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中国宣传部金雷部长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之前我还担心由于准备的题目并不是太多,是否会造成专访时间很短或者冷场,但事实上只要提开一个话题金雷部长就能很迅捷准确的接下话头,让我这个做主持人的感觉非常轻松。
40分钟,一次相当流畅的在线访谈使得我们与腾龙的这次有关B008镜头的合作得到了圆满成功。尽管之前也和包括双飞燕等DIY厂商朋友尝试过在线直播的新品发布活动,但是在数码影像领域,腾龙是第一家与PChome进行这种合作的厂商。有关于这次访谈的视频专题,请见: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254292.html
另外,本站也已经完成了一篇报道文章,详情请见:
腾龙中国宣传部金雷部长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之前我还担心由于准备的题目并不是太多,是否会造成专访时间很短或者冷场,但事实上只要提开一个话题金雷部长就能很迅捷准确的接下话头,让我这个做主持人的感觉非常轻松。在谈到腾龙这个品牌(Tamron)的名字由来时,他很意外的告诉我们这个名字其实脱胎于腾龙早年一名设计师的日文名字(田村),而在日企中品牌名源自人名的虽然并不少,但是使用设计师名而非老板名字做品牌的好像只有腾龙一家。这也证明了腾龙对于技术和设计人员的重视。
在发布会现场,金雷部长向我们展示了腾龙一系列大变焦比“天涯”镜头(即‘一镜走天涯’之意),而他不无得意的表示腾龙的确非常重视这种镜头的开发,这也与其他镜头厂商的设计思路有很大不同。尽管天涯镜可能会导致镜头总销量的下降,但腾龙发现这类镜头实际更符合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必须背负多款镜头的单反拍摄体验的。所以,从胶片时代开始,腾龙的大变焦比镜头就很受普通用户喜爱。
正如某位网友所说,如果以前腾龙给我们的印象是走“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性价比道路的话,那么从今年开始腾龙似乎突然开始发力,成为一个“技术派”厂商。新B008镜头可以算是最能展现腾龙技术水准的产品——绝对轻量化的机身却拥有惊人的15x光变能力(比B003小一整圈),而且拥有包括新一代VC,新超声波马达以及LD低色散镜片、非球面镜片等等配置。按照金雷部长的说法,腾龙为了尽可能的减小BOO8的体积和重量绞尽脑汁,即使是为了减轻5克的重量也不惜将原来镜筒设计完全推倒重来。有关于新的PZD超声波马达(驻波式)以及将线圈和磁石安装方式颠倒过来的VC设计,都是基于这种极端设计思路的产物。
有关于新镜头的上市时间和价格,答案喜忧参半。今天开始,上海北京等地的相机市场应该能够看到B008的身影,不过由于该镜头属于最新款且集合了腾龙的诸多新技术,因此价格方面并非一味低价线路,初期上市价格我估计应于佳能原厂18-200相当——当然腾龙镜头的焦段更长、体积更小巧。至于网友们关心的腾龙未来是否会加入微单镜头开发,金雷部长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但事实上已经有大量厂商与腾龙开始这方面的接洽。
专访结束后,金雷部长给我看了最新版本的B008 catalog。原以为这是一本小册子,但是实际是一份海报式的单页,最终可以展开成一个大单张,形势满新颖的。
腾龙方面很明确自己这款新镜头的定位不是专业人士使用,所以宣传catalog上的主要内容除了展现15x光变以及各种新技术在拍摄中的作用外,还针对初级用户的各种摄影需求,特别是家庭旅行拍摄做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说,这张catalog单页其实是一份小小的B008摄影指导书。而在我今天下午查阅腾龙日本官方网站时,也发现腾龙日本方面是以一个父亲的视角来拍摄孩子与家庭整整一周的生活故事。不涉及摄影、不涉及专业,只有浓浓的生活情趣和人性情感在产品介绍中,非常动人。
事实上,随着入门DSLR和微单类产品逐渐进入普通用户身边,类似B005或者松下GF2这类并非针对专业摄影者或者高级发烧友,而是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摄影新人的产品在市场上重新取得了较大的份额。而腾龙依靠多款新品(特别是两款60周年纪念镜头)也逐渐消除了我们过去对于该品牌低价但性能一般化的印象,而是尽量在向“与原厂镜头定价相近但品质更出色”或者“功能更丰富”方向靠拢。
明白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清楚自己要做的有哪些,这就是腾龙的成功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