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届 感动典藏摄影赛8月月赛评委专访

互联网 | 编辑: 张媛媛 2011-09-22 06:16:00转载-投稿

2011年9月13日,佳能(中国)公司举行了第四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8月月赛的评选活动。本次月赛入围的照片共计1400幅,评委最终选出专业组中的动物、自然、人像、纪实四个组别以及青少年组、高校专业组140幅作品晋级。评委认真评选入选作品,对于优秀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并且向参赛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针对本次评选的动物类摄影作品,评委们指出:动物摄影,尤其是对于野生动物摄影题材,其背后的保护意义应该大于视觉效果。一定要认清摄影师和被拍摄动物之间的角色定位,不能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就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及惊扰动物。另外在拍摄野生动物之前,如果有条件就多咨询相关方面的科学家,了解动物的日常习性,让拍摄更加游刃有余。

8月月赛评选现场

就本次评选,奚志农、王瑶两位评委在评审会结束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奚志农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在拍摄动物的过程中,作为拍摄者的人和被拍摄者的动物之间是如何进行角色定位的?

奚志农:作为拍摄来讲,你始终都是一个记录者。特别是拍摄野生动物,不能为了拍摄去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我一直强调的是你必须始终以野生动物的安全为前提,如果因为你的拍摄给野生动物带来威胁那就没有意义了。这些年野生动物的照片都有这种现象发生,比如之前有一幅白鹭的照片,小鸟的巢穴完全暴露出来。这种拍摄方式是极具伤害性和灾难性的,其他对它有危害性的动物看到暴露的巢穴会吃掉小鸟,这么拍就不应该了,会给动物直接造成伤害。前一阵有媒体介绍,拍摄鸟时候,弄一个面包虫让鸟来不停的吃,这样可以拍到鸟类照片,可这也是干扰动物的拍照方式,这是一种不尊重野生动物的做法。你要带着一种尊重、敬畏和爱来拍摄。拍摄人也是一样,不能把镜头对着人的脸上来拍摄,这也是一种不尊重。

记者:拍摄野生动物的前期准备主要有哪些?

奚志农:首先你得做大量案头的工作,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可以在拍摄前先查阅一些资料。但是对于很多物种来讲好多野生动物没有人研究过,中国是野生动物很丰富的国家,你可以找研究野生动物的科学家,如果找不到资料也可以去请教当地的人,你自己得先去熟悉野生动物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和习性才能拍好。

记者:好的动物摄影作品是否除了优秀的视觉表现也需要考量其背后的保护意义?

奚志农:我一直在强调,我希望大家能够让中国独有的、拍摄难度大的动物都得到关注。当然,可能中国独有的野生动物拍摄难度大,出来的片子可能没有非洲的视觉效果好。但是意义却比非洲的大多了,非洲的动物拍摄固然好,但是西方的摄影师已经拍摄半个世纪了,你即使拍摄的再好只是(做了在摄影角度上)一个锦上添花的工作。中国有些物种没有照片,见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过,你见了把影像拍摄下来就是对这个物种的保护,甚至对这个物种的拯救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用影像保护自然。换句话说,如果摄影师都不知道不认识藏羚羊长什么样子,谈何保护,就只是一句空话。不认识不了解,怎么能有一种情感,怎么能有保护的情节?

王瑶:设立动物摄影的奖项有多方面的意义,一个是动物作为世界组成的一部分、人类的朋友,我们去聚焦动物的时候应该有保护和尊重的意识。当然呈现美的一面也是有必要的,其实你呈现美的一面也是希望大家爱它们保护它们,和动物和谐相处。我觉得是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动物去解决生存的一些问题。

王瑶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如果要拍摄一个动物主题的纪实项目,请您给一些建议。

王瑶:我们应该多关注生存在城市中的动物。随着人类城市生活的变化,生存在城市中的动物生存环境、生存条件与人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人类去聚焦在城市与动物的关系的照片,因为我们看到的除了动物园的野生动物,大多还是关注动物本身。作为纪实(题材的作品)我希望看到人与动物的关系。在城市中的人类的宠物呀,被遗弃的、流浪的小动物呀,多多去关注这些与城市有关系的动物。

记者:您对将要投稿动物摄影作品参赛的选手有什么建议?

王瑶:每次评选照片的质量都有所提高,很多画面也给我很多的惊喜,能够感受到很多人在进行影像的探索,而不是影像的重复,这个是我感觉影赛的成功和令人感到兴奋的一点。希望大家去坚持,希望大家去创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而不是人云亦云,更多的体现人文的色彩,在以后比赛中能更多的体现时代的特色。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为了保证评选的权威性,本届大赛特别邀请了新华社副总编兼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瑶、中国日报总编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周梅生、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副主任任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社长黑明、中国纺织摄影协会副会长郭三省以及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孟京辉和佳能影像信息产品部总经理王川担任评委嘉宾。大赛评委一致认为本届大赛参赛作品质量明显提高,彰显了大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