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大力推动了 高清DVD市场启动

互联网 | 编辑: 2006-08-31 00:00:00转载

近日,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中国H-DVD产业及市场研究报告》,通过分析中国从VCD到DVD、红光高清DVD的发展进程以及红光高清DVD市场的竞争关系,对中国高清DVD产业和市场的未来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红光高清视盘技术在遭遇蓝光高清视盘技术的强烈冲击后,还要继续忍受

  近日,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中国H-DVD产业及市场研究报告》,通过分析中国从VCD到DVD、红光高清DVD的发展进程以及红光高清DVD市场的竞争关系,对中国高清DVD产业和市场的未来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红光高清视盘技术在遭遇蓝光高清视盘技术的强烈冲击后,还要继续忍受片源不足的折磨,处境尴尬,更多的是定位在从普通DVD到高清DVD的过渡产品。伴随数字电视节目的产生,数字电视机的发展必将带动高清DVD市场启动。

  VCD曾风光无限

  DVD受累专利费

  VCD播放机在中国兴起于1994年,当年VCD播放机销售量还不足2万台,到1995年就突破20万台,增长速度惊人,在1999年VCD播放机达到发展顶峰。随着DVD播放机的诞生,VCD播放机开始走下坡路。

  1997年,中国市场上开始导入DVD播放机,在4年的导入期后,市场容量剧增,到2002年已经取代了VCD播放机市场主导的位置,成为市场发展主流。随着需求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形成,中国DVD影碟机市场进入成长期,到2005年市场销量已经达到1874万台。

  VCD播放机是中国第一个没有得到政府大力扶持就大规模发展起来的产业,而且也是完全凭借市场手段把“洋货”挤出国门的民族产业,在中国乃至世界市场上出尽了风头。

  而DVD播放机虽然在销量上比VCD更胜一筹,但却要饱经专利费的折磨。除了6C、3C、1C、杜比和DTS外,现在仍不断有国外小厂家和组织声言拥有DVD相关专利技术,向中国DVD播放机企业索要专利费。

  受高额专利费的影响,企业开始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视盘播放机,于是EVD、HVD、HDV接踵而至,但由于没能突破片源瓶颈,市场需求没有打开,DVD依然是主流。

  红光高清尴尬

  过渡期奋力一搏

  中国红光高清DVD市场由2004年开始发展,到2005年,红光高清DVD视盘机已经达到了281.2万台,同比增长89.3%,但也仅占到中国DVD播放机15%的销量份额。同时,由于很多红光高清DVD在市场上的价格低于普通DVD,导致其销售额份额比销量份额还要低。

  中国红光高清DVD市场存在三种不同的阵营,他们之间互相竞争,没有形成联合,因此整体实力相对弱,特别是面对蓝光高清视盘技术的竞争,更显单薄。

  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基于红光的高清视盘技术主要是在“软件”方面对传统DVD的改变,而基于蓝光高清视盘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存储介质物理格式上的改变而达到高容量存储的格式。相比之下,红光高清视盘技术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从产业链各环节实力上看,无论是AOD、BD还是Blue HD-DVD,支撑力度都大于红光高清视盘阵营。

  而片源是产业链条上的源头,好莱坞影业占据全球绝大多数电影票房市场,中国的红光高清视盘阵营还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以把他们拉入自己的阵营。

  因此,中国红光高清视盘技术在遭遇蓝光高清视盘技术的强烈冲击后,还要继续忍受片源不足的折磨,这样一来,处境尴尬,中国红光高清视盘技术想要发展起来很难,更多的是定位在从普通DVD到高清DVD的过渡产品。 

  高清取代标清

  将成市场主流

  伴随数字电视节目的产生,数字高清电视机的出现以及高清电影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高清DVD的需求也随之产生和发展起来。

  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对于红光高清DVD发展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数字高清节目;二是数字高清电视机。分析数字高清节目、数字高清电视机和红光高清DVD影碟机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三者具有循环促进的作用。

  数字高清电视节目的播出刺激了数字高清电视市场的增长,而数字高清电视机作为红光高清DVD的配套使用产品,它的增长扩大了红光高清DVD市场需求。同样,数字高清电视机的诞生要求有更多、更丰富的节目,丰富的数字高清电视节目又为光盘刻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数字电视产业的推广有助于高清DVD视盘机的发展。未来五年,国内数字电视机市场将获得较好增长,销售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1.6%,到2010年数字电视市场销量将超过3000万台。国家对数字电视产业的大力支持和快速推进,是数字电视机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电视机与视盘机为互补性产品,因此,数字电视机的发展必将带动高清DVD市场的启动。

  国内高清节目尚少,拖了红光高清DVD的后腿。从高清节目的角度看,中国数字电视广播中有两种主要的传送图像格式,一种是标准清晰度,其图像效果与目前DVD相同,采用720×576i的图像格式,电视屏幕的宽度与高度之比为4∶3,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标准清晰度将是中国数字电视的主要播出格式。但是最终的走向依然是“高清”,高清与标清会有很长一段共存期。

  目前,由于高清节目制作成本较高,节目源将是一个较大的瓶颈,可收看的节目内容有限,仅有中央电视台和上海文广试播少量的高清节目。高清电视非主流的地位对于红光DVD市场成长产生了制约作用,但是高清仍然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虽高清格式未定,但片源提供商的积极决心已表。高清推广从VCD到DVD的转换过程中,片源提供商的作用举足轻重。片源提供商作为DVD产业链核心环节,其立场对于红光高清DVD产业的发展速度具有决定性意义。

  因此,在围绕着下一代高清DVD标准不休的争论中,由于目前的几种高清格式,如BD、AOD以及Blue HD-DVD互不兼容,片源提供商成了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无论是哪种格式最终能胜出,片源商都已纷纷推出相应格式的影片。

  初步统计,仅七大好莱坞影业推出BD格式的影片已有108部,而AOD格式也有50余部。这些全球票房主力支撑已经明确表示未来努力的方向。如此看来,高清之路已成定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