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斗恶龙怪兽篇Joker2》游戏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2010-04-30 12:00:00转载 返回原文

游戏名称: 勇者斗恶龙怪兽篇 joker2

游戏原名: ドラゴンクエストモンスターズ ジョーカー2

对应平台: NDS

游戏类型: RPG

游戏版本: 日版

发售日期: 2010-04-28

游戏容量: 128M WIFI: 支持

发行厂商: Square-Enix

官网网站: 点击进入

前言

SE的《勇者斗恶龙》系列出到如今已经走过20余载,其优秀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也是DQ开创了RPG新纪元。从1986年DQ1发售开始,各种设定逐渐形成一个RPG雏形,它从根本上脱离了ACT范畴,虽然贴图比较粗糙,可它已经明确了RPG基本要素,它为将来的日式RPG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在DQ系列红的发紫的历史必然条件下,各种各样的衍生作品出现在玩家眼里,本作DQMJ2,就是DQ外传性质的游戏之一,它和DQ正统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即是怪物同伴系统远远强于NPC同伴,怪兽在本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主要角色。

2006年发售的DQMJ1,都已经让玩家惊异于它的游戏性,也是很多玩家第一次接触DQM系列,其中怪兽育成系统让很多有收集癖好的玩家大呼过瘾,在前作光环的庇护下,DQMJ2将有怎样的表现?下面开始试玩评测~

  

游戏画面

从直观的第一印象来看,本作画面要比前作强挺多,至少人物比例更加适合NDS屏幕了,玩过前作的玩家都知道,虽然是全3D建模,但是立体感很差,人物总是处于飘忽状态。DQMJ2加强了人物建模立体感,色彩配置也更加凝重,从主角之间的区别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出来,这次的主角更加“实在”一点,还有一个方面可以从怪兽建模里看出来,前作最令人诟病的是怪兽出现异常情况时经常会有只剩下几条线状图形支撑的局面,使得整体建模单薄许多,并且经常和马赛克相遇。在本作中完全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采用全3D绘图制作,SE充分发挥了其惯用的卡通渲染风格,细节方面处理的更合理,没有色块丢失的现象,总体感觉就是很“实在”,估计这个画面已经发挥出NDS的3D机能了。

游戏场景比较多,在各种大小的场地上进行,有雪山、密林、海岸之类的,场景间的区别很大,色彩鲜艳。游戏中有昼夜之分,在黑漆漆的情况下还是能明显区别出场地的不同,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虽然还是有马赛克可是已经微乎其微了,NDS的3D性能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那啥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这个画面应该算是同类游戏里数一数二的吧,相比那些马赛克3D、伪3D之流的游戏,本作还是能给人很惹眼的魄力。人物设计依旧延续了鸟山明大师的风格,而且本作的主角更像《七龙珠》里面的某人!那发型不就是那谁谁么,但这样的发型经常会有很囧的“侧面”,腰间的饰带超酷,又有了一点异域风情。

怪兽方面,笔者没有看官方数据给出的是多少种类,不过在游戏最开始能看到的怪兽似乎就多了几种,还有很多熟悉的怪兽,不知道它们的技能是否改变了呢?~这些熟悉的怪兽没有多少变化,可怜的史莱姆还是成为了第一个被主角练手用的牺牲品。

  

游戏音效

笔者的音律造诣不深,只能说一下简单的个人感觉吧,在战斗后升级阶段的特定音效已经成为DQ一个经典桥段,玩家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是升级了。像这样的例子在DQ系列中很多,本作还加入了系列作里比较经典的BGM,老玩家会倍感亲切。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的主旋律,有时候会搭配一些比较奇特的符合场景的声音,看的出厂商是比较注意细节的。有一些剧情里不会出现BGM,整个游戏陷入沉寂世界,只有字母出现的滴滴声,这也是系列一贯特色。

  

游戏操作

NDS的RPG游戏似乎操作都比较简便,几乎没有复合操作,DQ拥有国民级游戏的称号,游戏玩家年龄层相对偏小,也许是受到这个因素的限制,包括游戏文字也是以假名居多,操作简单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且游戏几乎用不上触摸笔,消除了“为了触摸而触摸”的鸡肋隐患。玩家心理上更会认为这样传统的游戏就应该用传统的操作方式。

人物移动非常流畅,手感可以说是极好,能和ACT类型匹敌!L、R键控制视角旋转,在移动中也可以随时转动视角,等于就是转动了前进方向,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停下来就能看到周围的场景而且能很流畅向前移动,就像现实中人类跑步转弯时不用停下来转身体再往前跑一样。其实很多RPG游戏都应该借鉴这个系统,能省下玩家不少时间。

对战时是传统的回合制模式,这个模式从最早的DQ一直延续到今天,套用“存在即有理”的定律,虽然这个模式非常枯燥,但它却不失为一个平衡性很好的对战模式,在此模式下玩家都是传统操作(其实是笔者的笔丢了,只能用传统操作,还没发现需要用触摸才能过的地方)

  

游戏系统

《DQM》系列的基本内容就是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怪物收复成同伴,一起进行冒险,最终的目标是参与怪兽对战大会。所以就有必要培育出拥有超强能力的怪兽同伴,而这个育成系统在DQMJ2里面非常完美的继承了下来。支系庞大的的怪兽们是游戏实际意义上的主角,要依靠它们进行对战,但是也必不能少人类主角,因为只有人类主角戴有“招募指环”,利用它可以收复怪兽。在收复界面,依据怪兽能力掌握好时机收复成功率会有所不同。如果收复失败,会让敌人提高一个回合的攻击力,而这个情况完全会影响战局,所以掌握好收复时机是非常必要的。

收复的怪兽在各地怪兽配合所进行配合,两种不同的怪兽(必须是一公一母……)配合产生3个新品种怪兽,玩家需要从中选取一种,这个怪兽将继承父母的特技而且能力更高一筹,在各地收复怪兽拿来培育配合以此完成怪兽图鉴表是玩家必须的任务,也是推进游戏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强大的怪兽同伴游戏很难进行下去,DQ系列难度BT是公认的,一不小心全灭是经常的事。怪兽配合时能看到新生怪兽的能力和技能还有长相,详细数据非常多,玩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吧,官方报道称本作中怪兽数量达到300多种,前作似乎只有200多种吧,恢复了前作没有采用的个别支系,所以本作的怪兽培育道路将会更加漫长啊,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参考系列作的怪物配合表了。

游戏菜单方面经过大幅度强化,更简易明了,上屏幕可以看到怪兽能力表,黑底白字继承了DQ系列风格,让人不禁感叹进入了次时代的我们竟然还能玩到如此复古的游戏,而且这还是非常重量级的作品。在大场景下,下屏幕显示地图,上屏幕是主要界面,这样的风格可以当成是两个GBA的合体~

游戏采用“地图可见”遇敌模式,只要不碰到敌人就不会进入战斗,这样避免了浪费时间在一些无意义的战斗上,所以这跟传统RPG还是有区别的。战术方面继承了前作的优良特点,玩家不需要对怪兽下达详细指令,只要预设一套方案怪兽会自动执行。

关于联机方面本作比前作强化了许多,除了支持联机对战以外,还支持WIFI对战。WIFI对战将允许玩家通过WIFI的FC号码与好友对战,也可以和不认识的人进行对战,与陌生人对战的时候还可以指定条件来搜索符合与自己能力接近的对手,展开公平的竞争。在WIFI模式下,玩家可以参加日本国内的世界怪兽大师比赛争取排名,这在前作中虽然有但是没有现在的那么完善,光是这个系统就能让玩家钻研怎样获得更强的怪兽了。突然感觉这功能有模仿《口袋妖怪》对战的嫌疑……不过模仿不模仿不重要,让玩家玩的开心才是最重要。

  

  

游戏性

《DQM》系列一直强调的是怪兽为主的特点,这一套完善的怪兽配合系统会消耗玩家大部分的游戏时间,抓怪来培养成为游戏主要内容,强大的本地联机和WIFI模式更好的拓展了游戏娱乐性,相信这个功能会让游戏出现在联机聚会的游戏名单上。游戏在继承了DQ系列精髓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作为一款传统RPG游戏《勇者斗恶龙》的外传形式作品,本作的高素质是不可否认的。DQM玩家必玩之作,喜欢《口袋妖怪》育成类的玩家也可以来尝试一下SE的童话风格。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