强烈建议还是买sony的828或美能达的A-1吧,无论从价格还是便携型dslr都没有可比性,至于画质,这种狗头怎么可能和蔡司的镜头比拟?
还是这句话,没有换镜头的需求,slr就少了大半的诱惑。说到这里nikon有一支AF-S VR 24-120/3.5-5.6G ED-IF成像还是不错的,但是nikon廉价的D75(暂且这么叫他吧)还没有出来,不多说了。
28~80焦段(含24~85焦段)这个焦段在135幅面里实用性最强的,但是制造工艺是比较晚成熟的,真正的优秀的镜头真是凤毛麟角,而且价格令人难以承受,诸如canon的EF 24-70/2.8L;EF 28-70/2.8L;EF 28-80/2.8-4L,nikon的AF 24-85/2.8-4D;AF-S 28-70/2.8DIF-ED,美能达的28-70/2.8 G之类,大多阿莫西林看的上眼的镜头价钱都是万元上下。至于什么sigma、Tamron、Tokina的那几只都是狗了不要再狗的镜头,还是不考虑的好。结合数码slr的ccd小,实际等效焦距需要做乘法,本来相当实用的焦距分配被改变,如果要为300d选镜头还是避免这个焦段吧。
15~35焦段,一个年轻的焦段。这个焦段的大战是sigma,当年的18-35/3.5-4.5让人们体会到了广角变焦的魅力,在DSLR上这种变焦变成了广角~标准镜头,是最适合底端dslr的,其中的选择方案网上评论最多,诸如,适马的17-35/2.8-4 EX;腾龙的SP AF 17-35/2.8-4;图丽的20-35/2.8;佳能的EF 17-40/4L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这个焦段大光圈的镜头也是比较贵的,从性价比来说配300d还是适马和腾龙的那2款不错。
还有就是臭名昭著的75~300焦段,这个焦段阿莫认为是目前变焦头里面最烂的,最对用户不负责的焦段。这种镜头的300mm端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消费级dc大变焦机种的成像绝对不会比它差多少,而且所有的这种变焦在300mm都“短斤缺两”的太厉害,现时的75~300mm镜头的300mm端实测焦距没有超过270mm的!而国际标准的标称误差应该不大于10%。
定焦还是最优秀的。记住任何的变焦在成像质量上不可能超越定焦!尤其在抗眩光方面,像阿莫一样喜欢玩逆光的朋友还是选择定焦吧。特别是尼康的几只广角定焦,质量已经直逼徕卡、蔡司。可惜啊……
我所推荐的镜头焦段合理分布 一
开始前,我们先就镜头的用途说点常识性的吧:
首先是标头,就是所谓的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3度左右,这是照片的透视是最接近人类眼睛。片幅不同,标头的焦距也是不同的。135片幅的标准镜头在50mm左右,120的6*6标头焦距在80mm,300d的标头在50÷1.5=33mm左右,纪实类的照片使用标头可以忠实的记录你看到的东西,所以纪实摄影大师们大多喜欢使用标头,比如法国摄影泰斗布勒松。
当焦距小于标头的时候,镜头可以记录更大视角的影像,所以称为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透视是被夸张的,近大远小的规律在广角镜头下近的更大,远的会更小,尤其在风光摄影中可以得到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一般中焦镜头的变形最小,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所以人像摄影是中焦最擅长的,一般标头的1.5~2倍的焦距运用于拍摄全身、半身的照片,大于2倍的镜头多用于拍摄特写,镜头里被人称为“人像王”的几支镜头都出现在这个焦段。
大于标头焦距2倍以上的镜头称为望远镜头,顾名思义,望远镜头就是可以实现“望远”拍摄,多用于体育、动物等拍摄,风光片中望远镜头的应用可以使景观的远近透视被压缩。
镜头焦段的合理分布:
爱好实纪类的朋友:
变焦派
15~35的焦段是首选+35~70或35~105的镜头已经可以应付99%的场合
定焦派:
17mm左右的焦距应付广角应用,50mm和180mm不多说了,定焦的经典,凡是50mm和180mm的定焦都是绝对好头。50mm正好应用在人像,180mm长焦应用。
佳能50MM F1。8标头
变、定焦结合:
15~35的焦段+135mm中焦。人像实纪2不误
兼顾微距的话
15~35的焦段+适马105mm微距也不错(没有钱的可以考虑适马的50mmf2.8 Macro)
腾龙sp90微距
爱好人像类的朋友:
变焦派:
小小白、小黑、小钢炮之类的都可以是首选。或选择35~105(135)焦段也可以兼顾其他题材,也不错。
佳能小小白
定焦派:
50mm不可以不选,有钱的可以再考虑135/2.8 带柔焦的,拍mm最好了。
变、定结合:
50mm+小黑,可以应付任何的人像了。
我所推荐的镜头焦段合理分布 二
微距、静物摄影爱好者:
首选是微距镜头,而且俗话说“微距无弱旅”所有的微距都是相当优秀,哪支便宜就选哪支吧,我们毕竟是业余的。喜欢变焦的就再加一支15~35焦段变焦,喜欢定焦的就搞一支廉价点的15~20mm定焦吧。可以应付其他题材的拍摄。
野生动物、鸟类摄影:
这类摄影偏重中长焦镜头的选择。有几种不同的配置。
中变焦+增倍镜。增倍镜会降低画质,这是肯定的,但我们业余的玩家不可能配备类似300、400mm的大炮,价格暴贵不说,就是它的体积和重量就难以承受。所以增倍镜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与消费dc的前置增倍镜不同,slr的增倍镜是后置式的。这种设计使得增倍镜还担负了镜头与机身数据交换的任务,所以增倍镜一般只能选择原厂的而且价格比前置增倍镜会贵出许多,当然成像质量的损失也比前置的少的多。后置的增倍镜同时还会降低有效光圈,这和倍率成正比,就是放大倍率为1.4的实际有效光圈缩小一挡,类似倍率在2x的就是2挡。所以选用镜头要注意,如果你选用的镜头长焦端的最大光圈是5.6,在使用2x增倍镜后你的实际光圈最大只有11,还要配合高速快门拍摄动物几乎是不可能的。
100~300mm镜头,300d的朋友仅有2个选择:原厂的100~300mmf5.6L和图丽的100~300mmf4。前者的af速度会快一点但贵许多,后者可谓是图丽最有名气的变焦镜头之一了,成像在同类镜头里口碑相当的好,阿莫也用过,f4的恒定光圈在结合增倍镜后的光圈也不会一点也没有实用性,缺点是由于款式有点老,所以对焦速度会慢一点。
死硬的定焦派:
其实阿莫是定焦派的,结合300d的1.5系数,一支180(200)mmf2.8定焦镜头+2x增倍镜,合计焦距在540(600)mm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而且定焦在对焦速度、便携性、手持性方面都是占优的。
镜头的资金投入的比例。在fc的slr,镜头投入的比例至少应该是1:2,合理的比例应该在1:1以上。dslr机身会贵一点,大家可以参考同档次的fc类比换算比如我觉得300d的镜头投入预算应该在3500以上才算合理,至少应该有1700的预算。
最后关于镜头,如果你原来有胶片slr,就结合你已经有的镜头吧,关键看在广角是否还有补充的需要,毕竟135幅面20mm一下焦段的使用场合不多,这种镜头拥有的人也有限。
谈谈DSLR和消费级DC使用上的差别
好了说了这么多镜头的选择,毕竟镜头的选择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上面只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阿莫西林毕竟不是西平英生,下面我们还是说说dslr和消费级dc使用上的区别。
以前消费级镜头最大通光口径动辄f1.8、2.0、2.8,由于资金原因大多数业余玩家还玩不起slr的如此大光圈的镜头,尤其是对喜欢变焦的朋友来说,slr已经很笨重了,还有额外的机震,小光圈镜头肯定会带来不少的麻烦。学会在昏暗条件下正确的对焦,是必修的科目,因为此时的AF很可能不管用,这时镜头的所谓“手感”就变得重要了,一般原厂的镜头手感会好一点。当然也有例外,许多佳能的业余级EF镜头手感很差。至于对焦本身没有什么技巧,就是要多练。还有就是多用脚架。
取景,特别是用消费级dc入门的朋友要注意应该慢慢习惯用眼平取景器,再像以前一样任何场合用LCD取景,不说别的,笨重的机身会使你没有多少照片拍摄清晰的。原因是这种握持方式无法达到完全的稳定。再说目前的DSLR由于光路设计,也不能用LCD取景。
外闪,有钱的用原厂,没钱的用国产兼容的型号。但是既然dslr了闪灯就该买至少指数30(iso100)的型号,否则对你的帮助不大。名词解释:指数-在相同的ISO下指数=光圈值×距离
三脚架,很多人忽视的问题
三脚架,很多人忽视的问题:
dslr使用的脚架可不是以前消费机可以使用的那种火柴棒一般的脚架。用过slr的朋友都知道就算是最高级的slr的帘幕快门,它工作时候的“动静”比任何的消费机大的多,劣质的脚架不但不会减小这种震动,有些情况还会把这种震动放大!
真的不是我耸人听闻。无忌上的魔鬼辞典里是这样描述三脚架的:三脚架——传说中买到第3个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东西。阿莫西林的悟性不高所以现在有5个三脚架。就连网友“偷天陷阱”推荐的那几款相对“重型”的在使用135以上长焦的时候也不适合使用。
看看他的精华文章吧。据他测试,在40m左右的景物“……我老婆若米在机位按动快门,基本上每个脚架都有3厘米左右的晃动产生,最后都回复到了原点。这个说明晃动主要是机震造成的。……”如果我使用长焦拍摄40m以外的夜景,使用B门,机震造成了景物有3cm的晃动,拍出的照片放大到原来实景的1/30大小那么所有的线条变成宽1mm的虚影,你说是否可以接受?
呵呵,当然这样的极限情况不多,不过就是这3cm的差距使得高级脚架的成本增加的很厉害。如果阿呆用捷信做相关测试结果呢?个人认为slr类相机脚架至少要到曼富图190pro+308云台的配置才勉强够用!还是像配镜头一样slr的总开销和三脚架的花费的比例应该大约在3:1~5:1左右自己盘算吧。
三脚架使用技巧浅谈。
快门线、遥控、自拍。使用三脚架还用手来按快门?如果你经常使用B门的话,使用快门线吧!这是必须的。如果拍摄不会动的静物用自拍也可以。
中轴,中挡三脚架的质量差异有50%是出在中轴上,就算是最顶级的捷信,专家也建议能不用中轴就不用中轴的,小偷的测试的脚架的晃动如此可怕也就是由于中轴被这个家伙升到了最大。
关于滤镜、遮光罩和包包
滤镜的选择应该结合镜头的组合配置,当你在为slr配置镜头的时候有一个新手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滤镜口径。
以前的消费dc只有一支镜头,没关系,想怎么配就怎么配,想配多少就配多少,但是当你拥有3支以上的镜头的时候,难道你还会为每一支镜头配全一堆滤镜?而且slr常常会使用大口径的滤镜,这种滤镜本身就比原来那些小口径的贵出许多。所以配镜头的时候就考虑滤镜口径的兼容也非常重要,大多的原厂镜头他们的口径都尽量的统一的,付厂就不一定了。还有一个方案就是考虑用高坚的滤镜体系,不过感觉也绝对不便宜。
最后,就是遮光罩,slr的镜头口径大,所以镜头“吃光”会相当的厉害,哪怕消眩光最好的徕卡定焦,拍摄的时候也应该避免吃光的。
说道这里顺便说一下,居然有朋友认为300d比sony828廉价,好像828买1w就一定没有市场。我怎么一点也没有觉得?300d 8xxx元+镜头2支少说也要3500元+脚架、云台1xxx+外闪,就算国产的兼容eos的吧6xx元。滤镜至少也比一支镜头的多出30%的开销。
包包,slr+镜头组+外闪+一堆滤镜……,没有一只好的包包怎么行?
原则1、好背,出门旅游用双肩背的,可以腾出手爬山涉水,而且双肩不容易累,缺点是拿取器械不方便;其他情况用单肩的挂在肩上随时收放十分方便。
原则2、挑选防水、防震的设计。高级的摄影包有的夹层会有木板甚至薄钢板,内部的避震海绵也非常到位。
原则3、设置合理,实际容量大。选购的时候可以带上机器实际试试。
一般我们会考虑配备2~3个包,一个小包可以容纳一机2镜加外闪就够了,一般选单肩的,参加朋友郊游、聚餐等够了。还有一只大包,要双肩的,要多大就看你出游要带多少东西了,这样出门旅游很方便。
手累了,不多说了,反正slr就是意味着花不完的配置开销,重的多的负担,当然还有好的多的画质,在没有专业级的轻便旁轴dc出来的时候,要画质只有承受负担,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引用一句名言:让一个男人倾家荡产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台相机。但即便如此也应该计算清楚总的预算,就像考虑消费dc预算的时候必须把CF卡考虑进去一样。最后祝大家玩的愉快,无论你用300d还是廉价的FZ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