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提升40% 英特尔i5 655K超频首测

互联网 | 编辑: 吴俊杰 2010-05-28 07:00:00原创 返回原文
  

i5/i7—两款不锁倍频CPU同时发布


◇i5/i7—两款不锁倍频CPU同时发布

在2009年,Intel推出了一款型号为E6500K的处理器,相信了解CPU的人都知道这款E6500K处理器的特点——不锁定倍频,其实不锁定倍频并不稀奇,难得的是这款处理器并非Intel当时的顶级型号(Extreme Edition),当时Intel方面的理念是让所有用户都享受到Extreme级的超频快感却并不一定付出Extreme级的价格。

这一理念很得人心,因此在2010年Intel又将推出新的“K”级产品——采用32纳米制程工艺的i5 655K以及采用45纳米制程工艺的i7 875K。其中i5 655K为物理双核设计,但支持超线程技术;而i7 875K则基于物理四核心设计,同样支持超线程技术。这次我们得到了一颗基于32纳米制程设计的i5 655K处理器,而我们测试的重点也将与这两颗处理器的推广理念相符——超频。

新的“K”系列两款处理器能否因为其不锁定倍频的技术而成为新的主流超频王者?32纳米的i5 655K到底极限在哪里?我们将用实际测试告诉你答案。

不锁倍频 655K能否成超频新贵


◇不锁倍频 655K能否成超频新贵

2009年Intel Pentium E6500K处理器推出之后确实引起了一阵热议,Intel官方推出的不锁倍频版本在第一时间就让所有DIY爱好者对其关注异常,我们暂且不论其体质不均衡的问题,至少在市场认知度上E6500K是绝对达到了Intel的期望。

可以想象,新的Core i5 655K和Core i7 875K也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内引起DIY爱好者的最大关注,实际上在2010年1月8日发布的32纳米新酷睿的超频能力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随意一颗价格较低的i3 530新酷睿处理器就能轻松超上4GHz,这足以令用户满意。Core i5 655K则同样将被寄予厚望,在测试之前,我们最好先了解一下i5 655K处理器的“身世”。

和我们此前预测的一样,Core i5 655K的一切规格和今年1月8日发布的Core i5 650处理器的规格完全一样——当然,除了倍频的锁定与否之外。拥有完整新酷睿规格的Core i5 655K和其孪生兄弟Core i5 650一样支持TurboBoost智能睿频加速技术,而同时也提供了超线程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也正是Intel智能处理器系列产品中的最核心技术,换句话说:即将发布的i5 655K处理器同样是智能处理器中的一员。

事实上Core i7 875K的情况和Core i5 655K的情况是相似的,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看到i7 875K和此前的i7 870处理器的规格是几乎一致的——在倍频锁定方面有所区别。与此同时,i7 875K同样提供了对TurboBoost智能睿频加速技术和超线程技术的支持——超线程技术是45纳米的i5所不具备的。不过我们并未搞到Core i7 875K这款处理器样品,所以本次测试的重点将是Core i5 655K。

测试平台构架 P55和新酷睿搭配


◇测试平台构架 P55和新酷睿搭配

在CPU内部即整合了显示核心的Core i5 655K的最佳载体毫无疑问是Intel H55芯片组,不过同样为LGA 1156接口标准的P55芯片组也能够支持这款处理器,只不过P55并未提供显示接口的支持,换句话说如果将Core i5 655K和P55主板搭配使用将无法享受到板载的显示核心。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使用简体中文版Windows 7 Ulitmate SP1版本的操作系统,关闭所有Windows开机启动项,并不对操作系统进行任何优化,用以获取最大的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所有测试软件运行过程中均使用“Windows 7 标准”默认桌面主题和“最佳效果”以获得最平等的测试环境。

我们将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以及自动更新等功能,并统一使用公版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为获取最为真实原始的客观评测数据提供基础。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测试中所涉及的产品参数以及主板和显示芯片组驱动程序都会在测试平台说明中给予相应注释。


◇工具识别基本正确 655K默认倍频偏高

CPU-Z系统状态截图

有趣的是CPU-Z也将i5 655K识别为i5 650了,不过在实际型号中CPU-Z 1.54版还是将其识别为i5 K655 (ES),基本识别正确,但业已高达24的倍频让我们接下来的超频测试倍感压力。

默认跑分 3.2GHz成绩备案对比


◇默认跑分 3.2GHz能量不可小看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已经构架好的测试平台进行默认频率下的效能测试,这样有利于在超频之后对高频率下的性能进行对比评估,由于调试将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在这里我们只挑选了和CPU性能最为相关的三款测试工具,她们分别是3DMark 2006的CPU Test、着重单核心性能评估的SuperPI以及单线程和多线程都兼顾的Cinebench R10。

默认频率CPU得分:3448

在3DMark 2006的测试中,i5 655K在默认频率下得到了3448的CPU Test得分,这一得分和此前我们在i5 650的测试中所得到的得分基本是一致的。

单线程得分:3425
多线程得分:8011

同样的,在Cinebench R10的测试中也一切正常,单线程3425的得分以及多线程8011的得分都在其频率所应得得分范围之内。

SuperPI 1M得分:13.073秒

默认3.2GHz的频率算是一个说高不是最高、但说低却绝对不低的频率,在SuperPI的1M位测试中13秒略出头的计算时间也符合i5 655K处理器的默认频率了。在默认频率测试的前戏过后,我们将直接对Core i5 655K进行超频尝试。

倍频上调 1.36V稳上4.66GHz


◇倍频上调 1.36V稳上4.66GHz

在倍频并未锁定的处理器上进行超频显然要从其倍频上做文章,事实上我们在超频的时候能够选择两种方式:提升外频的方式和提升倍频的方式。或许更多的人习惯于采用外频超频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超外频很有可能遭遇CPU的外频瓶颈,一旦触顶就很难再提升。

如果我们的主要诉求点是CPU的主频,那么倍频的提升对CPU主频也同样是效果显著的——对于刚刚接触DIY的用户来说可以把这看作是一个小小的数学计算:倍频每增加1就相当于在主频上多加了133MHz,而外频每增加1MHz则只能让主频提高24MHz的频率,哪种方式更容易提升主频非常明显的。

当然外频提升之后能够相应提升内存和QPI总线的频率(一般来说厂商端会限制QPI和内存的分频),平台的传输效能又能够获得不少的提升,所以如何抉择超频方法也是见仁见智了。

在1.36V的电压下主频稳定在4.66GHz

4.66GHz主频下系统状态截图

我们成功地在1.36V电压下将Core i5 655K处理器的主频稳定在4.66GHz,此时的处理器倍频达到了35之高,而处理器的外频则依然停留在133MHz的频率上。此时我们并未改动内存和QPI总线的分频,她们依然保持在原本的频率,接下来我们的默认测试就派上用场了,让我们在超频状态下再进行一轮测试,并和此前的默认频率测试数据进行对比。

3DMark06 CPU测试 瞬间提速1400分


◇3DMark06 CPU测试 瞬间提速1400分

3DMark06主要使用最新一代游戏技术衡量DirectX 9级别的3D硬件。此前的3DMark都是随着新版DirectX和新一代硬件的发布而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3DMark对最新硬件性能的充分挖掘。DirectX 9级别的硬件已经遍布高中低各个领域,因此3DMark06终于可以完全利用DirectX 9的特性。事实上,3DMark06所有测试都需要支持SM3.0的DirectX 9硬件,不过只支持SM2.x的硬件也可以运行大部分测试。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于CPU主频变化而带来的性能提升,从默认频率下仅有3448的CPU测试得分提升到4853的得分,主频提升了1.4GHz,而性能则有了40%的提升,这能带来更快的建模速度,能让你在游戏中体验到更流畅的运行状态。

Cinebench从8千到1.1万 超频带来质的飞跃


◇Cinebench从8千到1.1万 超频带来质的飞跃

CINEBENCH是业界公认的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

目前Cinebench的最新版本是R11.55版,相比较Cinebench R10版,新版本对系统的要求更为苛刻,而评分标准也有了一定变化,同时还加入了当前平台和不同平台之间的性能评分对比功能,让你清晰了解当前平台的性能档次。

单线程性能从默认频率下的3425分一下子提升到了5177分,而多线程得分也从此前的八千出头一下子提升到了差不多一万二的高得分——提升幅度达到了40%之多,CInebench R10的得分提升也意味着我们平时处理单反照片时的速度提升,批量修图渲染就能比别人效率更高。

PI轻松10秒内 单核性能同样性能飞跃


◇PI轻松10秒内 单核性能同样性能飞跃

Super PI软件是世界公认的考察计算机处理器浮点运算能力和计算机稳定性性能的标准之一,它的原理为通过计算不同数位的圆周率来考察计算机处理器性能,计算时间越短表明CPU浮点运算速度越快,而我们平时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处理的数据都为浮点型数据,所以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计算机处理器的性能。SuperPI主要考量的是处理器的单核心浮点计算能力。

在超频之后,SuperPi的1M位计算成绩从原本的13秒开外直接飞跃到了9秒左右,同样高达40%的单核心性能提升率确实令人满意,这意味着你在做浮点运算时将比别人高出40%的效率,等待时间更少。

继续挑战极限 5GHz达成


◇继续挑战极限 5GHz达成

超频尝试到这里就结束了?不,1.36V电压稳定4.66GHz绝对不是这次超频测试的终点,我们将继续冲击风冷散热状态下的更高频率。接下来我们尝试另外一种超频模式——外频和倍频同时改动。

我们将外频调节为166MHz,同时将倍频提升到30MHz,此时的目标主频为166MHz*30=4.980GHz,高达5GHz的主频究竟能否达成呢?即使达成这一主频,电压又将加到多少呢?

成功将主频超频至5GHz

经过一番调试,我们在1.5V的电压和风冷散热的条件下下成功地将Core i5 655K处理器的主频超到了5GHz,此时的外频为166MHz、倍频为30x。

5GHz状态下的平台状态截图

不过可惜的是在1.5V电压下5GHz的主频并未成功跑过负载测试,在将电压略为提升一些应该就可以稳定运行在5GHz下了,但此时的电压就稍显危险了,在这里并不建议用户将CPU的核心电压加到如此高的程度,实际上将CPU电压调试在1.35V以下并选择一款散热能力较高的CPU散热器是个明智的选择。

放开束缚 新版655K和875K前景预测


◇放开束缚 新版655K和875K前景预测

在CPU厂商的传统的观念里,超频是必须禁止的,因为超频会带来一切不稳定因素,比如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甚至包括硬件损害,如果你需要更强的性能,厂商会建议你购买更好性能的处理器,而不是超频——事实上超频也会打乱厂商制定好的产品线规划,对于用户和厂商来说超频似乎都有一定的坏处……所以在E6500K这款处理器产品发布之前,Intel只在高端的“EXtreme”至尊版CPU中才会开放CPU的倍频,以供更加高端的玩家做极限的冲击。而从2009年Intel发布E6500K开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Intel对“开放、自由、智能”的诉求,直到今天Intel发布Core i系列中不锁定倍频版本的产品,这种开放式的理念也终于贯彻到了Intel几乎所有的产品线。

从本次的测试来看,基于32纳米工艺制造的Core i5 655K这一型号还是具备不错的超频能力的,对于喜爱超频或者一心想超出好成绩的用户来说这款产品还是值得尝试的,而基于45纳米工艺制造的i7 875K处理器我们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进行测试,根据推测i7 875K的主频能力应当至少在4GHz甚至更高(风冷)。销售方面,此次两款不锁倍频的产品均将在“至尊地带”店面进行销售,而站在价格角度上来考虑,相信更多人希望会有像i3 530和奔腾E5400这样的处理器再推出不锁倍频的产品,但无论如何,能推出这样站在消费者和玩家角度上考虑的开放型产品确实是Intel理念上的迈进——至少玩家们是希望看到类似产品出现的。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