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标准/性能全面晋级 AMD 890GX首测

互联网 | 编辑: 吴俊杰 2010-03-02 06:35:00原创 返回原文
   

板载HD4290 890GX万众期待中发布

 

还记得2009年8月1日AMD 785G芯片组发布的盛况,厂商、用户和媒体三方观望,在这一刻AMD的集显芯片组成了所有目光关注的焦点,而今天AMD方面将再一次发布更新一代板载显示核心的芯片组,而这款芯片组系列产品将正式由7系进入8系的时代,而7系第一款产品的发布距今已经过去了两年之久——我们等待的时间足够长了。

南桥方面,新的SB800系列南桥芯片的技术指标上赫然写着支持SATA3 6Gbps的全新传输技术——这一次,AMD将带领整个行业率先进入SATA 6Gbps的新传输时代。

北桥方面,虽然785G所板载的已经是HD4000系列显示核心,但AMD还是将板载了HD4200的785G定位到了7系而非8系产品序列之中,这一方面说明了AMD的谨慎,另一方面也说了AMD对8系列集显芯片组的要求之高,所以这次的890GX芯片组发布可谓是万众期待的大事件。在此,PCHome硬件中心也是第一时间对890GX芯片组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并将第一手的评测信息带给所有关注AMD 890GX芯片组的网友。

 

对比往昔 890GX强在何处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板载显示核心芯片组的发布是AMD在2009年8月1日的785G芯片组发布,当时首批流出的785G北桥芯片上还印有RS880的标示,不过随后AMD方面即出面辟谣称这一批的RS880将被命名为785G芯片组,而RS880只是其研发代号而已。现在890GX又跟随着新年的脚步款款踏来,相信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对新的890GX相比早前的785G芯片组到底强在何处而产生兴趣,890GX内嵌的板载显示核心为HD4290,和HD4200一样同属于HD4000系列显示核心的HD4290也同样提供了DirectX 10.1的支持,而其默认的显示核心频率更是设定在了700MHz的高频率下,而同时其也加入了40个流处理器、8个纹理寻址单元、4个纹理过滤单元和4个光栅化单元,并提供了对新一代硬件解码技术UVD2.0的支持。

890GX相比更远一些的780G和790GX芯片组又有和不同呢?相信下面的表格能够直观地告诉你这四款芯片组的区别和延续。

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之前来说,890GX提供了高达700MHz的核心频率以及对新一代HD5000系列显卡的Hybrid SLI支持(HD5450),当然AMD推出的最新SB850南桥所提供的SATA3 6Gbps传输标准的支持也是890GX与此前集显芯片组的最大区别。

 

率先支持SATA3 SB850傲视南桥群雄

 

目前计算机的瓶颈在哪里?CPU早已经突破了3GHz的频率大关,而内存也早已进入了DDR3的高频时代……这些都不构成瓶颈,事实上真正的瓶颈来自于硬盘的传输速率,而想要改善这一瓶颈则只能从主板上的接口速率和硬盘本身的传输速度下手,虽然两者同时进行是最佳解决方案,但往往硬件的更新都是由芯片级厂商来带动的,所以芯片组方面理应是第一时间让自家产品支持新传输技术。

相信所有人对1月8日发布的Intel H55芯片组都记忆犹深,作为Intel第二款采用单芯片架构设计的芯片组,其和具备跨时代意义的32纳米处理器一同发布但却并未带来传输接口的跨时代变革,这很难让人接受。步入2010年,AMD的新8系南桥芯片却将这一技术变成了现实。

其实目前SATA3的存储设备已经开发了出来,Seagate等一批存储厂商的SATA3设备已经整装待发,一旦SATA3接口普及,那么SATA3设备的普及将不再是镜花水月。

 

同样DX10.1—890GX板载HD4290

 

AMD的HD5000系列显卡率先提供了DirectX 11的支持,其前代产品HD4000系列则同样是率先提供了DirectX 10.1技术的支持,而我们手中的890GX芯片组所板载的HD4290显示核心也隶属于支持DirectX 10.1 API的HD4000系列——这一点和之前的HD4200板载显示核心是一样的。

DirectX 10被集成在Windows Vista,而Mircosoft则在Windows Vista SP1版本中加入了DirectX 10.1版本,正如以前的DX版本一样,DX10.1也是DX10的超集,因此它将支持DirectX 10的所有功能,同时它将支持更多的功能,同时在处理相同的3D任务时DX10.1能够带来比DX10更高的效率,在处理同样的3D画面的时候能够带来更高的帧数,这就意味着性能方面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有一定数量游戏提供了DirectX 10.1的支持,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款是《鹰击长空》,我们也将在下面的测试中涉及这款游戏。

在性能方面,DirectX 10.1将支持多核系统有更高的性能。而在渲染,反射和散射时,Direct3D 10.1将减少对API的调用次数,从而将获得不错的性能提升。其他方面,DX10.1的提高也不少,包括32bit浮点滤波,可以提高渲染精确度,改善HDR渲染的画质。完全的抗锯齿应用程序控制也将是DX10.1的亮点,应用程序将可以控制多重采样和超级采样的使用,并选择在特定场景出现的采样模板。DX10.1将至少需要单像素四采样。

DX10.1还将引入更新的驱动模型,WDDM 2.1。与DX10的WDDM2.0相比,2.1有一些显著的提高。首先是更多的内容转换功能,WDDM2.0支持处理一个命令或三角形后进行内容转换,而WDDM2.1则可以让内容转换即时进行。由于GPU同时要并行处理多个线程,因此内容转换的即时性不仅可以保证转换质量,还可以提升GPU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另外,由于WDDM 2.1支持基于过程的虚拟内存分配,处理GPU和驱动页面错误的方式也更为成熟。

 

UVD2依然支持—高清解码能力依然出众

 

我们在对比表格中就已经看到了新的HD4290显示核心将依然提供AMD UVD2(Unified Video Decoder 2)的支持。相比780G和790GX所支持的UVD技术,890GX的UVD 2.0技术能够更好地提供对H264、VC-1、MPEG等等主流编码格式视频的硬件解压支持,而更为令人心动是UVD2还支持低分辨率高质量转换为高分辨率的高清转化和像素修复功能,在我们将低分辨率的视频放大观看的时候这一技术能够有效修复视频的锯齿和模糊之处,这一技术有效缓解了目前显示器巨大化与视频分辨率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有效地改善了用户的观看体验。

上图是UVD2视频修复功能在发挥作用,采用大众化播放工具PowerDVD的时候建筑和字体会明显感觉到边缘锯齿与图像模糊,此时左边采用UVD2处理过的视频却在这些细节处有了显著的改善。

除了高清硬件解码技术之外,UVD2还提供了一些实用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比如上图中的画中画功能(Picture-in-Picture)就是其中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技术,这能够让我们同时观看两部视频节目而不会错过其中最精彩的部分。

 

板载显存已成标配 显存不再是瓶颈

 

一般来说集成显示核心的显存都是从内存中划出来的,显存的位宽和容量都受到内存规格的限制,如果用户采用的是DDR2-800的内存模组那么集成显示核心的显存频率也就是800MHz,这显然不利于显示平台性能的发挥,于是很早之前的老技术——板载显存技术被提了出来。新的板载显存能够为集成显示核心提供更高的显存频率和更低的存取延迟,而板载显存和共享显存的共同使用也让集成显示核心的显存容量不再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

早在780G的时代,AMD就率先引进了板载显示核心的技术,这让AMD在当时尝尽了甜头,而新的890GX芯片组当然不会抛弃这一优势技术,所以我们在本次送测的ASUS M4A89GTD Pro主板上也看到了这样一颗板载的显存颗粒。

通常我们可以在主板的BIOS设定中对板载显存(Sideport)和共享显存(UMA)的频率及容量进行调节,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只启用共享显存、只启用板载显存以及两者混合使用。如果用户的内存容量不是非常捉襟见肘的话我们建议用户选择板载显存和共享显存混合使用的工作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集成显示核心的性能。

 

测试平台软硬件构成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版Windows 7 Ulitmate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所有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7 标准”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以获得最平等的测试环境。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在测试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目前最新的1.53.1版的CPU-Z会将890GX芯片组识别错误。890GX北桥被识别为785GX,而SB850南桥芯片则被识别为SB750南桥,看起来这个问题是由于芯片型号太超前而CPU-Z官方组织还尚未更新所导致。

 

CPU-Z的截图出现了问题

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最新的CPU-Z确实在890GX系统中对硬件的识别出现了一些偏差,相信在下一版本的CPU-Z中将会解决这一问题——看起来硬件太过于超前在这种方面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进步 890GX基准效能测试

 

Everest(原名AIDA32),是一个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每一个方面的信息。支持上千种(3400+)主板,支持上百种(360+)显卡,支持对并口/串口/USB这些PNP设备的检测,支持对各式各样的处理器的侦测。目前Everest Home已经能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30种语言,而且经过几次大的更新,现在的Everest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硬件测试能力,我们在这里所要使用的就是Everest的内存和缓存测试项目,这项测试能够让用户直观地看到自己平台的内存及缓存带宽性能和延迟。

ScienceMark 2.0是一款通过运行一些科学方程式来测试系统性能的工具。主要用于桌面台式机和工作站上测试内存子系统,同时也用于测试服务器环境中的读写延时,当然,它对内存的带宽及CPU与内存控制器之间的速度等也可进行测试,我们习惯用Sciencemark的总分来衡量平台整体的传输和运算效能,其子项目得分对于较为特殊的平台(瓶颈效应明显的平台)来说也具备不错的参考价值。

在基准效能的测试中,我们看到了890GX相比之前集显芯片组的进步,领先幅度确实很细微,但基准效能本就是难以大幅度提升的。

 

3DMark03理论性能测试

 

作为一款最新的显卡测试软件,3DMark03针对显卡提供了四个Game的测试。第一项测试为Wings of Fury这是一个基于DirectX7的测试,使用了vertex shaders 1.1。第二和第三项测试分别为Battle of Proxycon和Trolls Lair这两项测试是基于DirectX8的测试,使用了pixel shaders 1.4和vertex shaders 1.1。第四项测试为Mother Nature,这个场景基于PixelShaders2.0和Vertex Shader2.0引擎,真实的模拟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虽然3Dmark 2003这款工具已经比较老了,但由于我们在这里进行的是板载显示核心的性能测试,相对来说其性能还比较符合3DMark 2003的定位。

新的芯片架构也带来了更好的性能,虽然890GX和790GX的核心频率都是700MHz,但890GX在同样的测试中依然带来了差不多4%的性能提升。

 

3DMark05理论性能测试

 

3DMark05提供了对微软DirectX 9.0C的支持,所以完全支持Shader Model 2a、2b、3.同时加入的更加详细显示控制面板,可以使用户对测试进行更为详细的画面控制。3DMark05还使用了全新的更为类似游戏的3D引擎,使测试更接近于正常的游戏运行。它包含了三个全新的测试场景,分别为:Return to Proxycon、Firefly Forest、Canyon Flight,通过这三个场景的测试便可以得出分数。

同样的,3DMark 2005虽然年代比较久远,但结合板载显示核心来进行测试还是可行的,并且我们还能够让手中的HD4290同之前的独显进行比较。

3DMark 2005是AMD的优势项目,在这里890GX同之前的790GX跑出的得分很接近。

 

3DMark06理论性能测试

3DMark06主要使用最新一代游戏技术衡量DirectX 9级别的3D硬件。此前的3DMark都是随着新版DirectX和新一代硬件的发布而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3DMark对最新硬件性能的充分挖掘。DirectX 9级别的硬件已经遍布高中低各个领域,因此3DMark06终于可以完全利用DirectX 9的特性。事实上,3DMark06所有测试都需要支持SM3.0的DirectX 9硬件,不过只支持SM2.x的硬件也可以运行大部分测试。

3DMark是一款完全基于DirectX 9.0的测试工具,其对系统的性能要求还是非常高的,而在大多数用户心目中3DMark 2006始终是权威工具,所以在这里使用这款工具进行理论3D效能的测试无可厚非。

在3DMark 2006的测试汇总,由于数字较小,所以领先的幅度也很不明显,但这里890GX却依然得到了超过2100分的好成绩,这一成绩相比790GX的得分领先了5%左右。

3DMark Vantage测试

 

3DMark Vantage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并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和PCMark Vantage一样,新3DMark也改变了命名方式,不再以年份做结尾,而是同样使用了一个意为“优势”的单词。和3DMark05的DX9专用性质类似,3DMark Vantage是专门为DX10显卡量身打造的,而且只能运行在Windows Vista/7操作系统下。

3Dmark Vantage包括两个图形测试项目、两个处理器测试项目、六个特性测试项目。图形和处理器测试项目都是全新制作的,其中前者借助DX10显卡的新技术和高性能打造了绚丽逼真的视觉特效,后者还特别加入了对人工智能(AI)和物理加速的专门测试。3DMark Vantage的另一个全新特性是引入了四种不同等级的参数预设(Preset)。此前的3DMark在得出最终结果的时候都只有一个简单的分数,而3DMark Vantage按照画质等级划分成了入门级(Entry,E)、性能级(Performance,P)、高端级(High,H)、极限级(Extreme,X)四类,得分表达方式也改成了字母加数字的组合形式,从而更细致地反映系统性能等级,可以更对位、更公平地进行比较,当然,考虑到我们本次测试对象的定位,我们将选择入门级(Entry,E)的测试分档进行测试。

我们在考虑过之后还是决定将3Dmark V的测试放进文章当中,在这一项目中890GX的表现也很不错。

支持DX10.1 鹰击长空性能测试

 

《Tom.Clancys.H.A.W.X》由Ubisoft的Bucharest Studio负责开发,玩家可以在游戏中驾驶超过50种飞机进行空战.游戏的背景时间设定在2012年,那时的世界正越来越依赖于私人的军火公司(PMCs)。随着PMCs逐渐强大,世界正走向全球冲突的悬崖。这听起来好像是个足够充分的理由让玩家跳进自己的战斗机去干掉那些坏蛋。HAWX提供了名为“强化真实系统”(ERS)的特性,该系统甚至能够让一般的飞行员感觉像是Iceman。这款游戏能够支持DirectX 10.1超集,也是为数不多的支持DirectX 10.1的游戏之一,对于支持DirectX 10.1 API的HD4290来说这款游戏称得上是其优势项目。

得益于DirectX 10.1的支持,890GX板载的HD4290显示核心在DX 10.1游戏《鹰击长空》中的性能表现相当不错,超过50帧的FPS完全可以让玩家畅快地体验游戏了——当然画面设定还是要低一些。

 

提升10% 生化危机5性能测试

 

《生化危机5》的故事是在一片酷热沙漠中的无名小镇上展开的,根据竹内润的介绍,这个地区发生了类似种族冲突的纷争,居民们情绪激动且各种暴力事件频发。与真实世界中发生种族冲突乃至仇杀的地区一样,这里充满了混乱,社会失去了本来的秩序,正义和邪恶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我们的主人公克里斯,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前往这个充满动荡的地区展开调查的。 基于DirectX 10.0 API的全3D特效的《生化危机5》这款游戏对内存和显卡的要求都相当高。测试采用800*600分辨率,画面特效为默认,运行三次游戏Benchmark程序并取最佳成绩。

在低画质和低分辨率下,890GX在《生化危机5》的Benchmark中得到了超过30帧的成绩,这一得分刚刚超过了流畅运行的基本及格线。

 

提升12% 街头霸王4性能测试

 

CAPCOM的2009年度大作《街头霸王4》(Street Fighter IV)于2009年2月12日正式发售,可惜CAPCOM旗下产品更为重视游戏机平台,而PC平台被延期至2009年7月2日。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的玩家来说,他们已经等得迫不及待,老早就手入PS3游戏主机,先睹游戏风采,但对于大多数国内的玩家来说,PC版才是最终的选择。《街头霸王4》支持DX9 API,对PC硬件性能的要求并不是很严苛,主流级别的硬件即可比较流畅地体验游戏。

我们的测试采用800*600分辨率,画面特效为默认,运行三次游戏Benchmark程序并取最佳成绩。

《街头霸王4》的测试中890GX获得了34帧的成绩,这比此前我们在790GX上得到的成绩快了接近2帧,提升率相当不错。

 

集显核心超频尝试 900MHz轻松达成

 

板载显示核心也能超频?这可不是玩笑,事实上AMD对于这方面频率的调节还是相当开放的,我们手中所拿到的这跨华硕M4A89GTD PRO主板就在其BIOS选项中提供了板载显示核心的调节。当然还不仅仅是这些,这款主板还同时提供了板载显存的频率调节和板载显存的电压调节设定,如果对芯片体质有信心的用户完全可以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将显示芯片超频使用,当然这也同样适用于板载显存。

板载显示核心的超频调节选项

890GX所集成的HD4290板载显示核心默认就具备700MHz的高频率设定,而主板本身则提供了从400MHz到1500MHz的逐兆调节功能,我们在BIOS中先将HD4290显示核心的核心频率调节至900MHz,看看结果会是如何。

900MHz显示核心频率成功达成

超频成功!我们成功地在900MHz显示核心频率下进入系统之中,在启动过程中未见任何问题,而接下来我们将在900MHz的高频率下进行所有3D显示类项目的测试,看看超频之后的平台能有多少提升。

 

提升10% 3Dmark03超频对比测试

 

结果是令人吃惊的,超频到900MHz的HD4290表现出了大幅度的性能提升,相比默认的成绩提升了差不多10%的性能。

 

提升11% 3Dmark05超频对比测试

 

在3DMark 2005测试中,超频到900MHz之后的890GX再次获得了11%的性能提升。超过5000的总得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上一代入门级独立显卡的性能。

提升15% 3Dmark06超频对比测试

 

超频到900MHz之后,890GX在3DMark 2006中的测试总分已经突破了2400分,这一成绩已经接近上一代入门级独显的得分。

 

提升20% 3Dmark V超频对比测试

 

最为惊人的还是3Dmark Vantage的测试,达到3728分的890GX相比之前默认状态的3198分,差不多得到了20%的性能提升,成绩提升的幅度很惊人。

 

提升9% 鹰击长空超频性能对比

提升10% 生化危机5超频性能对比

 

提升7% 街头霸王4超频性能对比

 

混合交火技术成熟 集显+独显成亮点

 

令人高兴的是890GX依然延续了对混合交火技术的支持,被命名为Hybrid CrossFire的这项技术能够支持板载显示核心同独立显卡之间的交叉火力连接,在进行3D渲染的时候能够互相协作,而独显和集显之间互助也能够得到大大超过两者本身的高性能。

不过在进行混合交火之前我们还是要进行一些准备,一块ATI HD5450独立显卡是必须的,因为目前AMD放出的890GX混合交火支持中最佳的选择正是HD5450,然后我们需要在BIOS中进行一些设定:

这里设定为Coarse

显示序列设定为IGFX优先

设定完毕之后进入系统,此时显示器的接口是接在HD5450上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设定完所有的BIOS项并保存重启之后如果显示器接口是接在HD5450上的话我们是无法看到系统自检信息和开机画面的,但在进入系统之后HD5450会正常显示画面。

在驱动中将CrossFire打开

最后一步是在驱动中将CrossFire功能开启,在勾选上之后你的显示器会进行3至5次的闪烁,不用紧张,在闪烁之后混合交火功能就成功开启了。

 

提升82% 3Dmark03混合交火对比

 

提升44% 3Dmark05混合交火对比

 

提升90% 3Dmark06混合交火对比

 

提升25% 3Dmark V混合交火对比

 

提升40% 鹰击长空混合交火对比

 

提升59% 生化危机5混合交火对比

 

提升61% 街头霸王4混合交火对比

 

占用率不超5% UVD2高清硬件解码测试

 

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编码格式不外乎H.264、VC-1以及MPEG-2这三种,根据AMD UVD2的技术指标来看,其百分之百解码主流格式编码应该是毫无问题的。高清测试的播放软件方面,我们选用了Cyberlink的PowerDVD 9,就播放DVD光碟来说这可以说是一款操作非常方便的入门级高清播放软件了,但如果是播放视频文件的话,那么它的优点和缺点就同样明显了:优势自然是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缺点就是无法载入无法载入字幕文件。

PowerDVD 9

在开始播放之前记得打开硬件解码选项

1080P/MPEG-2视频:《先锋演示Demo》

1080P/VC-1视频:《魔力女战士》

1080P/H.264视频:《X-战警3》

视频播放测试中,890GX的表现不错,从CPU的占用率曲线就可以看出UVD2.0在发挥应有的作用——硬件解码基本是不会让CPU有什么负荷的,在播放期间CPU的占用率一直保持在5%甚至更低,这基本就是播放器在使用CPU资源而造成的系统占用率,视频解码本身完全不会对CPU造成任何负荷,我们完全可以在播放高清视频的同时执行其他任务。

 

志向未来 领潮集显发展趋势

 

作为第一款以8系列芯片组面目出现在众人面前的产品,890GX的性能表现令人基本满意,而同样的:第一款原生支持SATA3 6Gbps的芯片组的身份也已经足够让890GX赢得用户和对手的尊重,而890GX也正是因为其跨时代的创新技术而注定载入史册。可以说890GX是AMD 8系列芯片组的探路先锋,但在拥有了HD4290和SB800南桥这两大武器之后,这个先锋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了。当然,对于用户来说,多一款性价比足够高而功能又丰富的产品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这意味着新一轮的竞争即将开始——当一方推出更令人关注的产品时竞争的一方自然也会紧张起来用相应更好的产品来应对,而用户也能够因此得到更强的产品及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不管怎么说,良性竞争才是用户最希望见到的局面。

其实890GX的诞生更多地在面对未来,SATA3 6Gbps接口虽然被一致叫好并被广泛关注,但外接设备的稀缺却令其叫好却并不叫座,不过我们相信新的传输标准和新的硬件设备必定会普及下去,SSD和机械硬盘的战争也应该在SATA3传输标准上得出结果了。无论最后谁是赢家,相信890GX都会笑着去迎对,因为先机已经占据。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