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论坦克设计时,常有这么一个牢固的观点:坦克外形越低矮越好。从理论上讲,坦克外形越低矮,正面投影越小,确实可以减少中弹概率。
在评论坦克设计时,常有这么一个牢固的观点:坦克外形越低矮越好。从理论上讲,坦克外形越低矮,正面投影越小,确实可以减少中弹概率。但是不幸的是,数十年来的无数场局部战争,“越矮越好”很少被实证过,很多战例却往往是“越低矮的坦克损失越大”。
在历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的苏式坦克(T-55、T-60)是“外形低矮”的典范,以色列的西方式坦克(M-60和“百夫长”等)则是“人高马大”的代表,但双方损失却是天差地别。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以外形低矮而广受好评的T-72,面对美国M1坦克和英国“挑战者”坦克则更不堪一击。
其实,强调“外形低矮可减少中弹率”的好处,更像是文学家琢磨出来的“数学神话”。中弹概率随瞄准中心点向四周的扩展,应该是正态分布而非离散分布。坦克正面投影增大10%,中弹概率增加值可能只有5%甚至更少。对于先进反坦克弹药来说,每一种弹药的命中散布点会高度集中于一个固定面积的投影区域,T-72和M1并没有太大不同,因此中弹概率可能只是99和100的差别。
为追求这种并不太显着的差别,苏式坦克(包括部分中国坦克)在设计上付出了多项沉重代价。首先,坦克内部空间被缩减到苛刻地步,设备布局更加局促,人机工程效能很差,大幅增加乘员疲劳,不利于长时间作战。苏联坦克驾驶员身高不能超过1米6,早已成为军事笑谈,对人员素质也造成先天制约。历次中东战争,苏制坦克频频输给西方坦克,往往并不是火力、装甲和机动性输给对方,而是作战人员过度疲劳,以及操作不便、应变不及等因素,简单说就是输在了“人的因素”。
另外,坦克外形低矮,会严重限制火炮俯仰角,造成实战中的短板。例如,T-72的主炮俯角仅-6度,而M1A1则有-9度,后者在传统反斜面射击以及进行隐蔽射击时,更具有优势。此外,单纯追求外形低矮,也造成苏联坦克防护设计上的几个先天漏洞,例如首上装甲和自动装弹机等。
客观来讲,“外形低矮”并非苏联坦克战绩差的直接原因。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坦克设计者往往刻板听命于上层,设计思路僵化,仅仅为满足重量轻、高度矮的死命令,导致乘坐舒适度、设备合理布局等不该被牺牲的因素被牺牲。
在技术性能允许的情况下,外形尽量低矮的设计自然可被接受,但若把外形低矮作为设计的首要追求,而不顾实战的需要,就得不偿失了。(凤凰军事 战史短评 陶慕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