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探索用游戏推广中国文化

互联网 | 编辑: 胡斌 2011-08-09 10:21:52转载

2011年7月中旬,有着99年历史的老字号出版社中华书局,发布了一款适用于苹果手持设备系列的免费游戏“李小白”。有业内人士指出,出版社成功策划了一款游戏,而且还是以时下最火爆的新媒介为平台,以新媒介、新形式、新产品来推广出版

2011年7月中旬,有着99年历史的老字号出版社中华书局,发布了一款适用于苹果手持设备系列的免费游戏“李小白”。有业内人士指出,出版社成功策划了一款游戏,而且还是以时下最火爆的新媒介为平台,以新媒介、新形式、新产品来推广出版

社品牌,中华书局此举可谓是国内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新探索,同时也开创了品牌营销的先河。

经典内容是优势

“李小白”以中国地图为大背景,以中国最经典、最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经典典故为主要内容,玩家以答题形式不断闯关挑战。在挑战的过程中,玩家如果觉得某道题太难,还可以直接跳过或者向白胡子笔仙求助,但是只有3次跳过的机会;对于求助机会,最开始也只有3次,但是玩家可以通过不断的答对问题来获得额外奖励的求助次数。同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玩家还可以浏览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

据该游戏项目负责任人马晓珺介绍,考虑到有的玩家会不止一次地闯关,策划方为游戏准备了较多内容,保证玩家在每次重新闯关时,都能碰到不同的题目,增加玩家的兴趣。此外,为增加游戏的娱乐性,策划方还加入了蹴鞠、投壶和华容道3个小游戏,其中华容道更是给出数种不同排列方式来调节难易程度。如果玩家的总积分足够高,能冲入所有玩家的前50名,那么玩家的大名还会出现在联网的排行榜上。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表示,在新的环境下,作为传统出版社,中华书局一直在关注读者群体的阅读感受以及阅读方式的变化,“李小白”是中华书局结合自身的内容优势而开发的第一款游戏产品,可谓一次试水。“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只是一种载体形式、阅读方式和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而传统出版社的优势,还是在于对内容的掌握和了解。”

品牌推广是亮点

除了游戏本身赋予的寓教于乐和普及知识的特性外,品牌推广也是这款游戏的一大亮点。

一直以来,中华书局给人的印象就是可信度高,图书的内容也相对传统,因此其读者群一般文化层次比较高,年龄比较大。李岩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贴近现代读者、年轻读者,在传统文化内容的提供上,我们也在不断地尝试吸引年轻人。现在年轻人的阅读载体更多的是屏幕终端,而网络游戏更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也想在游戏中做一个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游戏的方式,让更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熟识中国古代文化,进而了解中华书局,了解中华书局的优秀读物。”

在游戏中,每当玩家顺利答对某题时,“中华书局”4个字会跟随“你真棒!”字样出现,让中华书局的品牌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每一个玩家。此外,本次游戏还参照了国内一些角色扮演类游戏中的“隐藏任务”模式,当玩家碰到足够数量的题后,会分阶段完成设定的“隐藏任务”通过游戏搜集“中华书局”4个字,当这个隐藏任务完成后,游戏会给予玩家额外的分数奖励,再次加深中华书局在玩家中的品牌影响力。最后,在“李小白”这款游戏的主菜单中还有广告性质的“阅读推荐”,放置了与游戏性质相同的两套中华书局出版的传统文化普及丛书,充分延展了中华书局在游戏中的品牌推广。

在数字出版中,业界一直赞同“内容为王”,而内容不仅是指出版社的图书资源,更是出版社的品牌积淀和专业优势,中华书局这次出击应用程序游戏,就是从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将品牌优势和新媒介做了一次完美的结合,选择苹果应用平台,也是想借用该品牌已经成熟的品牌优势。

微博营销是创新

在游戏发布前一个半月,中华书局为这款游戏专门开设了微博(@app游戏李小白 http://weibo.com/zhbclixiaobai),通过大量文字和图片向大家描述这款游戏,还专门制作了游戏操作的视频,不少玩家在游戏正式发布前就表示非常期待这款有着浓厚中国文化气息的国产游戏,游戏一经发布,在免费“字词游戏”分类中,iPad版和iPhone版迅速冲至第一名和第六名。截至发稿时,游戏玩家涉及将近40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这款游戏在亚洲尤其受欢迎,其次是欧美国家。

自游戏发布后,玩家纷纷挑战通关,有的家长反映这款游戏十分有利于寓教于乐,不仅能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还增加了孩子对国学知识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是一款很好的亲子游戏。有一名家长在论坛里发帖说,自己11岁的女儿对该游戏爱不释手,闯关直到深夜。还有一些玩家不断挑战自己,在通关后迫不及待地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闯关。

李岩表示,对于以网络游戏呈现传统内容这种新形式,以后中华书局还会不断尝试。“这种尝试包括一方面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策划出更多的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数字产品,另一方面在"李小白"的试验与推广过程中,还要了解读者是不是喜欢游戏这样一种内容呈现方式,然后我们再继续往前推进。”

业界也普遍认为,拥有丰厚出版资源的百年老社中华书局依托古籍整理出版的优势,在承担“中华古籍语料库”和“中国历史文献资源总库”等国家规划项目的同时,巧借新媒体形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其后续产品同样值得期待。

作者:廖小珊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