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sexual 过气 Ubersexual 上位
这个世界上,原本只有男人和女人。现在,女人们还是女人,性感的、强悍的、倾城的、绝望的……给女人,有无数定语,而她的主语依然是女人。现在,男人们却已经不只是男人。Metrosexual、Retrosexual、Pomosexual、Technosexual……时尚界的命名癖们,乐此不疲玩着这类造词游戏。男人们发现,诸如此类关于性别的新词,用中文简直难以准确翻
译,却有致命诱惑力。哪怕你闭上眼睛、塞上耳朵,甚至捏住鼻子、捂上嘴巴、扭过脖子,都没办法不掉进一个个能指符号的陷阱。在这个符号的世界里,你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而“男人”不再是主语,只是若干定义“某某Sexual”时无足宏旨的小小定语。
现在,男人们又得重新学会扮演又一个横空出世的新性别,它叫做Ubersexual。真是很要命呢!男人们刚刚搞明白Metrosexual的定义,开始关心品牌和设计、美容和发型、潮流和品位,努力向Homosexual看齐,潮流预言家们又纷纷宣布:精心甚至过度修饰自己外表的Metrosexual风潮,典型如DavidBeckham,已经过气了。现在,男人们必须要够Ubersexual——更像个男人,但仍然得保持女性化的那一面,比如U2主唱BONO、布拉德·彼特、《Lost》男星Daniel Dae Kim,以及我们这次请来担纲模特的上海男人谢晖。
哎……“像个男人,但仍然得保持女性化的那一面”,简直太矛盾的说法,在时尚圈和潮流界,却已经是证据确凿、事实俱在。看看整个2006年的春夏男装T台吧,除了Dior Homme继续一如既往打造着病态苍白、短上衣缩裤脚的“死客”形象(真是天晓得,谁把Skank这个朋克、摇滚、嬉皮的糅合之词翻作中文里龌里龌龊的“死客”,更要命的是:还真就那么传情达意),在巴黎、米兰、伦敦、东京,肌肉发达、举止优雅、知识结构完美无缺的男人形象再次大大地上位——所谓Ubersexual之关键词“Uber”,正是德语“男上位”之意,还是“最好”、“最棒”、“超越一切”,接近完美。
Uberse xual:当红男人“上海牌”
Metrosexual(“都会美型男”,目前看来这是最相宜的翻译)已成为过去,如今当红的是Ubersexual(或许可以不怎么贴切地称作“都会粗犷男”)。这符号的旅行来到上海,我们却猛然发现:所谓Ubersexual,不正是所谓“上海牌男人”吗?
Ubersexual的特征:外形具备传统男性特质,充满雄性魅力;气质充满自信,明显的异性恋向,而且重视各个生活领域的品质。相比较于沉迷自我形象与生活方式的Metrosexual,Ubersexual关心政治与真实世界的理想,更关键的,正开始在世界各地的传媒里,众口铄金的Ubersexual典范之公众人物们,全部还都是超级恋家、对一样或者几样家务事颇拿手的居家男。“上海牌男人”,以这个概念的始作俑者台湾学者蓝怀恩的说法:“一个不暴力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表扬?一个以行动疼惜女人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称颂?一个不随便抛弃家庭的男性族群值不值得赞赏?上海男人尊重女性、恋家顾家、不暴力,务实地为人子!人夫!人父!所以少了些好勇斗狠、玩弄权谋、性焦虑!当然算是进化人种了!”
如今,“上海牌男人”更加“进化”,进化得更加国际化,基本上,是正逐渐成为时尚标杆的Ubersexual的稀有例证。因为经历过Metrosexual的教化,“上海牌男人”完全已经懂得在衣服上要看不见logo;买名牌不要买主打品,要买基本款;擅长谈论雪茄和红酒,懂得虹吸壶和摩卡壶泡出来的咖啡口味有如何略微的区别,以及如何搭配棉麻质地的白衬衫;在办公室里亦可以谈论小孩和大卖场,也可以谈论美术馆的下一位大师和大剧院的下一场歌剧……“上海牌男人”够自信,一部分(比如谢晖)肌肉亦够发达,懂得并且享受时尚,对生活各个领域都有在行的品质追求。
在书房里,“上海牌男人”读书,经济学的著作和文学史的教程,读杂志,英国版的TANK和《纽约客》;在厨房,“上海牌男人”做饭,德国大厨密授的摩洛哥风味煎大虾,妈妈这里传下来的广式煲仔饭;在衣帽间,“上海牌男人”烫在巴黎的Boutique买回来的设计师品牌衬衫,整理妻子找上海裁缝驳样的大牌小礼服;在卧室,“上海牌男人”用摩卡壶煮地道的意大利浓缩咖啡,用曾祖母穿下来的专门茶具悉心照料一顿下午茶;在浴室,“上海派男人”与他的爱人温柔缱绻,在他眼里,美丽迷人的女人应该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里,穿着越简单的女人也就越性感。如是这般,“上海牌男人”先知先觉一般实践着Ubersexu-al,创风气之先的评价也担得上绰绰有余。
本文转自申江服务导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