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很给力 从CES看固态硬盘五大方向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1-01-13 05:39:00原创 返回原文

其实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他们所采用的存储介质都是闪存,闪存价格的不断下跌也是促进前两者普及的关键因素。虽然和固态硬盘相比还有一定差别,但是这种存储介质显然是存储市场的新增长点。即便不是很显然,但是本届CES大展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厂商的动态。

2011很给力 从CES看SSD五大方向

2010年CES大展最为抢眼的就是3D,但显然离我们还是有些遥远,而今年CES大展的重点则是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以其独特的操作体验和便携特性推动了从用户到行业的变革,并将和智能手机一同占领未来用户的主流手持设备市场。

其实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他们所采用的存储介质都是闪存,闪存价格的不断下跌也是促进前两者普及的关键因素。虽然和固态硬盘相比还有一定差别,但是这种存储介质显然是存储市场的新增长点。即便不是很显然,但是本届CES大展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厂商的动态。

2011被誉为平板电脑的普及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固态硬盘快速发展的一年。可以说2011年这个市场已经从价格战扩大到品牌战、产品种类大展,甚至还不乏特色产品的出现。显然,未来几年内固态硬盘将像平板电脑一样迎来大红大紫的时代,会变得非常给力。

不过唯一遗憾的就是英特尔第三代固态硬盘的缺席,这多少影响了固态硬盘在本次CES大展中的关注热度。好在还有SATA 6Gbps固态硬盘的升级亮相、PCI-E固态硬盘市场的大饱眼球,这些也都让主打消费数码的CES大展显得更加饱满。

方向一:SATA3.0受高端热捧大厂升温

直到去年年末原生支持SATA 6Gbps(SATA3.0)接口的固态硬盘都只有Marvell的88SS9174主控芯片一种,代表产品也只是镁光Crucial RealSSD C300。SATA 6Gbps接口由于在2010年没有受到英特尔的原生支持,在用户群体人群中并没有引起太多强烈的关注。

也许是到了性能无法满足卖点或者是技术的增长点的时候了,在本次CES大展上,众多SATA 6Gbps接口的固态硬盘集体亮相。显然在新的一轮竞争中,由于有了原生支持,这也给了SATA 6Gbps接口充分发挥的余地,当年SATA 3Gbps接口面世时遭遇冷落的情形被固态硬盘终结。

其中,镁光Crucial再次发力,相比此前355MB/s和215MB/s的读写速度,新展示出的RealSSD C400将这个指标提升到了415MB/s和260MB/s,已经采用了自家25nm NAND闪存,而主控依然来自Marvell的88SS9174。

此外,海盗船也发布了Performance 3系列产品,号称是全球最快民用级SSD固态硬盘,因为它能够在6Gbps SATA接口下实现480MB/s的读取速度和320MB/s的写入速度。

当然作为固态硬盘另一家重量级厂商SandForce在去年年底就宣布了第二代产品SF-2000系列主控。作为该公司顶级合作伙伴OCZ终于将相关产品展示到了会场上。Vertex 3这个响亮的名字将再次成为发烧玩家的追求对象。该产品号称可以达到550MB/s和525MB/s的读写性能,但是暂时只面向企业和工业应用。

另外,作为全球第六大存储厂商美国治刚(SuperTalent)终于把研发高性能USB3.0闪存盘的实力用到了固态硬盘中。采用SandForce SF-2000系列主控的TeraDrive FT3和TeraDrive CT3悉数登场,标称性能500MB/s。

笔者观点:显然,SATA6Gbps接口已然受到高端SSD热捧,特别是集中在一些研发实力较强的品牌中。就像显卡阵营的AIC和AIB一样,SSD领域自然也会产生高级和普通合作伙伴之分。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固态硬盘市场洗牌的可能性。

方向二:PCI-E市场更强大噱头更猛

2010年消费级市场就出现了采用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大部分均基于SandForce方案,因为两大主推品牌OCZ和PhotoFast也都是SandForce的忠实合作伙伴。OWC曾宣布过一款基于SF-2000的PCI-E企业级产品,但是最近并没有新的消息。

在本届CES大展上我们自然见到了更加强大的产品。由于PhotoFast没有亮相,所以成为了OCZ和新东家SuperTalent的舞台。

OCZ第三代Z-Drive R3

其中,OCZ并没有继续展示面向消费级用户的RevoDrive产品,而是专注于企业级市场。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消费级PCI-E产品更多的还是噱头。最新展示的第三代Z-Drive R3,配备新的散热器,整合Super-Cap,以保证掉电瞬间完成写入操作防止数据丢失。该产品采用了SF-1565主控、Marvell RAID控制器,最大容量可以达到1.2TB。性能方面则可以达到最高1000MB/s读取和950MB/s写入、4KB随机性能可以达到135K IOPS。

Super Talent 第二代RAIDDrive PCI-E固态硬盘

而美国治刚Super Talent的第二代RAIDDrive PCI-E固态硬盘产品,采用PCIe x8接口,并内建8个SandForce主控芯片组件成RAID,该产品可以提供的最高读写性能据悉可以达到2.4GB/s和2.2GB/s。

治刚RAIDDrive II可以提供高达230K的IOPS性能,最高支持2TB容量,而且需要额外的4Pin供电接口。

笔者观点:目前PCI-E固态硬盘大都通过多个主控组建RAID的方式实现高性能,这就掩盖了非原生PCI-E方案带来的延迟问题以及没有TRIM功能等缺陷。显然目前非企业级的PCI-E固态硬盘看似强大,噱头其实也很明显。

方向三:固态硬盘必将影响业界格局

最先进入固态硬盘市场的是半导体行业的老大英特尔,后来让这个市场升温的则是来自内存模组厂商的跟进,目前这个市场已经有些混乱,因为一些光存储厂商也进入或准备进入这个市场。不过除了一些半导体行业巨头外,目前大部分推出固态硬盘的厂商都是传统存储厂商。但现在来看混乱还不止于此,因为连显卡厂商也加入战局了。

在元旦前夕,我们就获悉了影驰(Galaxy)将在本届CES大展中展示自有品牌的固态硬盘产品。容量包括32GB、64GB、128GB和256GB版本,读取速度高达240MB/s,写入速度达到215MB/s。影驰没有公布采用的主控类型,但从规格来看应该是Indilinx的产品。

影驰进军固态硬盘市场,进一步影响该市场的格局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驰进入固态硬盘市场的缘由。影驰给出的理由是“为了给消费者更为优秀的游戏体验,除了给大家带来性能出众的显卡之外,还顾及到玩家读取游戏数据速度,而使用SSD能大幅提升游戏的极致体验。”

既然影驰率先抛出了绣球,这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其他品牌是否也会跟进。毕竟以游戏体验为切入点,这样的说辞显然非常宽泛,我们可以把更多的厂商联系到一起。但是我们仍要考虑的是,非半导体制造商或者存储厂商推出的固态硬盘产品在认知度上会否受到影响。

昨天OCZ还在展示Fatal1ty内存,今天就宣布退出内存市场

同样是注重游戏体验的厂商OCZ,向来以高性能超频内存而著称,不过自从步入固态硬盘领域以来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当然也有可能是受到了财政的影响,几个月前还宣传只放弃低端内存市场,如今在CES刚刚结束的时候又确定将在下月底全面放弃DRAM事业。

笔者观点:有的刚刚进入,有的喜新厌旧,尝试新的市场的同时放弃老的市场,相互的取舍成为了重要因素。从英特尔的大力推广,众多主控方案提供商混战,各大通路厂商纷纷涌入,固态硬盘市场的成长将会非常迅速,也会变得非常混乱。产业的格局必将产生变动,各大厂商的下一步动作值得我们观察。

方向四:混合硬盘又将是一大产业

把混合硬盘放到这里来谈其实并不过分,结合固态硬盘的性能优势和机械硬盘的容量优势,笔者预计这一市场在今后若干年当中将大有说头。希捷Momentus XT留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它为笔记本电脑性能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那么基于和Momentus XT的Adaptive Memory同样原理的台式机版本,这次便由Marvell的88SE9130主控来完成。采用这种主控的产品就是一个提供SATA 6Gbps接口的PCI-E卡,我们可以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同时接到这张卡上,有主控算法动态地监视用户使用习惯,将经常访问的文件放入固态硬盘中。

88SE9130就是一个PCI-E卡具备动态管理功能

Marvell公司预计,这种产品在高端台式计算机和存储系统新控制器的使用上相对会越来越快。

但是这种动态管理的固态硬盘或许对企业用户还有一定意义,毕竟它支持安全模式提供类似RAID 1的镜像数据保护。但是笔者此前做过分析,对于消费级用户来说,如果我们购买了一款120GB的固态硬盘,有了充分的容量,还需要动态管理吗?

Marvell 88SE9130主控芯片

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接受64GB固态硬盘的价格了,想必今年128GB级别的产品也能降到1200元的价位。台式机的空间够大,用户完全可以自行购买一款大容量固态硬盘,用于安装系统和应用软件。这也是希捷Momentus XT为什么只有笔记本型号的原因。

笔者观点:Marvell公司推出的这种方案,虽然给人一个非常新颖的概念,但是短时间内并不会像Momentus XT那样可以快速为人所接受。也许,在内存容量足够大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通过这种技术为系统加速。但是无论如何,混合硬盘或者混合搭配都绝对将是未来的一大重点,从固态硬盘和传统硬盘独立出来作为一大产业也并非没有可能。

方向五:闪存变化多端推动新生代

固态硬盘这种以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产品,可以变化多端,扑朔迷离。就像PCI-E固态硬盘一样。但有时各大厂商为了解决SATA 3Gbps带宽不足的问题,也会尝试一些新的接口。此外,USB3.0闪存盘作为高速闪存设备,它和固态硬盘也就产生了渊源。

OCZ在本次大展上就拿出了采用光纤HSDL接口的固态硬盘,但是OCZ并没有拿来实物,只有一款适配卡。据称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0Gb/s。当然这只是接口方面的变化而以。

本次CES上还有新奇产品推出,不过不是改变了接口,而是加强了防护。我们都知道固态硬盘并不像机械硬盘那样被放在一个法拉第笼里面,因此难免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的影响。

因此ioSafe就推出了这样一款产品,将固态硬盘全部放在全金属外壳(铝合金或者钛合金)中,不但具备防水功能,可在盐水环境中保护三天,甚至还具备防火防子弹的特点。ioSafe还提供数据恢复服务。

东芝展示的防水型固态硬盘产品

东芝也展示出了防水性固态硬盘产品,将PCB直接放置水中,然后进行测试,无论如何震动,无论如何撞击,数据都完好无损。

刚刚说到USB3.0闪存盘和固态硬盘的关系,这不,本届CES大展美国SuperTalent就展出了非常给力的产品,采用SandForce主控的USB3.0闪存盘。读取性能超过140MB/s。

SuperTalent展示的采用SandForce主控的USB3.0闪盘

之所以USB3.0闪存盘和固态硬盘有如此关系,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原生方案的产品上市,现有产品都是通过SSD的主控配合桥接芯片实现的。

笔者观点:闪存这种产品给力人们无限的遐想,也给了厂商更多展示的舞台,使其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存储介质,这远远超过了传统硬盘的魅力。闪存产品可以做得很小,也可以很大,可以作为任何终端的存储介质,还可以奇形怪状。应该说固态硬盘只是闪存的其中一类产品、一种形式的体现。闪存不仅仅只有性能优势,更有着无限魅力。

总结:2011年不仅仅是固态硬盘飞速发展的一年,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闪存介质在各类设备中的应用,毕竟固态硬盘的降价也是得益于闪存成本的降低,因此也进一步催生了高性能USB3.0闪存盘,高性能闪存卡的普及。2011年闪存将迈入25nm阶段,所以可以进一步肯定的是,无论是便携式终端还是固态硬盘,他们都将非常给力。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