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息产业驱动力量的软件企业,创新原是立身之本,但随着创新成为新的国家战略,追求创新最大化正成为政府和专家对软件企业的建议,但正如SAP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张侠所言,“并不是传统的技术创造就能称为创新的,重要的是在各个环节都进行创新,使企业通过差异化与众不同才是创新的目的。
软件企业要找到自己的下一个出海口,就无可回避地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创新”道路,不仅是产品或市场,还包括模式和观念,但创新远不只是产品或技术那么简单……
融合市场需求
“眼下,没有哪一家软件企业不把创新作为口号,不管是列入战略目标还是写进宣传手册,如果不提创新似乎就显得有些落后了。”一位中国软件企业领导人感叹道。
多数中国软件厂商仍表示,目前国内软件产业的创新状况并不乐观。“对我们来说,真正的创新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大量研发需要投入,但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短时间内我们都无法和国外先进的软件厂商相比。”一位国内软件企业老总对本报表示。
长期以来,我国软件企业依靠政策扶持生存的现象并不少见,但随着软件技术不断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将产品创新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成了软件企业新的考验。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表示:“企业追求创新,必须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相一致。因为中国企业长期处在非规范的竞争时代,创新会成为企业的压力。”
对中国的软件企业而言,普遍的困难不是不能创新,而是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对实际应用的效果。一方面,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软件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将技术创新转变为产品非常困难。
有数据显示,多数跨国软件企业的研发经费占营业额的10%以上,微软甚至达到20%左右,而中国软件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普遍偏低,从某种程度上,中国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只能停留在初级和低端市场。
最初由代理分销跨国公司产品起家的神州数码,目前是国内IT服务市场排名第一的企业,业务分为咨询、传统分销系统集成和服务外包三大块。该公司总裁CEO郭为认为:“在国际竞争继续加剧的中国市场,只有管理创新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应对国际化竞争,不管是模仿,还是原始创造,还是消化吸收再创造。”
但在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眼里,IBM几十年创新的历史并不是企业生存发展那么简单。“创新不是一个企业关起门来自己研究,而是在一个开放的,有公开标准的环境下与别人协作、创新,不是发明,而是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企业必须建立的能力。”他强调。
仅靠政府扶持?
“最有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都是在公平、开放、鼓励创新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商业软件联盟BSA副总裁杰斐认为,“依靠政府扶持或通过‘创新’捞取政策利益的企业,没有发展前景。不但对国外的软件企业,对中国的软件企业也是如此。”
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国内的软件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获取了更多的技术和市场机会。金蝶与IBM合作,开发高端ERP(企业管理软件)产品;中软、神州数码、浪潮、创智通过与微软合作进行软件开发和人才培养,东软获得了德国管理软件厂商SAP的投资,进入ERP市场。
虽然中国软件市场的主导地位大多被微软、IBM、ORACLE、SAP等跨国企业占据,但这并不表示国内的软件企业没有生存空间。2005年,用友和金蝶两家企业主营业务均获得增长,净利润增长都超过40%。
而“从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出来的”瑞星总裁毛一丁则更喜欢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因为瑞星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为了从市场上得到回报。”下半年瑞星将在网络杀毒市场与赛门铁克和趋势科技等竞争对手拉开更大距离。目前,瑞星单机版杀毒软件占70%以上的份额,居市场首位。
“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有自己的软件产业力量,就要与国际软件产业发展相融合。”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也认为,“实实在在的创新态度除了技术创新,还包括如何与别人的先进技术相融合。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对软件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帮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本土”和“海外”的区别正变得微不足道,中国的软件企业只有学会了在新的“创新环境”下生存,新的机会才会层出不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