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Search 2012年液晶面板将过剩

互联网 | 编辑: 陈嘉就 2010-06-28 09:25:00转载

在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BOE Technology Group)及华星光电技术(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等本土企业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利用第7.5代(底板尺寸为1950mm×2250mm)以上的大尺寸底板生产线来量产液晶面板。台湾友达光电(AUO)及奇美电子(Chimei

液晶面板2012年过剩

在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BOE Technology Group)及华星光电技术(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等本土企业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利用第7.5代(底板尺寸为1950mm×2250mm)以上的大尺寸底板生产线来量产液晶面板。台湾友达光电(AUO)及奇美电子(Chimei Innolux)、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LG显示器(LG Display)、以及日本夏普等大部分外资企业“2012年实施量产”的迹象也变得鲜明。对此,FPD业内人士开始担忧2012年出现液晶面板供给过剩问题。

鉴于这一最新动向,DisplaySearch预定于7月28~29日在东京举办显示器产业综合研讨会“第19届DisplaySearch论坛”,本文将作为该研讨会的一项纪念性策划,为读者奉上与会分析师预定的演讲内容。

2012年液晶面板将出现供给过剩

液晶面板的供求关系在2009年春季至2010年中期的1年多时间里,一直处于“供不应求”及“供需平衡”状态。但DisplaySearch预计,到2012年中国本土及外资企业的大量生产线“开始量产”时,整个FPD产业将“陷入供给过剩局面”。

在全球电视市场上,被液晶电视所替代的CRT电视的份额预计将从2010年的16%减少至2012年的6%。到2012年时,全球电视市场将几乎不再存在供液晶电视替代的CRT电视,液晶面板的需求将依赖液晶电视本身、即电视机的增长率来产生。全球电视机增长率在发达国家已进入稳定期,因此今后要有待于新兴市场国家来推动。

这种“对新兴市场国家的依赖”很可能使液晶电视及液晶面板随着供给过剩加快向低价格化方向的发展。DisplaySearch预计,2010年不到400美元的32英寸高清电视价格到2012年将下滑到300美元以下,面板价格也一样,将从2010年的200美元降至150美元以下。

液晶面板的供需走势

中国厂商崛起,对日韩厂商形成威胁

中国液晶电视生产的增长源于三点。第一是中国国内液晶电视的需求趋于增加。2009年中国国内品牌的比例达到80%。第二是以中国为生产基地为其他品牌进行的OEM(贴牌生产)制造趋于增加。这一势头已在2010年形成。第三是中国电视品牌厂商开始向全球推销自主品牌。其中,中国电视品牌厂商在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趋于增加,随着2012年液晶面板出现供给过剩,将对日韩电视品牌厂商形成巨大威胁。

2012年液晶面板出现供应过剩的话,将有可能带来液晶面板和电视机的低价格化,从而使以往的FPD行业格局发生巨变。就像以前韩国电视厂商对日本电视厂商形成威胁一样,中国电视厂商也将对日韩电视厂商形成威胁。而且,各液晶面板大厂商可能会以2012年液晶面板供给过剩为契机,大力启动被公认为“新一代平板技术真命天子”的有机EL业务。

在7月28~29日举行的“第19届DisplaySearch论坛”上,还将对显示器产业的最新分析及前景预测进行详细地数据说明。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