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无线”金融信息化价值链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6-11-20 11:46: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中国移动‘银信通’业务的全国推广,将给银行信息化带来全面的改观,促进新的移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出现。”

2

  全国一盘棋

  深圳发展银行系统协调部总经理郑少健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深圳移动其实在两年前就已经针对深圳银行业推出了各种手机银行类业务。因此这次移动“银信通”全国推广会还有更深一层意义。

  按照张晓明的解释,这次全国推广是为了响应前不久在江西召开的移动全国工作会议要求,要针对全国或跨国客户,整合省级分公司原有各行业信息化资源,打造各行业信息化统一平台,提供全国“一站式”服务,“银信通”只是这一行动的开端。

  郑少健告诉记者,由于银行的系统庞大,资源庞杂,以前各银行是与各省级移动公司合作,在自己的信息化平台上建立了本地移动金融服务体系,并推出了各种银行信息服务。“但在全国范围内,这些服务的规范和功能都不尽相同,需要整合成一个具有全国品牌效应的服务体系。”

  新华信一位咨询专家认为,“移动+银行”联合给用户提供移动金融信息服务只是结果,其过程实质在于,中国移动通过为银行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平台,以先进的代理服务器与银行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电子银行、信用卡等应用系统对接,为银行内部和广大的银行客户创造服务新模式。简言之,移动实现了移动金融信息化价值链的整合,银行才是移动的第一直接用户。

  疏通产业链

  根据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合资公司联动优势提供的资料表明,2005年,中国移动“手机钱包”类业务实现了注册用户数量飞速发展,达到了500万户。而据内部测算,2006年将实现用户翻番,达到1000万户。

  不过与中国移动近3亿户的用户数量相比,使用移动金融服务的用户仍然占少数,并且这些注册用户的“黏性”不强,持续使用用户的数量还有待提高。

  对此,赛迪顾问张莉认为,除了受“银行短信诈骗”等社会因素影响外,类似“手机钱包”这样的移动金融服务还大量存在用户使用习惯难以改变,用户消费使用环境不够优化等关键原因。

  新华信方面则认为,原因在于整个移动金融服务产业链呈现出“各自为战”局面,银行与移动即使有合作,也在一些流程连接上不太平滑。因此,移动迫切希望能够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凝聚力,增强协调性,深化细节服务,最终实现使用环境的不断优化。

  在移动提供的“银信通”移动金融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其第一类“B-E-E”业务中,明确指出“该业务旨在利用手机终端的便利性辅助银行对行内日常事物进行管理”,包括:短信辅助办公、工资到账提醒、OA办公提醒、活动通知、邮件到达提醒等。而第二类“B-B-M”业务的目的是“通过管理员手机实现实时监控和流动作业”,包括:金融机具监控、ATM吞卡通知、ATM缺币通知、系统故障报警、异常交易通知等。

  业内专家评论说,该业务将移动终端、中国移动行业网关、移动代理服务器等网络资源与全国各家银行原有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不仅实现了移动自身的“全国一盘棋”,同时也间接打破了此前各家银行信息化“各自为战”的局面,为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创造了有利环境,从而真正疏通了移动金融信息化的产业链。
记者 徐超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