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TCL集团与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总投资达245亿元的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项目启动,意味着我国内地率先诞生具备TFT-LCD彩电产业链全制程的企业,从而有利于改变内地彩电企业“缺芯少屏”、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也意味着深圳甚至珠三角地区平板显示产业的升级已吹响了号角。
实际上,在上世纪末错失向TFT-LCD及时转型之后,深圳市2005年开始加大扶持发展平板显示产业的力度,对液晶前端工序、设备制造、超薄玻璃、彩色滤光片、液晶模组、偏光片、背光模组、光刻胶等项目的建立都给予了贷款贴息、水电补贴、用地等方面的优惠,使深圳依托珠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开始在大尺寸液晶电视模组、背光源、掩膜板、偏光片、触摸屏、驱动电路等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
平板显示上游领域由于投资高、风险大、壁垒厚,使众多企业难有作为。不过随着我国内地液晶产业格局的新变化,一批企业开始进入液晶显示产业的中上游,比如夏普与熊猫集团在南京建液晶面板6代线及8代线,三星在苏州建7.5代线,LG与广州市政府签署了建设8.5代线的协议,京东方在北京投建8.5代线等,彩虹进入液晶玻璃基板领域,深纺织介入TFT-LCD用偏光片项目等。
在我国内地平板显示产业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足鼎立的格局当中,广东一度相对较为滞后。不过在2005年,广东省政府决定投入39亿元资金支持32个平板显示项目的发展,分为液晶电视、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和创新体系三类,TCL、创维、康佳、海信、帝光、南玻、宏威、彩显、信利等一批企业在彩电整机一体化、背光模组、OLED材料及设备方面的研发及产业化得到资助。
根据发展目标,2010年广东省平板显示产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形成上中下游配套齐全、全球重要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实际上,珠三角地区产业链有一定优势。资料显示,目前珠三角地区已能生产部分LCD液晶制造设备,包括玻璃切割机、偏光片切割机、灌晶机等单台设备,以及可以生产成套的TN用清洗等前段设备和对摩擦线、板线等要求更高的设备。
整个珠三角地区已能完全实现ITO导电玻璃本地配套,深圳南玻的ITO溅射镀膜设备、深圳豪威开发的TFT薄膜沉积设备、中导半导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大型液晶显示屏检测设备等,甚至出口供应日本的一些LCD生产企业。
在偏光片方面,目前主要有深纺织旗下的盛波光电,批量供应TN用偏光片和部分超扭曲向列(STN)用偏光片,并开始发展大尺寸TFT-LCD用偏光片。在TFT掩膜板方面,深圳清溢投产第5代TFT用掩膜板生产线,莱宝高科、南玻和比亚迪均已开始批量生产彩色滤光片,深圳帝光则在背光模组方面颇有名气。这些产业链中上游的企业脱颖而出,使得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在平板显示领域的产业优势将更加突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