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游戏能否玩得动 i3 530三大游戏实测

互联网 | 编辑: 吴俊杰 2010-03-27 08:00:00原创 返回原文
 

不光只有独显可以玩游戏

2010年1月8日,Intel发布32nm新酷睿处理器,CPU和显卡首次融合……我们已经在1月5日发布了Intel即将在1月8日推出的新酷睿处理器的首测文章,在文章中我们全面地分析了Clarkdale的崭新架构,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测试和解析。通过我们的测试,相信网友们对Intel的32nm新品应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不过我们意识到之前的芯片级测试针对处理器的逻辑运算核心性能的照顾可能偏多,网友们对处理器的图形显示核心性能可能还不甚了解,所以我们将在此继续对Clarkdale处理器进行3D显示性能方面的测试。本次测试的主角将是游戏,我们希望通过三款较新游戏来对32nm新酷睿处理器的3D性能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估。

《鹰击长空》

《战锤40K:混沌再起》

《火炬之光》

i3 530领衔 测试平台构架

延续之前测试的操作系统,我们依然选择Windwos Vista SP2作为本次测试的基础操作系统,所有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Vista 标准”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以获得最平等的测试环境。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体验空战快感 《鹰击长空》流畅体验

这次的《鹰击长空》,虽然很多玩家觉得不如《皇牌》系列,而且其本身确实有些缺点,但是游戏整体的素质还是令人满意的,游戏中无论是画面的表现效果还是战斗的刺激火爆程度,都做的非常到位。游戏本身机体数量也令人满意,加之成功借鉴《彩虹六号:维加斯2》的经验值系统,也给能让不少玩家找到点“练级”的感觉。游戏本身故事非常接近现实,而且游戏中不乏五角大楼,亚马逊流域这些真实场景,给玩家一定的现实存在感。由于游戏中存在的一些敏感话题,所以小梦尽可能的省略了一些关于故事背景的内容,还望喜欢游戏的玩家自行去体会。游戏内容比起皇牌系列来也比较新手向,对于飞行苦手的玩家不妨尝试一下。

开场就达到51帧

云雾变多 帧数坚持不变

出现光影效果也有47帧

光影效果变多 帧数也有35帧

最终平均帧数 39帧

炮火纷飞 《战锤40K》混沌再起

  即时战略游戏《战锤40K:战争黎明2》英文版预定明年2月23 日上市。台湾代理商翎盛科技今日透露,《战锤40K:战争黎明2》正着手进行中文化,未来将推出中文版游戏内容,以便让玩家更深入掌握游戏内容。

  由Relic开发的《战锤40K:战争黎明2》采用 Relic 研发的 Essence Engine 2.0 引擎,强调画面或特效都较前代更加壮观。Relic 新放出的《战锤40K:战争黎明2》的游戏影片,让玩家一睹游戏中敌人的面貌。

游戏设定较低

近景能达到33帧

画面虽然较差 但至少能玩

近景33帧

最终平均帧数15帧

酷似暗黑3 《火炬之光》场景纵情奔跑

  《火炬之光》是一款以冒险为主题的动作类 MMORPG。在游戏中,冒险者将从 火炬之光这个城镇出发,进入附近山区寻找能给他们的武器提供能量,但同时却也危及他们性命的魔法矿石。游戏利用简单直接的操作界面,力求呈现出一个充满迅速火爆的动作体验,以及绚烂动人的游戏世界。

  游戏中有三种职业可以供玩家选择。一种是擅长近战的毁灭者(Destroyer),他残酷的手法可以轻松重击许多敌人;链金术士(Alchemist)可以召唤部下帮助他,并且远距离的杀死敌人;征服者(Vanquisher)是一名优秀的射手,她可以采用陷阱混淆敌人的视听。

游戏画面设定

进入游戏NPC较多区域 帧数46帧

打开任务界面 帧数直达66帧

副本中帧数也有64帧之多

即使在和怪物激烈战斗也能达到50帧

全文总结

早在整合主板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一位芯片厂商的高层说过这样一句话“整合显卡所做的只是让用户体验游戏而非享受……”原话可能会有出入,但意思却非常明确:整合显卡的定位决定了她不可能拥有媲美高端独显的性能。我们无法估测长远的未来究竟会怎样,但至少现在以及未来不短的时间内这一论调还是成立的,不过我们也可以理解这种现象——芯片的制造工艺在制约着集成图形芯片的发展;这并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短时间内确实无法做到。

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集成的图形芯片确实能够媲美当前的高端独显的话,那价格方面绝对就是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数字了,相信这样的产品即使出现也失去了原本存在的本意。目前来看集成的图形芯片性能还是不错的,能够体验最新的几款游戏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平台的价格其实也是新32nm酷睿未来的优势——试想:我们能够用购买集显的预算来享受Nehalem架构的超强运算性能以及智能CPU技术,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吗?

当然,我们依然坚信DIY在不断进步,而DIY的魅力就在于我们永远也不知道十年之后的PC会发展成怎样的形态,CPU和显示核心的结合只是第一步的变革。事实上,摩尔定律让我们相信2010年末至2011年CPU和显示核心会真正融合在一颗芯片之中,而性能也将会成倍提升,这一天值得期待。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