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G时代的来临,用手机收发邮件、在线游戏、手机炒股都能轻易实现。不过在手机终端高智能化的同时,也要警惕手机病毒侵入。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病毒成为了病毒发展的另一个目标。从传统“短信海盗”病毒到新型美名其曰“间谍软件”。
手机病毒是一种破坏性程序,和计算机病毒(程序)一样具有传染性、破坏性。手机病毒可利用发送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下载信息,蓝牙等方式进行传播。手机病毒可能会导致用户手机死机、关机、资料被删、不停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拨打电话等,甚至还会损毁 SIM卡、芯片等硬件。根据京市网秦手机病毒监控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09年到2010年这1年间,每个月都超过1000人处理手机病毒。
目前,在互联网上流行一种“间谍软件”。据了解,该“间谍软件”就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通过后台管理平台,便可以看到机主所有短信息内容,被监听者将无所遁形,毫无秘密可言。被安装了该款软件的目标手机,它的来电、去电号码、通话时间、持续时间、短信和邮件内容等将会被一条不漏地以短信形式发送到监控号码的手机上或者服务器上。另据调查发现,目前间谍软件兼容性惊人,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能安装这款软件。通过技术人员的鉴定,之所以此类间谍软件能窃取到个人信息是因为该款软件是通过在中间服务器中植入某种病毒或木马程序非法获得机主信息;有些消费者贪图便宜购买一些山寨机,殊不知就在这些生产不规范的手机同时,不法分子会在系统中留置危险指令,通过远程监控执行某些操作,也会为病毒放行。
为了避免消费者受到损失,不给非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网络专家也建议消费者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外借后一定检查手机软件一旦发现有可疑软件,第一时间到正规维修点维修。针对经常上网的用户,像PC机一样要在手机中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不随意点开来路不明的彩信和网站;尽量不使用手机进行网上交易。
2010年以来,手机病毒日趋活跃,先是“手机骷髅”,接着是“短信海盗”,到如今的“间谍软件”手机病毒的花样层出不穷,智能手机遭遇前所未有的攻击。据报道,手机病毒疯狂肆虐,通过植入式病毒或传播病毒进行“吸费”行为,保守估计每年收入高达10亿元。通过慧聪安防网,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手机信息安全的整治工作,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保障隐私信息不外露;同时也提醒消费者提升自身安全意识,不给非法分子留下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