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交友网站用幸福实践低碳经济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10-03-19 00:00:00转载-投稿

爱情和婚姻是艺术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但到达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的道路却不平坦。纵然浪漫如徐志摩,也曾决绝而无奈地表示:“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在寻找幸福婚姻的途中,低效的寻找会增加多少碳排放? “中国首席婚恋服务专家--百合网(www.baihe.com)”进行的“低碳爱情”主题大调查发现,在中国,仅“失恋者”一年就会多制造24.6万吨碳排放,需要221万棵30年生长期的冷杉树吸收一年才能消耗完毕。在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潮里,提升国人寻找爱情的效率,降低婚姻长征中的能源消耗,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日前,记者在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主办、百合网承办的“低碳爱情峰会”里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此次大会出炉了首个《低碳婚恋倡议书》,众多经济学家、婚恋问题研究专家、环保人士和婚恋服务专家就“低碳和婚恋”的关系展开热烈讨论,纷纷从不同的专业角度为“低碳婚恋”支招。

观察家指出,峰会首开爱情绑定低碳的先河,在“聚焦低碳经济”的后两会时期,势必要掀起一场“低碳爱情”的革命。不仅广大“剩客”会从中受惠,对于整个婚恋服务行业也有开创性的示范意义。

首个《低碳婚恋倡议书》出炉

在本次峰会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百合网联合发布了一份《低碳婚恋倡议书》,倡议书向正在寻爱、正在恋爱或者即将进入婚姻的人们建议--约会不讲排场,礼物不求奢侈,回归爱情的纯美,让爱情更环保。

百合网首席品牌官项建新告诉记者,之所以提出这个倡议,是因为婚恋既是两位当事人的私事,更是碳排放全局中的重要节点。据他介绍,婚恋过程中的消费规模庞大,狭义的婚纱、婚宴、婚戒等消费每年可达3000多亿;而广义的婚恋消费,例如买房、买车、旅游等,更是接近2万亿。如此巨大的消费量,蕴藏着同样巨大的“低碳”空间。低碳婚恋倡议书着眼于未来,提倡环保和绿色的婚恋模式,包括“低碳的爱情匹配模式”,“低碳的恋爱模式”和“低碳的结婚模式”。

“低碳的爱情匹配模式”指的是高效低耗的爱情寻找方式。“爱无定规,寻爱有道”,王先生对此深有感悟。过去两年,王先生在父母安排下相亲10次,都是吃了一次相亲饭后不了了之,再无后文。事后,王先生算了一笔账,治装费、餐费、鲜花费用再加上交通费的支出,每次相亲的投入高达千元,甚至数千元,转化为碳排放量,超过500千克。后来,王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采取线上交友模式,在深入沟通的前提下才开始见面约会,碳排放量大幅缩减。

“低碳的爱情模式”可以从爱情细节中管窥一斑。放弃豪华轿车的排场,选择单车约会;情侣之间赠送环保礼物,比如每天都用得上的环保筷;定情物是爱情树,通过共植爱情树,中和碳排放;与伴侣吃饭要打包,节约环保……恋爱过程中的低碳环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低碳的结婚模式已有不少先例。据报道,台湾荒野的保育部主任周东汉,结婚时,既不拍婚纱照也不寄实体喜帖;台湾奇美总座的公子结婚,为每位宾客都种下一棵树,借以中和婚礼过程中的碳排放;东京办婚礼要交8美元二氧化碳减排费,主管机构认为一场婚礼排放了约2吨的二氧化碳,要向专门从事‘碳中和’的机构支付8美元,而这笔钱将以植树等形式用在二氧化碳的减排上……这些婚礼虽然另类,但是符合环保要求,深入人心。

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蒂·比罗尔说:“到2020年,全球需要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而中国就将削减其中10亿吨。”项建新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全国单身者高达1.8亿,其中约75%的人有结婚意向,按照每个意向者受“低碳爱情”理念,在婚恋过程中减少1吨碳排放计算,总共可减少1.35亿吨碳排放。也就是说,仅仅通过低碳的婚恋行为,就有可能完成中国2020年碳排放任务的13%。

专家解读:越幸福越低碳

幸福不仅是种感觉,也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同时还是减少碳排放的法宝。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秘书长樊爱国对比了不同年代人的爱情观,上世纪70年代的情侣到北海公园约会,现在的情侣深陷物质的漩涡,不仅增加了碳排放,还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经济学家赵晓以已婚人士的经验说,“想让你的配偶开心,你可以给她买一辆车,也可以去关心一下她的父母亲,后者的效果可能比买一辆车更好。并且用感情的方式以心换心,而不是用物质的方式,还可以减少碳的排放。”谈及碳排放量颇高的婚礼时,赵晓认为,比隆重的婚礼更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是神圣的婚礼。

在传统的观念中,爱情通常跟鲜花、巧克力联系在一起,而婚礼必然要有象征永恒的钻石戒指。低碳爱情观则认为,爱情和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的感情火花的碰撞。性情是否相容,价值观是否匹配是稳定的爱情关系和婚姻关系得以长久维持的条件,豪华婚礼、贵重戒指虽然可以引来一时的艳羡,但是却不是婚姻长治久安的保证。低碳爱情观主动摒弃铺张浪费,还原爱情和婚姻的本质。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和谐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在刚结束的两会上,政协代表尚绍华联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建立离婚冷静期,培养婚姻咨询师》的提案,提议建立离婚冷静期,抑制冲动离婚。提案援引了上海市松江区民政局的案例,上海市松江区专门在婚姻登记处旁设立“离婚劝和工作室”,聘请“婚姻家庭咨询师”为想要离婚的夫妻提供咨询帮助,统计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夫妇愿意走进咨询室接受辅导,其中70%的夫妇最终被劝和。受益于“离婚劝和工作室”,今年上半年松江的离婚率首次出现负增长。

此前,百合网婚恋研究院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低碳爱情”主题大型调查,回收有效问卷近30万份,调查结果显示价值观的不匹配是导致离婚的最大杀手,6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观念不合,争吵不断是离婚的首要原因。离婚使一个家庭一分为二,住房、用电、用水等开支都增加近一倍,也就是说,碳排放量也将增加近一倍。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治国还向记者展示了婚恋过程中的“碳排放地图”。将恋爱、择偶过程中的碳排放一一拆解,他指出,经过“心灵匹配”的爱情,幸福感更高,更稳定,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因离婚或者不幸福婚姻而导致的高碳排放。例如,失恋中的男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男性会更多地抽烟酗酒,女性则常常会选择疯狂购物;如果婚姻中的双方幸福感不够高,也会倾向于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为方式。而逐年攀升的离婚率,直接拉高了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离婚分拆了现有家庭,使住房、交通等人均资源消耗量增加,如果离异双方再次择偶,那么每一次择偶过程,都将重复恋爱、婚礼中的高碳排放。与之相比,恋爱、婚姻幸福的人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婚姻更和谐。根据来自美国的一项数据证实,2005年一年中,已婚家庭比离婚家庭节省出730亿千瓦时的电、23732亿升的水,还能腾出3800万个房间。王治国认为,虽然中国还没有相似的统计数据公开,但可以想象,家庭观念极重的中国人,这项数据将更为醒目。

资深心理咨询师丁力呼吁人们回归爱的本质,那就是低碳爱情。她认为,乐观和积极的生活,就是要有一种氛围--不管他有没有钱,不管他给你什么样的礼物,而是在意一种很深的情感。

一场以“低碳”为名的爱情主题运动

从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中脱颖而出的“低碳”如何跟爱情进行无缝对接,实现碳排放的真实减少?项建新引用美国著名的民意调查专家马克佩恩著作《小趋势--决定未来变革的潜藏力量》里的理论,阐述举办低碳爱情峰会的初衷。他认为,召开研讨会,推出首个《低碳婚恋倡议书》是抛砖引玉的第一步,引起行业和用户的关注,促使他们思考并接受低碳爱情的观念是最终目的。

作为全国最专业最严肃的婚恋交友网站,目前,百合网的注册会员超过2000万名,每日活跃会员超过200万名,按照小趋势理论,如果有1%的用户经过宣传后接受低碳的概念,也就是说每天有固定的20000名会员会采取低碳婚恋模式,同时每天还会新增2000名低碳婚恋的粉丝。

项建新向记者介绍,除了发挥会员优势,加强宣传外,百合网还从上到下开展了一场“低碳爱情”运动,由内而外渗透低碳理念。

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来看,百合网的使命和低碳有天然的联系。通过“心灵匹配”,帮助亿万中国人拥有幸福的婚姻和家庭,宣扬的是幸福,采用的是现代心理学的方法,通过科学精确的配对,实现“越幸福约低碳”。

从服务的角度考虑,百合网表示将通过组织低碳风格的相亲活动和低碳的集体婚礼,推动了低碳婚恋潮。例如,选择符合低碳标准的材料、场地,在每个环节都遵循低碳要求。

在企业运营的层面上,百合网的管理运营全面启用低碳标准。节水、节能的要求被明确写进公司的管理制度,百合网要求员工随时注意关灯,控制空调的使用时间。对于在节能方面有创造性举措的员工,公司还会颁发节能创新奖,通过奖励措施,在公司内部推行低碳运营。“低碳”风已经开始抢滩婚恋服务业,但是项建新认为,仅仅依靠个别企业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低碳理念和生活真切地结合起来,要让低碳真正触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还需动员社会大众全员参与。为此,百合网将不遗余力地为“低碳爱情”摇旗呐喊。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