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聊,作为一个技术控。怎能闲的下来,自然的找点东西折腾折腾了。手上没有什么好玩的电子产品,只有几台相机与两个镜头,相机太复杂了,还是拆拆镜头吧,目标瞄准了松下G2相机的套头。
闲来无事技术控 松下G2镜头全拆解(一)
最近闲来无聊,作为一个技术控。怎能闲的下来,自然的找点东西折腾折腾了。
手上没有什么好玩的电子产品,只有几台相机与两个镜头,相机太复杂了,还是拆拆镜头吧。
这次的目标就是你了,松下G2的套头,镜头悲惨问,为啥要拆我啊?便宜呗,瞧瞧你的塑料屁股就知道你的性价比有多高了^_^
当然第一步是把屁股盖子拆掉,镜头电路板自然一目了然了。
注意拆的时候要吧所有的零作用力插座的卡槽板起来,排线就很容易从里面取出来了。
反过来你的庐山真面目就在大众面前了,NEC 70F3738这就是这枚镜头的灵魂。主控芯片
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颗小小的芯片,不同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这可是一颗真正的32位的DSP,拥有256k的flash与16k的ram。虽它的主频只有20mhz但是性能是一点都不含糊,松下强大的防抖性能其实都是靠它快速运算速度来实现的,没有它,松下不会有如此强大的防抖。
PS:这颗芯片差不多要600日币一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游览瑞萨的官网查看中文的pdf手册了解更多详细资料
这是这枚70F3738的最小系统电路,事实上它原本是有瑞萨生产的一种V850es内核CPU,只不过瑞萨现在被NEC收购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的打上了NEC的标志。事实上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只要会一点简单的c语言,然后下载一套IAR软件,基本就能完成70F3738芯片的编写了。
闲来无事技术控 松下G2镜头全拆解(二)
一般来说抖动都是以倾斜角度抖动为主的。所以一般镜头的抖动都是靠陀螺仪传感器来检测的,它能非常精确的检测出相机的角度位移。
其实镜头的防抖原理真的如此简单,依靠线路板上的MENS(微机械电子)原件,来检测镜头的角度变化,其实就是一颗极其微小的陀螺仪,和我们小时候玩的抽陀螺除了体积以外,其它一点区别都没有。
这是腾龙防抖系统的爆炸视图,可以看见在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各放一枚电子陀螺仪,松下的系统也是完全类似的结构
当计算出角度变化量之后,就是控制镜头的光学防抖镜片进行位移。这完全就是一种简单的高中物理合力计算。但是这需要尽可能快速,才能极其迅速的对抖动作出实时的物理位移补偿。这就是松下物理光学防抖的全部秘密,其实别的公司也差不多,只不过其中的算法,与检测速度可就是松下的看家本领。
在接下去拆就是镜头的模组了,其实光学镜头模组也并不全是光学的东西,比如松下的这枚14~42mm就由三部分组成,镜头前套筒,对焦模组,其后的光学防抖模组,这里给大家看的就是光学对焦模组,对焦的静音就全靠它了。只可惜这个不是松下的HD镜头,所以对焦,还是用几片镜片同时移动完成的。如果是你用的是松下的HD镜头,这个对焦模组就真的只有一片镜片移动来实现对焦了,而且这片镜片还应该是悬浮的。否则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全静音对焦。
上面这块还是镜头的对焦模组。那个筒里面应该放的就是镜头的后组防抖模组了,不过已经被我取出来了
注意第一片镜片就是浮动的防抖光学修正镜片了
反过来看这个后组光学防抖模组,可以发现,胖出来的那一块,里面就是所谓的物理光圈。电控光圈就里面
最后来一张全家福吧,我拍的照片比较少,大家就欣赏一下吧,不过这里大家注意左边第二个桶,上面有一个电位器,这是用来传递焦距信息给相机的一个位置传感器。当然,这个套筒最底下的那个对焦环,也是全电子的,只是这就不想去拆他了。
为啥要拆松下的这个镜头呢?因为他是第一枚真正的中国制造的镜头,甚至包括G2的机身在内也全部是中国造了,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出来了,这是一种cost down的行为。所以偷工减料是家常便饭的,拆解它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它究竟有没有缩水。不过庆幸的是,总体做工还是保持了松下一贯的风格。除了这个塑料的镜头卡口之外一切安好。其实换种角度来考虑,这个塑料卡口也不能说是一种福音,第一是降低了镜头的重量,第二是降低了镜头的成本,我们知道,松下常年的日本本土制造理念上松下相机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同时由于进口关税的问题,松下的行货机器在国内从来就没有便宜过。中国制造之后,相信售价一定会比以前的差价大幅缩小。这确实是比较实在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当你摔机的时候,塑料的卡口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你的维修成本,因为这样的镜头在摔机之后,塑料卡口为迅速断裂吸收冲击带来的能量,保护珍贵的机身卡口免于遭殃,同时由于塑料卡口的廉价性,更换起来也非常便宜。基本上一次跌落在100元内就能让所有东西回复原样了。而如果换作是金属卡口的话,兄弟摆脱了,换机器吧,全部报废了,怎么修也有光学误差了。
无论卡口是否有掉落,卡口的物理变形是注定了的,这就是金属镜头卡口的不可承受之痛。
最后的最后,当然是,祝愿松下的G2能早日降价,让大家都能买得起。这才是最最最重要的,松下的G2操控真的不错,这是我怎么多年用下来操控感觉最舒适的机器了。热心提示,请千万不要学我拆卸镜头,我拆坏了有松下的人帮我装起来,你拆坏了,没人帮你免费修理的。如果你非要亲自动手,请在松下技术人员技术指导下完成。请不要学我,一个人独自折腾,因为我差点最里面的三个桶就套不回去了。^_^当然现在已经返回原样了。
闲来无事技术控 松下G2镜头全拆解(三)
前两天贴的松下最新G2套头的拆解,发现有许多热情的网友喜欢与支持,这次再接再厉吧,把上次没有拆的也拆一遍吧,让大家彻彻底底的看看清楚吧,大家可千万不要小巧这枚松下G2套头内的技术含量,但从技术制造与研发角度而言,几乎已经代表了现阶段镜头制造技术的顶尖技术水平了,毕竟一个全数字化,电子化,机械化是现代光学镜头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而M43系统如此小型化的数字套头,更是蕴含了整个数码相机科技的精华,毕竟它是整个相机中少数的几个传统光学,机械,与电子,三方面交融的产物。
为了照顾前面没有看过上文的朋友,还是稍微介绍一下吧,今天拆解的还是松下的套头14~42mm f3.5~f5.6
作为开创摄影新概念的G2,套头自然也不见得咯。对,就是松下G2的这个小小的套头
书规正传,这次要拆的是上次没有下手的镜头后组光圈模组。kds上面曾有网友说,如果你能把光圈也拆了我就佩服你了^_^好那我就拆给你看
这就是分离下来的整个后组镜头模组,居然没有一片镜片掉落下来,对,整个镜片都是被严格包裹在一个塑料外壳中,绝对不建议拆解
这就是那个光圈模组的实际物理光圈了,上侧的电机就是所谓的光圈驱动电机,不过光是这样拆解,我们依然不能触及真实的物理光圈。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翻过来观察模组的正面,显然我们不拆掉这块防抖镜片,是无法触及物理光圈的。
必须要卸下它,否则我们是不可能把那个光圈模组卸掉的,因为有几个螺丝挡住了
这就是防抖镜片拆卸下来之后的光圈模组的样子,可以看到,排线连接的两个线圈,这就是驱动防抖镜片移动的电机,这种电机相对于传统电机,反映快。这是很重要的,这些都是松下,几十年光学防抖驱动技术研究的终极成果,很显然,这个系统比之前介绍过的腾龙的VC系统效率高很多了,体积也更小。
闲来无事技术控 松下G2镜头全拆解(四)
卸掉三颗螺丝之后就是这样的,终于终于我们看到了物理光圈是怎么样的了,不过拆的时候由于一开始没有准备,光圈驱动盘掉落下来了
这个就是刚刚掉落的光圈驱动盘。只有靠它光圈驱动电机,才有可能驱动
从新装回去之后,大家终于可以看到整个物理光圈的全部奥秘了,对就是靠那几个齿来驱动的光圈收合,奇妙不?不过作为数字化的光圈,传感器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注意光圈下侧的一个柔性线路板,有四个焊点的,其实也是一个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精确的控制着光圈的开合。
拆完了光圈,再来拆拆对焦系统吧。这就是上次没卸下了的AF驱动部分
这个就是整个AF模组的正面,不过是卸掉边框的AF模组
三颗螺丝卸掉之后,我惊呆了,原来上面这一块镜片模组居然也是一个整体可以独立卸载下来的
拆下来之后就是这样,我要为我上次的话负责了,原来这个14~42的套头就已经是单镜片AF了,确实了得啊
自己看吧,这是日本图利镜头对内对焦系统的解释,大家可以看到一般镜头内对焦,至少要移动一组镜片,而这一组镜片一般至少都在2片以上,显然移动速度注定缓慢,结构注定复杂。而松下的1片式AF驱动方式,确实了得,因为这一片镜片,其实对于松下的14~42而言就是一组了。
来张反面的照片吧,右上侧的电机驱动齿轮,然后迫使镜片上下位移,完成对焦,一片镜片的移动速度确实是最快捷的一种方案,尤其是在当今DC拍视频尤为普及的今天,高速的AF速度更是尤为可贵。不仅如此,这片AF镜片居然还有弹簧缓冲系统,你能想象吗?
最后拆一下这个光栅传感器吧,同样是通过它,相机的AF电机终于可以精确的控制镜片的位移位置。数字化镜头就是这样的
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那样,镜头,作为难得的光学,电子,机械三结合的产物,融汇了整个现代科技的精华,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样东西。全电子化的镜头,整体其实就是数码相机正反馈电子系统的核心。怎么说吧,一个现代化的数字镜头,至少要反馈给相机如下几个信息,第一焦距用于防抖与闪光灯输出计算。第二对焦点距离,只有知道了拍摄物体离开相机的距离ttl才能准啊!第三,AF电机与光圈电机的位置信息,只有知道了这个才能让电机精确的停下来啊!第四,重力信息,相信许多朋友已经发现自己镜头拍摄的照片,能自动识别方向了,这就是靠的它,第五,镜头抖动信息,也就是之间帮大家介绍的角速度传感器。最后是高速运算的处理器,显然,要对这些操作做出实时的反应,没有一颗强劲的芯是不可以的。这些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镜头不可缺少的必要元素了,而松下G2的这枚套头,无疑展为我们展现了现代光学镜头的最高技术制造水平。也许别的镜头可能光学性能要比它强很多。但是,其实它们的内部结构是完全类似的。其实就连那个大家最看不上眼的塑料卡口,我告诉你,中国现在也做不出来,因为这需要高精度的模具。否则那个可替换性,你只知道的。镜头虽小,但却是松下相机公司用心给我们的一份厚礼。
感谢本站资深网友、特约撰稿人沈洁提供本文,更多请关注沈洁博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