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遭抢域名被掠 中国企业域名告急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6-11-06 10:13:00转载

进入网络时代,域名是企业营销的重要经脉,尤其是通过经营形成一定名气后,其价值常常无法估量。一旦失去域名,企业轻则“伤筋动骨”,重则致命。然而今年10月以来,我国企业的COM域名安全却连连告急。

    进入网络时代,域名是企业营销的重要经脉,尤其是通过经营形成一定名气后,其价值常常无法估量。一旦失去域名,企业轻则“伤筋动骨”,重则致命。然而今年10月以来,我国企业的COM域名安全却连连告急。

    近日,经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裁决,在“civ4.com”域名争议中,中国公司再度失利,合法注册的该域名被外国企业掠走。

    据了解,此次针对“civ4.com”向中国注册者发难的海外公司在投诉书中称,该公司在国外注册有“CIV”的商标,我国企业正在使用的“civ4.com”侵犯了其商标权,具有恶意企图,要求中国注册者交出该域名。

    10月底,上海的杨先生被判无条件交出注册多年的“cnskype.com”域名,原因是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注册商标为“skype”。

    “现在是一片惊恐声!”国内知名互联网服务商万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对COM域名的掠夺危机,国内企业咨询如何规避的电话此起彼伏。

    93%的涉华COM域名争议被判转移

    “‘挟商标而制域名’,专业术语叫做‘反向域名掠夺’,就是凭借商标权剥夺其他企业正当使用域名的权利,是国外公司惯用的手段。”互联网法律专家吴晓东告诉记者,类似

    civ4.com这样被国外公司以商标权名义夺走的事件,在近期已进入高发阶段,牵涉到我国的一些IT企业、珠宝公司甚至学生网站,例如“cmz.com”、“comdell.com”、“rc3m.com”等域名,都先后被国外公司“掳走”。“统计资料显示,在涉华域名争议案例中,93%的COM域名被裁定转移给外国公司。”

    吴晓东分析,COM域名潜伏的隐患,根源在于其管辖权在设于美国的仲裁机构手里,而其又遵从“美国规则”和英语解释,对于美国商标有着特别的保护。对中国注册者而言,语言的陌生、法律环境的不了解,再加上相对偏袒国外投诉者的倾向,中国注册者处于应诉上的绝对劣势。

    注册CN域名方为上策

    由于COM是国际顶级域名,面对全球上亿商标的潜在威胁,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保证,自己的COM域名不会同别国企业的商标重合或者近似。“事实已经证明,COM域名一旦相重甚至相似,由于仲裁机构的倾向性保护,中国注册者想要‘虎口脱险’,基本上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吴晓东的口气有些沉重。

    “尽早注册和启用中国域名即‘CN’,才是中国企业规避域名风险的上策!”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学术专家胡钢认为,作为我国自主管理的CN域名,在语言、法律、使用各方面都不存在障碍,尤其是在权利认定和域名权益保护方面,CN域名有着更完善、合理的仲裁条例和法规,能有效地保障注册者的权益。

    胡钢的看法是,如果早作计划,同时推行CN域名,即便是COM域名停用,企业依然可以凭借CN域名继续网站正常运行,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他以主营电子商务的“西安虎酷网”为例告诉记者,当虎酷网的

    tigercool.com域名遭到美国娱乐公司的蛮横掠夺后,该公司并没有出现倒闭的结局,原因正在于很早就启用了tigercool.cn,并坚持在企业推广中予以标识,因此得以继续依靠CN域名继续经营。

    胡钢告诉记者,中国注册者在COM域名仲裁中必然处于弱势地位。发展之初的企业和网站就需规避法律风险,在起步阶段就采取优先原则,把CN域名作为第一选择,将反向域名掠夺带来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这才是保障我国企业域名安全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