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秦发布:2010中国地区手机安全报告

互联网 | 编辑: 黄蔚 2010-12-14 16:00: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Android病毒激增 或将成为攻击重点

广东成重灾区 盯准沿海发达地区

感染地域方面,《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手机安全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广东地区以21%的感染比例,成为手机病毒的感染重灾区,北京,上海,福建、江苏等地位居其后。沿海发达地区,已成为手机病毒的感染重灾区。


我国广东以21%的手机病毒感染量位居全国首位

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智能手机用户量也保持领先,使得用户在享受更多丰富的手机应用同时,也时刻面临着手机病毒的威胁。例如,2010年11月爆发的“手机僵尸”病毒和2010年上半年肆虐手机的“手机骷髅”病毒等,上述省份的智能机用户,感染量都位居前列。

Android(安卓)病毒激增 或将成为攻击重点

感染平台方面,截至2010年11月,Symbian(塞班)平台依然是手机病毒的感染重点,64%以上的手机病毒对Symbian手机构成威胁。但 Android(安卓)平台的病毒数量则在快速增加,目前已占据7%的感染比例。由于该系统平台存在自身开源、安全机制薄弱的特征,2011年Android手机将很可能成为黑客重点攻击目标。


2010年手机病毒平台分布比例

当前,Android手机系统自身的验证机制相对薄弱,如其只能保证对下载程序的稳定性、数据完整性进行检测,无法验证Android手机软件的来源,以及对安装后程序可能存在的行为进行判定,故无法对安全性进行保证。对此,网秦手机安全专家介绍,2011年Android手机将有可能成为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

安全威胁愈发严峻 病毒感染、传播方式繁多

感染途径方面,《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手机安全报告》指出,据网秦“云安全”数据分析中心统计,当前通过手机访问wap和www网站感染病毒的比率达75%;通过短信、彩信感染病毒的比率占14%;通过蓝牙传输方式感染病毒的比率占6%;通过存储卡等途径感染病毒的比率占3%;另外2%的用户则是被其它传播途径的病毒感染。其中联网感染病毒的机率最大,成为用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


联网下载成为当前手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手机安全报告》介绍,通过联网传播的威胁中,伪装为各类手机软件病毒占总比例的中的75%,成为用户手机的主要感染源。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增加了用户感染手机病毒的机率,对安全防护更增加了难度。同时,2011年,伴随手机应用的日益丰富,盗号类、手机“后门”类病毒也将有大面积迸发趋势。更多的感染、传播方式,也对安全厂商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课题。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