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最近的江南水乡—召稼楼游记

互联网 | 编辑: 何佳乐 2010-06-18 00:00:00转载

本文的照片都是E-PL1+M.ZD 9-18mm拍摄的。

上次从七宝回来,就有网友提醒我其实如果只是想拍拍所谓“江南水乡”景象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开车跑那么远,我们南汇的新场镇就能拍出和七宝差不多的照片。不过老爸告诉我其实还有一个比新场古镇离我家更近的地方也值得看一看,这个地方叫做——召稼楼。

题图

召稼楼,属于闵行区浦江镇(沈杜路上,门牌号没有),从我家走苏召路(极其颠簸的羊肠小道)开过去仅仅只有6公里多一点——即使是通过沪南公路绕一个圈子兜过去也只有10公里。这点距离即使坐公交车都不能算远,更何况开车过去半个小时内就能到达,实在比七宝近太多了!

在网络上简单查询了一下,发现过去有一些本地摄友跑去拍过原生态的水乡小镇照片,不过等我今天过去一看,那边已经进行了商业开发,搞得和七宝一样新不新旧不旧了。对比了一下网友在召稼楼商业开发前拍摄的照片,发现整个小镇子几乎已经是彻底的改头换面了。多了很多新建筑,老的建筑也重新得到了修缮和粉刷,地面也平整过了,旁边停车场也已经建立起来了(小车10元一天)。

召稼楼整个景区面积不大,感觉和七宝面积差不多,兴致好的话在里面可以踱悠悠的逛上半天时间:拍拍照片,逛逛小店,吃吃零食。可能是新开发以及距离市中心依然还算偏远的关系,这里的小吃价格还没有太“旅游景点化”,两块钱四块臭豆腐、五块钱一碗咸肉菜饭、八块钱一碗大排面的价格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吧?

说实话,我实在分不出这召稼楼与七宝或者周庄或者朱家角或者同里等等上海周边古镇在布局和建筑特色上有什么区别了。看起来这类古镇多是沿着一条小河建设起来:河上有若干漂亮的拱桥,桥下有船娘边划船边歌唱边收小费;河两岸便是白粉墙黑砖瓦,夹杂着店家和旅游纪念品小卖部,空气中则弥漫着一种炸臭豆腐与走油蹄髈加红烧羊肉混合的气味。当然,至少在目前为止召稼楼与其他几个知名景点还是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的——这里很新,游客也就相对较少。

尽管已经看不到当年(其实也就是09年初)那个原生态的召稼楼了,不过我也没有感觉太遗憾。实际上,我完全能够理解当地政府本着开发旅游业的机会,为召稼楼打出“距离世博园区最近的江南古镇”(说是只有8公里,其实不止,大概10多公里吧)的标语,把一个原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村镇打造成一个能够吸引大量游客的旅游景点,只不过如果还能保留更多一些老建筑和老院落的话,我想召稼楼给人的感觉会比现在更好一些。

在当地我也趁吃饭喝水上洗手间的时候问了一些当地居民,基本人人(依然有少数不愿意的,见下图)都为小镇能得到旅游开发,自己从以前吃种田饭变成如今开小店做老板而感到高兴,我自己从心底来说也并不喜欢那种真正鸡犬相闻,要在泥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走进去的村落,既然开发成旅游景点(何况离我家还那么近),那就怀着一颗“到此一游”的心进去看看吧!

所以,我还是习惯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精神要向各位推荐这种景致已经比较齐全,就是游客不多的好地方给各位摄友。如果你还希望能够拍摄到一个游客相对较少的“水乡”画面的话,请尽快来召稼楼吧!有关于这里的游客密度,照片最能够说明问题——尽管也已经熙熙攘攘,但在粽子节这种好日子也就这么点人。。。游客真的实在不能算多!我想如果这是一个工作日,外带下了一点小雨什么的,这里倒是很有可能拍出一点大家头脑中所谓“原生态”的江南水乡画面的。


附:本文和昨天小上海的照片都是E-PL1+M.ZD 9-18mm拍摄的。昨天的光线条件下用自动白平衡看起来好像的确有些发红,今天改换了晴天白平衡感觉好一些了。由于是大白天去的,在E-PL1上看天空过于白亮,所以有几张图片还是HDR了一下以突出云层。今天其实是陪朋友过去到此一游的,下次打算带着更好一点的器材以及中长焦镜头早点(凌晨?)去那边重新认真拍一次,不知道有没有摄友打算同行?

又及:有关于召稼楼开发前的形象,各位可以参见以下地址:

http://club.bosee.cn/club/bbs/3741_5.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8b90c01009h2v.html?retcode=0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