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CRT 到 LCD ,电视走的不仅仅是技术发展之路,同时也是一条“瘦身”之路。体积变轻变薄,意味着电视在色彩、技术演变的同时,由以往一种单一的家电产品慢慢变成当代家居生活的重要装饰物。浓缩意味着精华,从电视产品的 “瘦身”运动史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电视产品在技术
从 CRT 到 LCD ,电视走的不仅仅是技术发展之路,同时也是一条“瘦身”之路。体积变轻变薄,意味着电视在色彩、技术演变的同时,由以往一种单一的家电产品慢慢变成当代家居生活的重要装饰物。浓缩意味着精华,从电视产品的 “瘦身”运动史中,我们可以细细品味电视产品在技术、应用中发展与演变的辉煌。
1970 年,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在此后的将近 30 年的时间里,占据市场的,还是笨重的 CRT 彩电。 CRT 显像管技术一直是显示科技的主流,几十年以来 CRT 显像管虽然在亮度、对比度和解像度等有所改善,但其厚、笨重的特性并没有变化,屏幕越大机子就越严重。一部 38 英寸的 CRT 彩电厚度约 800mm ,重量达 90kg 。
当时的电视以使用索尼特丽珑显像管为荣。如今,在家电卖场里几乎见不到这种古老的电视了
近年来, CRT 电视努力“瘦身”,但还是难掩颓势。
2001 年,继 34 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 CRT 大屏幕电视之后,大屏幕投影电视又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整体上来看,光显背投和液晶背投机身厚度大多为 30-40cm 。一部 43 英寸的背投电视机的厚度约为 550mm 。尽管背投的体积已经比 CRT 电视“瘦”了很多,但 背投电视最大的困境还是来自于自身缺陷。首先在体积方面,背投彩电占用家居的空间大,观看需要一定距离,只适合客厅大的住宅,而一般家庭由于客厅空间有限,所以在选择彩电上较少考虑背投电视。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背投彩电由于体积大,显得气派足,但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喜欢,目前消费者更重视彩电的实用性。
背投虽然“瘦身” 成功,但庞大的体积还是让更多家庭用户望而却步
2003 年,业内厂商还在为背投彩电与等离子彩电谁更有发展前途对阵。到了 2005 年,争论又开始在平板电视的两大阵营 ——— 液晶彩电与等离子彩电之间爆发。当时,轻薄小巧的等离子和液晶电视,无论是在表现色彩,还是显示技术方面都表现出极大优势,作为背投电视的替代者赢得大多高端消费者的青睐。
等离子彩电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到超薄,并轻易做到 40 英寸以上的完全平面大屏幕,而厚度不到 100 毫米。不过相比之下,其清晰度和寿命略逊于液晶电视。 再加上等离子电视的生产成本较高,慢慢地,购买人气也不如液晶电视来得旺。
大屏幕等离子彩电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竞争造成了其利润非常低微
时间进入 2006 年,液晶电视也开始超大屏幕的方向发展,份额进一步提升。相比较等离子,形态多样的液晶电视超薄、轻量,突破了传统的 “ 坐式 ” 放置形式,使 “ 挂式 ” 的放置方式成为可能。加之液晶电视外观小巧、节省了空间,这就给室内设计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特别是一些超薄型液晶电视,采用 “ 挂式 ” 放置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固有概念,就犹如一副客厅的 “ 高清壁画 ” ,给室内风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超薄代表作品:索尼在下半年推出的 T 系列液晶电视的厚度仅 60mm ,其轻薄程度已经达到液晶电视的极限。
调查显示:在中国,更多的消费者喜欢把电视挂到墙上,这就要求电视更加轻薄。 ( 索尼 V 系列液晶彩电 )
更为明显的是,在这种产品需求下,人们开始更多的考虑产品的性能应用、外观设计,价格已经不是人们选择产品的决定因素,而品牌产品则成为首选。目前,全球同时拥有液晶电视核心技术的企业屈指可数,而索尼的 BRAVIA 液晶电视成为里面的屈指之作。
后记:几十年来,电视技术突飞猛进,体积上的变化最为明显。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多彩。未来的电视将是什么样的?也许是会想水晶球一样,让人们随时捧在手中,了解天下大事 ……
网友评论