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软件口水战掀开的是怎样的冰山?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6-09-04 00:00:00转载

今日的互联网世界,看起来热闹非凡,却也熙攘嘈杂。更重要的是,10年之孕育,这还是原来那个骄傲的新经济形态吗?这曾经的高科技、新理念、精英文化,以及先进生产力的代名词!

“流氓软件”口水战掀开的是怎样一座“冰山”?

今日的互联网世界,看起来热闹非凡,却也熙攘嘈杂。更重要的是,10年之孕育,这还是原来那个骄傲的新经济形态吗?这曾经的高科技、新理念、精英文化,以及先进生产力的代名词!

回过头来看,目前灰头土脸的“流氓软件祖宗”3721,当初还并不是那么坏——通过“插件”方式进行产品推广,自有它的历史合理性。至少,这为刚刚“触网”的老网民们提供了一个轻松到达网址、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可促进企业和产品的市场推广,客观上促进了信息化建设进程。

后来,情况发生了改变。为了独占桌面,国内互联网企业和机构间开始想方设法地拦截、删除对手的产品;作为针锋相对的竞争策略,这些厂商接下来又将软件设置成强制安装、不能卸载,从而波及用户,落下“流氓”骂名。

现在,这些“流氓”企业大喊“冤屈”则在于,“这该死的产业环境”。作为一种非此即彼的、排斥性的推广方式,这该死的“流氓软件”风气几乎挟持了所有从业者——不“流氓”,就会被淘汰出桌面端;另一面,“流氓”了,却没有法规惩戒,零成本,且不担风险,“集体暴力”遂成——这其中,唯一剩下的就是道德问题,而对于商人来说,这个显然没有商业利益来得“务实”。

但挟持了互联网企业的还不仅是“流氓软件”法则。对逐利的崇拜与虔诚,正把我们稚嫩的互联网企业带入了荒迷之泽。

互联网被喻为“眼球经济”,最重要的指针在于PV(PageView,浏览量)和用户,从业企业的几乎全部精力也投入于此。

从内容上看,江湖传言的段子是,性与低俗成就了中国互联网。为了吸引点击,网上刺激、虚假、粗糙、浮夸信息充斥;各网站间互相抄袭、转载,实际内容则可能极其贫乏,且愈加贫乏。

而与吸引点击的内容相比,更可怕的是方式。在商务模式打造上,我国互联网几乎尽皆仿制品。先有的从Yahoo简单演化而来的Sohu不说,美欧成型的中型网站新秀形态如P2P、Podcast等,也正一个一个被本土化引进,已成风气——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创造性该如何培育?而创新,正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理念。

网站推广方式上,之前单纯依靠广告的方式已经基本被抛弃,代之以五花八门的欺骗性手段,如上所述的“流氓软件”便是代表之一。

“流氓软件”通过在计算机终端的强制安装,帮助互联网企业抢夺用户资源,或加载广告软件,已经成为商家牟利的途径之一。目前,恶意软件的受害用户数甚至超过病毒,成为新的互联网第一公害。

而欺骗点击量的方式远不止“流氓软件”这么简单,被称为互联网经济新魁的搜索企业,也没能在这一点上把持住。刚刚过去的7月份,因为被指控点击欺诈,以“不作恶”为信条的Google公司,被判为此支付9000万美元的罚金。而我国的百度公司,最近也被连续卷入几起点击欺诈的诉讼纠纷。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点击量是生存之本,对百度等搜索企业更直接就意味着收入。那么,对这一指针的轻浮,以致造假和欺诈,不能拔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根本?

在社会责任担当上,由于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信息化社会基础架构的互联网企业,自然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以维护“线下”和“线上”社会的和谐。

在逐利准则的诱导下,尚还年轻的互联网企业群显然没有展现出多少担当的姿态。比如,为了增加点击量,黄色内容的泛滥、欺骗性手段风行;为了赚取丰厚的利润,网络游戏业务已成燎原之势,而网络游戏运营商们可以无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青少年因沉迷于此而身心俱损。

作为社会构成之一部分,某些互联网企业如何以这种姿态获得口碑与信誉?这些,该是成就一个持久型企业和产业的必然条件。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互联网比喻为江湖,但我们需要的是江湖的气质与情怀,而与“江湖习气”无关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