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纠纷扎堆 专家教您如何规避风险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6-10-30 18:00:00转载

近半年来,域名掠夺呈现出“扎堆”的趋势,国内注册者COM域名频频遭遇外国公司掠夺,专家支招教您如何规避风险。

    日前,中国注册者在与美国公司的域名争夺中再次败下阵来,上海的杨先生注册的cnskype.com域名被美国COM域名的仲裁机构判决无条件交出。业内人士担心,cnskype.com的丢失,将给这家经营多年的网站带来灭顶之灾。

    据了解,上海市民杨先生于2004年11月注册了cnskype.com域名,用来建立网站开拓网络电话的销售业务。通过两年的努力,该网站已经收获了可观的人气,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杨先生却突然遭到美国一家公司的投诉,宣称杨先生所注域名的主体识别部分侵犯了其拥有的“skype”注册商标权,并据此认定杨先生是恶意注册该域名,要求取回cnskype.com域名。

    经过裁决,争议最终以中国注册者杨先生的黯然败诉收场,美国公司成功夺走了域名。“原本以为COM域名是国际域名,安全有保障。万万没想到,中国注册者与国外公司的域名交锋简直就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可言。”COM域名仲裁中的败诉,杨先生很无奈。由于其公司业务完全通过网站来进行营销,是典型的纯电子商务类型,而cnskype.com域名则是目前网站与外界沟通与开展业务的惟一渠道。因此,网站域名被判转移也就意味着企业的业务完全中断,造成的惨重损失不难想象,企业由此也面临倒闭的危机。

    就在cnskype.com案判决20天后,中国公司再度在域名纠纷中失利。国内注册者拥有的civ4.com域名被判给了美国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在国外注册有“CIV”的商标,并以此为由诉称我国企业正在使用的civ4.com侵犯了其商标权,具有恶意企图,要求中国注册者交出该域名。经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裁决,这家公司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取走了国内注册者合法注册并使用多年的COM域名。而civ4.com域名的拥有者黎先生则感到很委屈,因为这个域名早在2003年11月份就注册了,并正常使用至今。黎先生说,之所以注册civ4.com,是考虑到简短的域名便于记忆,而在注册之前,他对“CIV”这个商标是闻所未闻。

    在域名的注册上,简单字母组合因易于记忆成为多数人的首选,并无特定含义。而此案的仲裁却只是考虑了国外公司的商标权利,无视该商标在中国并无知名度的事实。“civ4本身可以指代很多拼音缩写意思,但就是这样一个域名,却被强行夺走,令人寒心。”网友虽然愤怒难平,但也在裁决面前也只有无奈低头的份儿。合法注册的COM域名如此频繁地遭遇国外公司掠夺,使得对COM域名不公正裁决问题的关注度再度升级。

    域名被夺损失多

    利润全无品牌丧失

    近半年来,域名掠夺呈现出“扎堆”的趋势,国内注册者COM域名频频遭遇外国公司掠夺,cnnews.com、oicq.com,asiabase.com、comdell.com重金买域名的事屡见不鲜。

    在COM域名被夺后,给注册者带来的最直观损失就是所拥有的COM域名注册权利被剥夺,域名被他人取走。然而,域名被夺的全部损失并没有这样简单。由于域名是一切互联网应用的基础资源,因此,一旦域名被他人夺走,网民因失去访问入口无法再访问企业网站,从而导致辛苦积累起来的网站人气随之迅速流失,这才是对域名注册者最大的伤害。据悉,很多网站甚至因COM域名被夺而最终关闭,譬如cnnews.com域名在被CNN夺走以后,小有名气的“中国新闻网”就逐渐走向衰落,最后消声匿迹了。对于经营性的网站来说,域名被夺将直接中断网站的正常发展,这笔经济损失账就更显得立竿见影。

    一位曾经遭遇过域名纠纷的网站经营者告诉记者,域名是企业网站的生存根本,尤其是通过经营形成一定名气和访问习惯后,企业的域名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企业营销的重要经脉,一旦失去域名,企业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全身瘫痪”。正是因为如此,COM域名被掠夺才引起中国注册者的广泛关注。

    互联网知名律师于国富表示,中国企业如果遭遇COM域名掠夺,一般很难胜诉,因而损失普遍较大。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企业COM域名遭到掠夺的后果较之从前而言更加严重,首先是习惯于通过网络接受服务的用户将深感不便,而企业的网络品牌建设战略也会大受影响,同时巨额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企业发展留下“硬伤”。

    专家支招规避风险

    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域名界法律专家胡钢律师介绍,近期爆出的COM域名仲裁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挟商标而制域名”,专业术语称之为“反向域名掠夺”。最常见的反向域名掠夺便是凭借商标权进行剥夺其他企业正当使用域名的权利。

    面对日益严重的COM域名掠夺,国内企业应如何应对呢,法律专家依据三种不同的企业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对于已经遭遇COM域名起诉的公司或个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自救。广州律师协会的林桂阳律师认为,企业一旦遭受外国公司提起投诉,应该积极应对,迅速组织专业人员翻译投诉书内容,弄清对方投诉的理由和证据;然后出资聘请业内知名并且熟悉国外仲裁法律的律师,以英文提出具体答辩意见;最后尽可能准备较为充分的证据,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给国外域名仲裁机构。

    对于COM域名使用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未雨绸缪提前预防。由于COM域名要面对全球上亿商标的潜在威胁,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保证自己的域名不会同别国企业的商标重合或者近似。事实已经证明,一旦相重甚至相似,则可能因此遭遇域名掠夺。

    对此,胡钢律师提醒广大域名使用者,与其灾难来临再寻思对策,不如早作防御,防患于未然是必须的。对于国内的企业、团体、个人网站,采取“必要选择”原则,注册和启用CN域名是其规避域名风险的上策。如果早作计划,同时推行CN域名,即便是COM域名停用,企业依然可以凭借CN域名继续网站正常运行。西安虎酷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虎酷网以电子商务为命脉,当其COM域名tigercool.com遭到美国娱乐公司的掠夺后,该公司并没有因此而倒闭,因为他们在于很早就启用了tigercool.cn,并坚持在企业推广中予以标识,在COM域名被不能使用后,他们还可以依靠CN域名继续经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损失。

    而对于尚未启用域名者来说,域名安全应该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可以将CN域名作为第一选择,从一开始就将域名风险拒之门外。胡钢表示,comdell.com、faceben.com等案例已经告诉我国企业一个事实,就是中国注册者在COM域名仲裁中必然处于弱势地位。既然如此,发展之初的企业和网站就需规避风险,在起步阶段就使用CN域名,将反向域名掠夺带来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切实保障企业和网站稳定运转。

    林桂阳律师称,中国企业急需在信息时代建立网络品牌体系,而由我国管理的CN域名,则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企业不仅可以在丰富的资源中选取简短的好名字,同时又能得到良好的安全保障。CN域名是目前惟一采取“24小时响应机制”的域名,保障了注册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自己的域名问题。 (杨 曼)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