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来临 2011年机箱产业变革前瞻
过去,我们都做了艰难的决定
2010年已经过去,2011年的篇章开始书写。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厂商又或是消费者,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做了许多艰难的决定。蝴蝶效应决定了这一个个艰难决定在日后注定会产生无法预测的变化,笔者今天就大胆揣测一下2011年机箱行业的变化,如有不当敬请提出。
本篇文章分为三个章节,本篇主要内容为回顾2009和2010年机箱行业的变化和2011年机箱行业变革之前的关系。
要什么自行车 要什么DIY硬件
放眼整个DIY行业,2010年似乎除了机箱产业相对平静外,其他的产品线几乎都推出了革命性的新品或新的格局。几乎整个行业的玩法都成为了,通过不断的推陈出新或是建立新的标准来不断的使品牌或是产品发展。
或许在一些人眼中,机箱是个八百年也不变的铁柜子。但细细看来,机箱如同汽车一般经常改款。随着DIY市场的不断萎缩,全球机箱品牌已经萎缩到200余个,而中国品牌就占据了一半左右。然后剩下的这些品牌还有一半是依靠国内五金厂的代工,换句话说真正自产自销的国外品牌不过2成多。
那么对于这个掌握全球接近八成机箱品牌制造同时还有自主品牌的销售的中国市场而言,变革与墨守成规一样容易。2010年中国品牌主流机箱给予了用户什么?电源下置、背部走线、风道设计、全塔式、面子范儿、内部黑化、免工具。而反观这些元素在世界机箱设计中,其实都早已成为历史。
想要掌握世界机箱的走向,其实只要关注一下美国、英国及日本三地的机箱市场便可得知。首先这三地的DIY已经进化到了发烧阶段,用户对电脑的需求就好比我们对自行车的需求。
自行车在我国已经相当普及了,如果你需要一台代步用的自行车,那么您仅需要购买一台品牌整车就好。但是如您需要的是一台各方面性能优良的专业车,或者您是这方面的爱好者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组装一台车,那就需要单独找来零件拼装了。
这个思维跳跃到DIY领域也是如此,当用户开始享受DIY而并不仅是使用电脑了。那么这个需求就会推动整个DIY产业的发展。要什么样的自行车与要什么样的电脑,这其中的关联是‘一样一样的’。
购买习惯决定机箱行业命运
中国机箱行业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其实并未落后多远,前文笔者也提到过接近8成的机箱品牌是MADE IN CHAIN。在制造工艺与制造技术上,大陆本土的工厂及工人完全可以堪称一流。(因为一流的机箱也是MADE IN CHINA)
机箱行业门槛低
话说回来,机箱本身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机箱不像芯片产业需要高精尖的制成技术与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机箱说白了只是五金机械上的加工。用木板一样可以搭个机箱,可目前还没听说哪位高人用沙子能炼出新片的。
既然生产能力并没有落后,那么是什么制约了大陆本土的机箱发展呢?有的人会说是设计,其实设计对于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想不到还抄不到么?所以真正制约本土机箱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何为购买习惯?如果要剖析这个问题那恐怕需要从我国宏观的经济环境上来入手,这未免有些太过于严肃和泛泛。但要是细分了说,GDP、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固定资产投资数额、进出口总额等因素都要拿出来分析。这未免有些太过于枯燥乏味,聊这个还不如聊一聊朝韩两个棒子思密达为啥都没动静了。
说白了国人选择DIY是为了便宜,从这个购买习惯决定了整个机箱行业的现状。
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袭来,作为全球机箱工厂的中国深圳。在这里有大约一半以上的五金机械厂遇到了外商退单的窘境,即使没有退单的工厂也将面临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于是这些厂商开始大力推广自主品牌,一时间我们身边突然冒出了好多之前从未听过的品牌。
而台系品牌在2009年由于欧洲、美洲市场的萎缩,而中国本土消化能力之强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尽管这些台系品牌组团入侵国内大陆市场,但是由于前期缺乏品牌建设,后期缺少国内运作的经验。在2009年用户的购买习惯还是倾向于本土的知名品牌,尽管这些品牌还停留在38℃机箱的标准设置中。
杀价是自残 忽悠是自杀
2010年全球金融海啸得到逐步解决,全球DIY市场开始复苏。在内地的代工厂商陆续接到了大量OEM外单,钱多事少的出口贸易也使这些代工厂无暇顾及自主品牌的运营与产品推广。在加上一二级市场的DIY份额逐渐萎缩,不少品牌为了争抢有限的市场份额开始杀出价格战,但是由于错误的估计了形势,这些厂商很快的就灭亡了。
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更好的机箱
此时由于通过媒体的宣传和市场的引导,用户接触到了电源下置、背部走线、风道设计、全塔式、内部黑化、免工具等一系列先进的机箱设计理念。而这些设计往往又是当时大陆品牌并不具有的设计,许多用户惊叹道‘机箱竟然还可以这样!’。
一时间台系成为了用户选购机箱的香饽饽,通过互联网的辐射,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接受300-500元这样的中端机箱。台系品牌大幅度走红,同样低估了用户智商的品牌,必将走向衰亡之路。T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2008年之前Tt曾经一度成为用户心目中的好机箱的代名词,可是由于低估了我国用户的智商,在2009年和2010年的市场业绩给予了这类品牌一击狠狠的耳光。
台系入侵后的份额
随着本土大佬品牌的份额不断被侵蚀,大佬们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一方面联手媒体大抄防辐射概念稀释先进的机箱设计方案,另一方面开始改良自家的产品推出旗下的高端品牌。
可是由于步子跨的太大,确实扯到的蛋。比如这些大佬出的电源下置机箱,却不能背板走线、前面板冲孔挡板设计却因此节约了光驱位的屏蔽辐射设计,侧板设计无法兼容塔式散热器等。甚至还有的大佬出品的机箱集合了N多流行元素却不舍得用料,整个机箱做的跟纸一样薄。太看重利润而忽略了自身的品牌建设也是2010年大陆机箱品牌节节败退的原因之一。
2011机箱行业的变革由您定夺
机箱行业经过几轮洗牌之后,其方向也逐渐明晰起来。大陆的机箱大佬依托着企业采购和网吧订单在短时间内还不会遇到非常明显的危机,并且适当的调节产品价格对于入门级用户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不过随着银欣、伟讯、联力等一系列台系品牌的市场格局逐渐清晰,杀价似乎并不是求生之道。因为这些台系品牌同样推出了150元-300元针对入门级用户的机箱产品,这个价位正好同大陆品牌机箱争锋相对。
980X、1090T、GTX480、HD6970这些高性能高功耗的处理器与显卡的诞生,也给予机箱更多的使命,风道的设计与是否能容纳显卡的安放这些都成为了用户选购机箱时会关注的产品特性。大陆DIY用户购买机箱已经很少有人会去关心机箱究竟有多重,更多的用户会去关心机箱的兼容性与整体设计。这无疑都是国产机箱最大的软肋,更大的软肋是明明知道这是软肋,但是还是不肯开模新的机架,在这方面上山寨厂做的要比大牌厂好的多。
2011年机箱行业究竟要如何发展,笔者认为是曙光来临。因为国内用户已经开始理性的去选择机箱,而这在几年前机箱是削减预算的配件,往往是有个使就可以了。如今硬件性能的过剩也给机箱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当下组装一台主流的主机要比3年前便宜2000元左右,余下的费用用户可以支配到机箱当中。
购买习惯决定了机箱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蝴蝶效应无处不在。当游戏机箱风靡的时候,整机黑化似乎成为了游戏机箱必备的配备。那么在厂商做出黑化内构这一个决定的同时,用户换来的确实将要面临辐射外溢的代价。同样而言用户如果想使机箱内部更加整洁,想使用背板走线这一策略势必要选择电源下置的机箱。但是这个选择也注定了电源将成为一台吸尘器,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这同样不是某些厂商降低成本的借口。
随着Intel最新整合处理器sandy bridge的发布,更低功耗更强性能的CPU+GPU的雏形已经诞生。小型化机箱设备逐渐占据了各大卖场的重点位置,同时大批的ITX、M-ATX主板的上市和降价也推动了小型化机箱的发展。在芯片与主板大规模集成的时代,笔者大胆猜测小型化机箱未来的前景十分良好,甚至有可能侵占大量的主流级机箱、HTPC机箱甚至中塔式机箱的大量份额。
机箱的利润并不在如何减少钢板的厚度,如何通过更换前面板来达到掩人耳目又出新品。放眼千元级别的机箱,这些所谓的高端机箱真正比拼的是用心程度。虽然在那些大佬品牌眼中,中高端的份额并不放在眼中。但是得民心得天下,用户的购买习惯决定了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产品的用心程度上,而绝非量上。
2011年机箱行业的新变革,新格局由您来定夺!
(上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