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揭秘 中国式 宅男的网络社区生活

互联网 | 编辑: 2010-06-28 09:56:01转载

宅是什么

相信宅人们都明白“宅”这个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就已经有了宅人的出现,他们主要表现为怕与人交往,愿意窝在家里,很少出门,主要靠电话与网络与外界联系。现今我们使用时习以为常的网络用词,描述了当今社会一类人的生活方式。一群以“宅人”自诩的人群悄悄在我们的社会出现,不断蔓延和扩大。所谓“宅人族”,即指那些痴迷网络、漫画、影视剧集等的人。他们没有什么迫不得已的理由时决不出门,完全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宅世界”里甘之如饴。

罗志祥:“很多人觉得,宅男就是那批窝在家里,不洗澡不刷牙不换衣服把自己弄得邋邋遢遢的男人,可我不是啊,虽然我回到家里洗完澡就不想出门,但我还是很干净很清爽的!”

现在的住宅建筑和管理也是这样,越来越尊重个人的空间,互相共享绝大部分空间的四合院建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单元建筑使得一家一户之间基本上很少有打招呼的时候,现代人在享受自由的时候也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注。

宅的原因

港星林嘉欣说自己是个典型的“宅女”,可以好几天待在家里不出门,即便出门也只为了买菜。不过烹饪、泡澡、做瑜珈、种植物、DIY服饰……都是她的爱好喔

宅人群体里啃老族的出现这个是中国现有教育体制和社会风气的问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同时学校教育也同样没有意识到而加以弥补。反而学校教育一味要求学生的科学理论知识,对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几乎是零,在这样的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新一代宅人也是无可避免的。我们中国宅人的智商和生存能力真的很差吗?

宅的发展

王力宏曾表示自己一直挣扎在当艺人和音乐人之间,一度考虑淡出演艺圈,习惯待在家当“宅男”的他,坦承上通告让他不耐烦,曾动念抛开艺人身分。

啃老族毕竟是少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宅人又有了新定义。从宅动漫、宅网游、宅休闲游戏到目前的宅社交社区网站(SNS),宅文化在中国发展着,变化着,已经完全脱离了当初起源的形态。中国宅人在思考生活的过程中发明出许多积极进取、开放创新思想、具备创新意义的宅文化时尚产品。例如因为夜间用灯麻烦,宅人发明了USB接口的小台灯,既省电环保,还可随开随关。还有USB小风扇、剥橙子皮用的小工具、全自动打鸡蛋机,还有西南某大学的学生创立的立足于宅在宿舍的视频联播娱乐栏目。中国宅人不差创意,中国宅人也不差钱。

打鸡蛋的宅用品

SNS网站吸引宅人的原因很简单:互动+低消费。与动漫、网游、休闲游戏相比,在SNS娱乐的成本非常低,并且在2008年以来,国内SNS网站大量添置社交互动小游戏如:农场、牧场、医院、小厨房等。吸引了大量宅人用户的入驻。根据CNNIC《2009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抽样电话电话调查统计数据测算,到2009年末,国内SNS用户数量达到1亿以上,而此时国内的SNS网站竞争已经呈红海中互相血拼的态势。

宅人自己的新闻视频栏目

在2009年的一年时间里,由于SNS网站入门门槛低,大量跟风的SNS网站如蝗虫过境般充斥国内的互联网,据CNNIC《2009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数据研究所得,厌烦游戏的用户占14.8%。同样的原因也令SNS网站用户大量的流失,多数虽未删除帐号,但却早已长时间不使用。UUzone为国内首批社交网站,由于用户帐号不断减少,而于2009年初便停止了该项业务。

CNNIC的2009统计报告中社区网民的学生群体占最高比例

从2009年CNNIC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SNS社交网站的营收上,约80%的收入来自网络广告,15%来自于会员及各种增值服务收费,而5%来自于其他收入。而国内近62.8%的网站仍以广告作为主要的收入模式,过于依赖广告的营收模式,大量的发送垃圾广告影响用户粘性,让SNS网站的发展走到了瓶颈。

中国宅人们也随着SNS网站的发展变化潮涨潮落。从SNS兴起的“今天你偷菜了吗”,到“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云云,从侧面反映出宅人们对SNS网站同质化的无奈。学生中因为学业和就压压力的宅,白领中因为职场压力的宅,失业人群迫于现实压力无奈的宅,宅人与现实社会越来越快的节奏产生了脱节和矛盾,而媒体为吸引眼球也不遗余力的曝光宅人的负面新闻把宅文化打上社会坏榜样的烙印。

左边黑白色女仆装就是人气女王小葵

中国宅人的新思考

当越来越多的人过起了“宅居生活”,宅人们不得不反思:我们要怎么“宅”?“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人说“宅”让我们拥有了更大的自我空间。”那么这更大的空间里充斥的更多的是什么?恐怕是寂寞吧!又有人说:“宅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孤单,但不孤独。”厂商们为迎合宅人的“孤单”,也在宣传产品时推出众多标榜宅文化的策划。如2009年底台湾的WOWOWGO网站的视频麻将游戏,以“将牌友变女友”、“宅爱情”等为宣传口号,雇佣了50名左右的年轻女工作人员在游戏中陪男玩家视频游戏,女工作人员通过男玩家赠送虚拟道具来分成,男玩家则通过赠送虚拟物品增加好感度获得在视频中更多角度观看女工作人员打牌时的动作、神态。曾有最高人气的女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在《麻将》中月收入达到10万新台币(合约2.1万人民币/月),在台湾来说也属于中高收入档次。台湾宅男的钱就这么好赚吗?是宅男们的智商太低还是厂商收费太高?

宅人制作的恐怖小台灯——我敢送你敢用吗

也许关注《正妹麻将》的台湾宅人里有许多伪宅人,但是《正妹麻将》里的内容确是有吸引宅男的地方。而竭泽而渔的运营方式亦终会将游戏产品在应有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从国内目前各种SNS网站对宅人关注度来看,没有一家大型网站专门为宅人群体做内容规划,也没有任何大型网站将宅人作为主要服务人群。

宅人的书架沙发椅

宅人们渴望交流、渴望认同、渴望消费却没有可以与之相配对的平台,那么针对宅人的需求开发大型社交服务网站的契机就呼之欲出了。目前国内即将上线的中国宅人网改良版大型宅人社区网站,在建站规划时已经明确:想宅人之所想,急宅人之所需,成为中国宅人的聚集地,提供宅人喜闻乐见的新闻和娱乐内容,让宅人将注意力从换汤不换药的社交游戏中回归到社交网站的本源:社交。并以宅人用户们的体验度为中心,舍弃目前国内厂商过分追求单用户月消费的毁灭式经营方式。该网站运营高管曾说:“宅人用户的体验才是最高标准。”

来自CNNIC的抽样统计:中国宅人消费水平并不低

有媒体消息称:在目前国内的宅人类型里,宅人已经不拘泥于足不出户的范围,心灵上的空虚和孤单也是中国宅人网关注的用户群体之一。尽管目前中国宅人网还未正式上线,还有小道消息称会在用户体验应用上增加类似《人形电脑天使心》的虚拟女仆小秘书等,还会通过用户的昵称、生日、星座、婚姻情况等注册信息提供随即速配功能,让成为会员的宅人们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本着无图无真相的原则,我们姑且听之。中国宅人网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玩概念圈用户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说,还不能轻下结论。但是,有建设中国宅人自己的网站的构思,并定义制定中国宅人的新标准,已经表明中国宅人网的野心不小,也值得宅人们和媒体们去关注和期待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