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前途未卜?电子书遭遇的五大尴尬

PChome | 编辑: 于 2011-05-11 06:04:00原创 返回原文

电子书遭遇的五大尴尬

电子书自从2009年开始风行于市场,但是上市以来一直受到平台和资源的限制,并没有在用户中激起强烈的使用热情,所以在数字化的电子书与传统纸质图书的强烈碰撞下,人们似乎还是更加青睐与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是喜欢通过移动终端来进行快速阅读的用户群体也依然比较庞大,例如用手机看小说的用户。

对于电子书的前途,人们已经由当初的新奇,再到后来的审视,再到现在的质疑了,对于图书的购买是更习惯于实物的拥有还是电子数据的保存呢?相信这是个个人习惯问题,但就是这个习惯以及整个出版行业的制度决定着电子书未来的发展。目前,对于电子书市场来说,还有这五大需要面临的尴尬局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

电子书尴尬之一:ipad称霸市场

电子书尴尬之一:ipad称霸市场

一位电子书经销商表示,去年电子书市场大热完全是人为炒作起来的,其实市场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激发和改变。现在以苹果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对一些需求更多元化的消费者的吸引力,消化了大部分电子书的潜在市场。特别是iPad一代产品的降价,导致电子书市场现在销售基本停顿,所以很多电子书厂家从去年第四季度就开始停止对电子书的生产,逐步退出市场。

iPad的横空出世,无疑是电子书衰落的导火索,电子书产品功能单一,只能看书,最多听听音乐。从价格方面看,电子书一般要一两千元,这一价位完全可以买到一部功能齐备的国产品牌平板电脑,甚至苹果iPad的价格也不是很高,且功能繁多,可以使用3G上网,或者通过wifi上网浏览网页,还可以玩游戏,因为其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另外iPad还可以通过在线商店购买新的书籍或者游戏。

据相关数据,目前中国平板电脑市场中有78.33%的份额已被苹果iPad所占据,排名第二的则为三星的GalaxyTab,占据市场份额的5.12%,相形之下,汉王科技的市场份额仅为0.3%。

当然,汉王只是一个案例,只是因为汉王科技做的电子书产品相对而言在国内比较“大”,而这个大,更多的也只是炒作出来的而已。或者说,去年电子书的火热也只是概念,汉王试图让人们从传统的读书模式中走出来,结果去给别人做了嫁衣,苹果顺势而为,接替了这块蛋糕。

苹果的成功就在于其对创新近乎偏执的追求。反观国内企业,尤其是更新换代速度飞快的消费电子类产品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表现不佳。去年此时电子书生产企业有100多家,现今国内电子书市场还有些声音和销售的厂家只有20家左右,硬件功能单一,内容不够丰富,使得电子书的未来很不明朗。中国电子书市场在经历了两年的喧嚣后,是走向平稳发展还是走向末路,仍然取决于业内企业的努力。

电子书尴尬之二:优质图书遭冷遇

电子书尴尬之二:优质图书遭冷遇

作为阅读的革命,图书的数字化几乎是无可争议的趋势。早在2009年,亚马逊就宣布其网站上的电子书销量首次超过了纸质书,亚马逊的电子阅读器Kindle亦作为时尚尤物,风行一时。

在中国,数字出版风潮同样风起云涌。程三国认为,电子书市场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电子书1.0模式是传统纸质图书的数字化,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亚马逊;电子书2.0是指在网络发行的原生电子书,典型代表是盛大文学和中国移动;而电子书3.0是包括互动与游戏在内的增强型电子书,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过去几年,以盛大文学和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电子书却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依靠以销售为主的内容收费体系,盛大文学和中国移动开创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

但中国传统纸质书的数字化市场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这块市场在西方发达国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去年亚马逊主导下的美国电子书市场增长了300%,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出版商都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这样的繁荣景象让中国的图书产业从业者羡慕不已。但满怀憧憬的几大数字出版平台,却遭遇“非主流”,甚至传统优质图书“无米下锅”的局面。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经理戴和忠近日在一个场合曾困惑地谈到,许多人反映这个手机阅读基地快变成了“小说基地”,而且是比较娱乐化的小说聚集地,这并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中国移动希望把一些优质的出版作品拿到这一平台上来,改变现有的局面。

在美国,专业书和学术书,包括法律、科学/技术、医学和商务类图书占据了美国电子书市场的75.9%,在业内人士看来,这部分书籍才是将来中国电子出版最有潜力的增长点。

事实上,为了吸引传统出版社落户数字出版平台,像盛大文学、汉王书城这样的电子出版平台并没有少下功夫。

今年4月11日,盛大文学正式推出了“云中书城店中店”,这一开放平台就是为了提高出版商的积极性,希望它们能够把自己优质的出版资源拿到云中书城上来。该平台为版权方提供内容录入、自主定价、营销推广、支付结算等一整套数字版权解决方案。这是国内首次将传统的店中店概念引入到数字出版行业中来。

电子书尴尬之三:可替代性强

电子书尴尬之三:可替代性强

虽然大家都认为Kindle正在复制iPod数字音乐领域的经典生态系统,但电子书阅览器之于图书市场与音乐播放器之于音乐市场来说毕竟不同。纸上的音乐是不能听的,但纸上的内容却是能看的。这也是现实市场中电子书阅览器的最大威胁:便宜的纸质图书可以替代它,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与音乐播放器市场规模的差距是几何级的。

尽管电子书阅览器凸现了许多纸质图书没有的优点:海量、搜索、下载、更新……但现实中用户比想象中要挑剔得多,对书香的留恋让他们感觉到电子书阅览器不过是个钢铁怪物。尽管长期以来硬件厂商在阅读器的设计和研发上多以纸质图书作为参照对象,但纸书却在实际中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阅读者们最简单的需求成了电子书阅览器生产者最不易达到的技术之巅。制造商花大力气在电子油墨、电子纸、优质显示技术、触摸屏等技术的不断研发上,但这也将相应拉大产品价格与大众购买力之间的差距。

电子书阅览器较高的可替代性,除了纸书,还体现在电脑、PDA、手机等产品上。特别是上网本、智能手机和3G结合以后,电子书阅览器面临的考验将更为严峻。仅就视觉体验而言,笔记本电脑、手机、PDA在显示技术、阅读功能等方面不如电子书阅览器,却也可以基本满足人们浏览信息的需求,并且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应的阅读习惯,这就陷电子书阅览器于风险之中了。

电子书尴尬之四五:价格内容与兼容性

电子书尴尬之五:价格与内容

 “整体来看,价格偏高是电子书阅览器扩大市场份额的瓶颈。很多人还只是买了送礼用。如果能降到千元以下,可能很快就会普及。像我现在卖的两款产品,2480元的明显比2880元的好出货。”在科技市场,从事电子书阅览器销售工作的赵先生告诉记者。他说,这几年,电子书阅览器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市场扩大了不少,但总体上一直没有摆脱销量低单价高、单价高销量低这一恶性循环。

那么,多高价格才是合适的普及门槛?在采访中,多位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千元大关”。目前阅读器一半以上的成本来自E-ink屏幕。业内人士预计,屏幕批量生产后可能使终端设备价格降至千元以下。

价格之外,国产电子书阅览器还有一个大硬伤就是内容。一位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Kindle在美国的成功,与亚马逊所掌握的内容资源密不可分。但在中国,阅览器厂家都还只是在卖硬件。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都是电子书阅览器最大的发展瓶颈。

电子书尴尬之五:兼容性差

兼容问题也是一个隘口。由于兼容问题必须由内容生产商和电子书阅览器厂商共同解决,牵涉到两个领域的利益均沾与互换,在全球范围内混乱的电子书标准,已经成了限制电子书阅览器发展的重要隘口。

尴尬解脱之日,也许就是电子书阅览器市场突飞猛进之时。好在厂家一直没有放弃努力,除了在产品本身凸现自己的特点外,还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推出一些新功能,如利用软件自制电子书等。技术上的研发与用户积极性的调动,二者在不同位置向同一目标的努力,也许将成为助电子书阅览器走出尴尬的坚实两臂。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