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MP3销量下跌和品牌锐减是品牌厂商的机会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6-07-24 00:00:00转载-投稿

电脑商情报消息,据调查资料显示,今年3月以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MP3市场表现低迷,销量持续负增长,其中,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4月份总销量仅为16万台,

要闻回顾

电脑商情报消息,据调查资料显示,今年3月以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MP3市场表现低迷,销量持续负增长,其中,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西安)4月份总销量仅为16万台,已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整体下降幅度超过20%。MP3销量跌入谷底的同时,MP3品牌数量也在急剧减少。据记者调查到的数据,2005年,国内MP3市场品牌数量曾一度达到630个,而如今在市面上,所有的MP3品牌加起来还不到100个,国内MP3品牌数量减少达六成以上。

易观分析

国内MP3市场销量下跌和品牌数量大幅减少,是国内MP3市场逐渐向规范化市场发展的正常反应。当然这种规范化的趋势,是以MP3市场可攫取的利益迅速降低为主要推动力的。

国内MP3市场在启动初期,就由于技术门槛的过低,导致众多只为短期利益而生的小企业大举进入。从根本上形成了MP3市场以低价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格局。近于畸形的价格战,使得MP3的利润迅速下降,也使得众多的品牌厂商难以迅速扩大自身所占的市场份额,国内MP3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极度分流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属于潜在用户的一部分低消费能力人群,被提前且快速的激发出来,从而导致MP3市场的过度发展。这种过渡发展,将MP3市场本应逐渐扩大的消费人群提早消耗,潜在用户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跟不上市场对于其消费能力的消耗,这就必然会导致一定时间的销售淡期,也就是目前MP3销量大幅下降的时期。由此而引发市场可攫取利润的大幅下滑,也使得众多着眼于短期利益的小厂商开始退出市场,以重新寻找有利可图的市场,这是MP3品牌锐减的原因所在。

易观国际认为,MP3市场目前销量下降和品牌锐减的现状,对于以品牌建设和长期利益为主要目标的厂商是有利的。随着引起畸形价格战的小企业的退出,MP3市场的发展会逐渐走向规范化,同时经受低价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到位等缺点影响的消费者,也会将眼光逐渐转向信誉度高、售后服务好的品牌产品。

从市场发展来看,尽管有MP4、音乐手机等产品的替代性竞争,MP3市场依然有一定的开发空间。在这个大前提下,市场上的品牌厂商应加强品牌信誉、售后服务、产品功能创新等方面的建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MP3市场的潜在利润。

易观观点

据《易视界—消费电子》分析认为,销量下降和品牌减少对国内市场MP3品牌厂商有利,尽管替代竞争品较多其利润率较低,但国内MP3市场依然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品牌厂商应依靠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售后服务等开发MP3的潜在市场。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