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真锅咖啡用9年煮出信息化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8-28 14:00:00转载
     更换了4家软件提供商,加上自主开发的4次失败,台湾真锅咖啡店(以下简称“真锅”)9年来共为公司信息化建设投入了700多万元的成本。直到今年初,他们的信息化恶梦才终于到头。
  自从1997年9月开展大陆业务,真锅一直以信息化管理为追求目标。虽然真锅总经理张振德现在可以对此大为舒怀,但过往9年的惨痛经历和巨大的成本代价着实让他不堪回首,而其中的经验教训,无论是对真锅自己,还是对其他中国企业,都不失为一起珍贵的典型案例。上海市信息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李农总结后指出,真锅信息化决心大、了解少,准备太草率!
  那么,真锅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要坚持不懈地投入这么大的代价?
需求超前,百万打水漂
  1995年,张振德入主面向台湾和内地市场的台湾真锅。由于是连锁经营模式,长期手工做账的各分店销售数据不能及时汇总,企业高层也就不能随时掌握各连锁店经营状况。鉴于此,他认为有必要尽快结束这种被动局面。
  在一次偶然的购物经历中,张振德看到商场POS系统的便利和快捷,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系统也有助于管理连锁店。
  POS系统是将总部主机与各连锁店的POS终端连接,实现联机处理业务的网络系统。通过它,营业员除了收银,还可以对顾客做简单描述,收集资料;店长可以依靠销售数据作出订货、存货和促销等准确判断;而总部可以根据资料把握市场行情、掌控分店,做到在竞争中先人一步。因此,张振德迫切需要寻找到合适的POS提供商。
  当时的POS系统主要针对大型超市和银行等大单位,面向小连锁店的只有寥寥几家。抱着提前实现连锁店信息化的目的,1999年,张振德找上了刚做POS系统的台湾功技管理咨讯软件公司(以下简称“功技”),在现场看了功技销售人员展示之后,冲动的他当即拍板买下了近30套系统。此时真锅在台湾有40家店,在大陆不到10家。
  充当先行者的真锅没有借鉴对象,他们也没有做过详细调查。作为台湾最早接触电脑的人员之一,张振德相信自己的脑袋,他除了要求软件能解决一般的收集资料功能外,还希望包括IC卡存储系统、每年每月甚至每周的对比报表等。但事实是,张振德没有弄清楚真锅的真正需要——IC存储卡当时根本没有规模,咖啡店还没有推广;报表也用不着做到每月,特别是他要求的报表太多,甚至要求周二数据与周一对比,这根本不现实。同时,张振德也没有弄明白功技软件能满足哪些功能。
  功技软件刚开发出来不久,本身功能不足。而且,诸如IC存储卡系统并没有在社会上大规模使用,真锅对此没有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大陆地区。现在回想起来,张振德承认当时上马POS系统的要求有些超前。
  在张振德的强烈要求下,功技将他提出的所有需求糅合进了系统。这种简单拼凑的系统十分粗糙,上线后问题不断,极不稳定,进而发展到用比不用更麻烦;而真锅大部分员工也操作不了复杂的系统,大部分功能是摆设。半年后,张振德不得不全部废弃。他说,每套软件在1.5万元人民币以上,加上当时昂贵的硬件,损失就超过百万。
  真锅这次信息化失败的病根就是需求超前。李农认为,企业信息化是建立在企业需求和软件水平基础上的,是个逐步过程,不能指望一步到位。真锅一开始就看到了信息化的好处,却没有看到实施信息化要循序渐进的规律,奢望一次解决诸多问题,拔苗助长。
忽视差别,南橘北枳
  随着真锅规模扩大,2001年,应用POS系统的念头在张振德头脑中复活。当时,真锅在台湾和大陆的连锁店分别发展到了80和30多家。张振德说,手工记账、结账以及对账麻烦,而且失误多,也不利于市场分析和管理。
  有了第一次失败,张振德谨慎了很多,花了1年多时间才选择了软件成熟、实力雄厚的飞雅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雅”)。当时,飞雅已经为台湾多家餐饮连锁店实施了POS系统,经验丰富。因此,他们很快就为真锅在台湾的分店装上了系统。
  POS系统在台湾真锅的成功上线极大鼓舞了张振德,他立即把飞雅系统引入真锅大陆店。被胜利鼓舞的张振德再次省略了调查,他没有考察台湾和大陆连锁店的差异,除了要求将繁体字换成简体字,张振德没有提更多的要求。而飞雅也只对软件做简单转换后,就在真锅大陆店上线了。
  南橘北枳。飞雅系统在大陆的推广问题不断,不但没有带来管理便利,相反产生了新的管理问题,如员工作弊。
  在没有使用系统的时候,真锅有固定的收银员,员工难以偷拿营业款;在使用POS系统后,每个员工都可以收银,作弊拿钱的事件层出不穷。
  经过调查,张振德发现系统是先收钱后关账。在消费者习惯索取发票的台湾,因为营业款与发票相对应,这种收费流程不可能预留员工贪污的空间。但在大陆,消费者不把消费发票当回事,容易造成大陆员工收钱后将账注销,贪污营业款。
  这种流程上的小问题很多,让真锅管理人员烦不胜烦,而台湾飞雅对于真锅大陆分店流程的更改也鞭长莫及,无法及时满足对方要求。
  最终,张振德无可奈何,赔掉20套系统的预付款,终止了与飞雅的合作,废弃了所有系统。
  这次,真锅的软件花费有一百多万,硬件更新也有几十万。更严重的,竞争对手星巴克借机进入大陆市场,并迅速抢占了市场,与真锅分庭抗礼。
  李农认为,企业信息化必须先了解各部门详细的需求,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的,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寻找切合的软件,不能理所当然地移植。不对各店的具体需求做具体分析,仅靠拍脑袋就草率移植,信息化的结果必然是可想而知。
POS系统进不了咖啡店
  在又一次失败后,张振德认为要满足真锅的需要,必须量身定做一套系统。不过,他手下的MIS经理组织的团队几个月没有开发出一点有用软件。在十几万元买了教训之后,张振德决定寻找开发实力强劲的软件公司。
  2003年,张振德遇到了光宝(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光宝”)。上海光宝告诉张振德自己是台湾光宝集团投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的子公司,决定进军大陆餐饮连锁POS系统行业,愿意与真锅合作,并作出“系统上线不成功不收软件费用”的承诺。
  张振德知道上海光宝前身是一家做音像连锁店POS系统的软件公司,但是他凭感觉认为对方投资了1亿,实力雄厚,便决定让音像店的POS系统开进真锅,在开发中测试,在测试中开发,尽快弥补真锅POS系统上的不足。此时的张振德忽略了行业差异性。
  张振德不知道软件开发不但需要决心,更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季河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季河”)大中华区总经理苏正贤认为,软件业隔行如隔山……都是POS系统,音像店同咖啡店对POS系统的需求完全不一样。他说,音像店总是顾客拿着商品去结账,系统不用存储顾客消费信息,一次只用记录一个顾客的消费,而咖啡店是先记录客人消费情况再等待结账。两者的流程与规划以及设计目标完全不一样。
  果然,在使用的过程中,软件仍是问题重重。因为没有整体规划,上海光宝总是头疼治头,脚疼医脚,收银功能不足就补收银功能,后台报表失误就改后台报表。在合作的1年多时间内,上海光宝始终不能提供一套可以实用的软件,反而只能当作简单的收银机。最后,张振德只好再次终止合作,重新启用以前的飞雅系统,让员工“凑合着用用”。张振德说,那一年内,虽然软件没有付费,但是整个真锅一团糟,损失依旧惨重。
  直到2004年,季河与真锅合作,才最终解决了真锅的POS系统。“历时9年的信息化里,真锅在软件上投入超过500万元,每失败一次就损失一百多万,加上两三百万元的硬件花费,总成本在700万元以上。”张振德一脸沉痛地说。
  对于真锅的多次失败经历,李农最后总结认为,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他们不缺决心,但是缺乏对信息化实施的常识。在李农看来,真锅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极度重视信息化,却始终没有详细的信息化策略,对自身需求、软件商资历和软件技术尚不了解就冲动决策,信息化项目靠企业领导人主观决定。
  “如果在信息化之前,真锅有认真细致的调查,充分了解信息化成功的必要条件,并做好相关准备,结果也许会不一样!”李农说。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